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付嘱·第六节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付嘱·第六节
佚名原文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
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
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
五日,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鞫问。
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
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师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求欲供养,罪可恕矣。
柳守加叹曰:始知佛门广大。
遂赦之。
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
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
七日,敕刺史杨缄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衣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
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遗坠。
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
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
其馀事迹,系载唐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碑,守塔沙门令韬录。
译文大师葬入塔后,到开元十年,岁在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然听到塔中有像拉拽铁链条的声音,寺院内的僧人们都大吃一惊,赶紧起来搜寻。
看见一个穿孝衣的人从塔里走出来,然后见大师的真身脖颈上有伤痕,于是向州县衙门报告贼情。
县令杨侃,州刺史柳无忝,下公文紧急捉拿罪犯。
到了八月五日,在石角村抓到了贼人,押送到韶州衙门审问。
审判结果说:罪犯姓张,名净满,是汝州梁县人,在洪州开元寺接受新罗僧
人金大悲的二十千钱,让把六祖的头颅偷取出来,带回海东新罗国供养。
柳太守听了招供,没有立即判罪行刑,亲自去曹溪,问大师的高足弟子令韬说:该怎样判处断案呢?令韬说:如果按照国家法律,理所当然应该判杀头罪,但从佛教讲慈悲的宗旨说,冤家和亲人本质上也没有区别,何况盗贼的本意是想供养大师的头颅,这样说他的罪供养就可以宽恕了。
柳太守感叹说:这才知道佛门真是胸怀广大啊!于是赦免了罪犯。
诣菩提场上元元年,唐肃宗派遣使者迎请大师的衣钵到宫廷内供养。
到了永泰元年五月五日,唐代宗梦见六祖大师请求归还衣钵。
七日,下圣旨给刺史杨缄说:朕梦见慧能禅师请求将传法袈裟归还曹溪,现在派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庄严送回。
这是朕的国宝,你可以在原寺院内妥当安置,并专门指派得大师宗旨真传的僧人们严加看守护卫,不要让它遗失。
后来又被人偷窃,都是贼人还没有逃走多远就被抓回了,像这样的情况一共有四次。
唐宪宗封给慧能大鉴禅师的谥号,灵塔敕封为元和灵照。
大师的其他事迹,都记载在唐朝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刺史刘禹锡等撰写的几块碑文内,守护灵塔的僧人令韬记录。
注释①开元十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十年是公元年。
②上元元年:上元是唐肃宗的年号,上元元年是公元年。
③永泰元年:永泰是唐代宗的年号,永泰元年是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