疾控中心如何预防与控制结核病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控中心如何预防与控制结核病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T03:39:31.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何娟
[导读] 结核病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形式之一,近年来发生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何娟
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028
摘要:结核病是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疾病形式之一,近年来发生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成为当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这也意味着本病的防治成为世卫组织和各国关注的重点。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本病的流行学特征进行总结,探究疾控中心防控本病的现实情况,总结防控效果,最后提出科学的防控完善措施。
关键词: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与控制
1引言
结核病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因为本病的传染性强,过去还属于无法根治的疾病,不仅会带来生理上的痛苦,也会带来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于本病的治疗一般是依靠药物,但长期使用也带来严重的耐药性。
所以社会上十分关注对本病的防控工作。
而分析工作实际,导致本病出现和扩散的因素中,有一定原因是由于群众对于疾病和防控措施不了解,日常中不重视,所以患病。
对此,疾控中心要注意加强对本病的防控,强化对本病的宣传与健康教育,可以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可以减少本病的出现。
2结核病及其流行学特征
结核病是比较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杆菌感染,主要是危害肺,多出现在青年群体,依靠呼吸道进行传播;传染源是携带和接触病毒的个体。
结核病目前的发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但最常见于≥15岁男性,在2019年病例中的占比是56%;2019年出现的大部分病例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西太平洋,其中印度的数量最多,占所有的26%;出现耐多药的情况也逐渐增加,与AIDS 双重感染的病例数量也较多。
近些年来,结核病的发病以及导致死亡的病例都很多,带来的死亡率在所有传染病导致的死亡数量中居第三位。
本病的治疗难度也较大,因为经常发生,传染性较强,在近年间多个地区频繁出现。
3疾控中心预防控制结核病的现状
当前疾控中心在防范结核病工作开展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足:缺乏疾控知识和技能,公共场所的医疗废物垃圾箱比较少,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理不规范;基层防护设备不足,消毒液、体温计、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尤其是负责工作开展的人员缺少个人防护设备;摸查工作存在漏洞,因为群众基数很大,对于信息的摸查主要是靠人口学资料,但其中一些信息出现变动,所以整体掌握的信息存在不足;基层工作人员不足,人手短缺问题严重,导致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工作人员的核心应急能力不足,这对疾控中心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有直接影响;应急方案建设不足,不够全面,进行的实践演练内容也不全,次数较少,针对性不强,导致工作人员无法顺利获取经验;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检测能力有限,无法准确预测,对于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不足,资金缺乏,特别是基层的疾控中心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物资储备不足,保障经费不多,还经常落实不到位,政府部门对此的重视程度不足。
4疾控中心预防控制结核病的结果
对过去疾控中心辖区内开展的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分析整理,选择2020年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到的结核病患者资料一共356例,分析他们的治疗记录和结果发现,其中含有痰菌阳性病症患者 103例,防控中心为他们提供科学的检查与治疗手段,最终92例被治愈。
从这方面分析,疾控中心的防控工作开展对于本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对本病传染情况的有效控制,降低了本病发病率。
疾控中心制定的本地化结核病防控体系对此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本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分析以及痰结核菌培养判断,明确致病菌的类型以及具体的敏感性,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疗效。
同时在整个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包括疾控工作人员、患者、普通群众等,都加强了对于本病疾病知识的理解水平,对于区域本病的传播渠道、典型症状以及发病原因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5疾控中心预防控制结核病的强化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常态化的防控体系,需要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应用大数据,构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卫生部门领导、疾控中心和医院参与的常态化防控模式。
模式包括对本病的发现,处理,信息核实,录入感染监测平台,然后报告给疾控中心,层层将本病病例的发现和处置过程报送给卫健委,同时提供医疗救治活动;监测平台应用病例监测预警系统,对类似病例的发生提供预警服务。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
需要在基层地区和疾控中心内进行本病的知识宣传,重点是其病因病机、危害性、引发因素,同时还有国家和医疗体系对于防治工作的规章制度。
借助宣传工作增加医务人员对于本病的了解,从而可以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另外疾控中心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度、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给出相关的本病防控方案,加强防范水平,提高相关人员处理这类病例的业务能力。
同时,在基层地区还要鼓励群众进行抗体检测,由基层疾控中心为群众提供免费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本病的存在。
通过及时的检测工作,尽快发现本病病例,并落实对症治疗方法和防范措施,以降低可能的发病和死亡,控制两病的流行。
三是提升应对能力。
需要做好行为选择和责任分工,落实制度建设,设置好主管部门,并建立起应急处理方案,打造多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包括基层免费检测等服务的提供,都要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所以政府单位需要增加这方面的财政支出。
同时要提升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主要是进行本病因素的准确监测,能够指导基层机构开展免费检测工作,能够使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在基层地区进行知识宣传和普及,提升群众对此的重视程度。
同时还要提升工作人员书写病例报告能力,隐患排除能力,对相关问题的宣传教育和信息管理能力,还有对于消毒工作的把握和病媒生物的控制等。
通过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地区防范双重感染病例出现的水平,实现对两类疾病各自单纯出现病例的实时监控,避免转成双重感染情况。
四是建立应急预案。
可以在本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处理相应事件的发生发展,将之传播渠道、传染源、传播对象和易感人群
尽快控制住,从而控制病例的波及范围。
疾控中心要健全相应的应急预案,结合过往发生本病后的处理工作相关经验,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总结出科学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含以下内容:建立相应的组织团体负责处理,安排各自的职责,并在机构内划分各个科室和人员不同的责任内容,同时准备好隔离场所,还要准备好应急的医疗用品,包括应急药物器械、车辆、应急救援人员等。
6结语
因为结核病的传染性强,危害性严重,过去属于无法根治的疾病,所以带来的威胁十分严重。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更先进的方法,但本病的发病率一直较高,对此需要疾控中心重视对本病的防控和防治工作,建立系统的防控体系,实现对本病的科学防控。
参考文献:
[1]李习静,牛齐鲁,安国红.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14-15.
[2]王晓光,张霞.探究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措施[J].医药界,2019,(19):119.
[3]王春元.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分析[J].人人健康,2019,(2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