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华版)
单选题
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
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轴承安装滚珠轴承
B.消防员即将到达地面时紧握滑竿
C.此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D.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3、如图所示,为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获得冠军时的比赛情景。

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足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境可能发生的是()
A.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用橡皮能擦掉纸上的字
C.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就被吹到地上
5、如图所示,从车顶的A处有一个自行下落的小球,落在地板上的B处,则该车厢所处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匀速向左运动B.匀速向右运动
C.向左进行减速运动D.向右进行减速运动
6、如图所示,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志愿者们正在清理道路冰雪,他们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
A.戴防滑手套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0.2s记录物体运动状况。

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MO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②OQ段的平均速度为6.25m/s
③MO段的摩擦力为5N
④OQ段的摩擦力小于5N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
8、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
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都是有害的
D.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填空题
9、如图所示,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应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10、百米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有_____.锤头松了,将锤柄的一端在石墩上
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这种做法是利用了锤头的______.
1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沿光滑的弧形轨道运动到B点时,小球将沿着图中的______轨迹运动;若此时小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沿着图中______的轨迹运动。

综合题
12、阅读下则新闻,回答问题
2021年4月2日上午,台铁408次“太鲁阁”号列车2日拖上从边坡滑落的工程车,造成出轨重大伤亡。

运安
会取得事故前影像,列车驾驶看到轨道上的工程车时只有约250公尺距离,反应时间仅6 .9秒。

台铁408次太鲁阁号列车是在2日上午9时28分于清水隧道北口前发生事故,但在当天上午9时13分,才
有另一辆列车通过事故地点,如果有装设预警系统,是否可及早发现并避免事故。

清水隧道前还有一个隧道,2个隧道的距离非常短,408次列车从前一个隧道出来后,驾驶肯定有看到轨道上有异物,但反应时间不到
10秒钟。

台铁指出,大清水路段因无平交道,太鲁阁号列车时速可达130公里,从刹车到停车需要600公尺、约16 .6秒。

以250公尺、时速130公里推算,408次太鲁阁列车驾驶看到轨道上的工程车时,能反应的时间
才约6 .9秒,根木来不及应变。

即使在事故路段有装设预警系统,对这次事故来说,驾驶反应时间有限,且
这么短的距离内,根本无法让时速超过100公里的列车立即刹车后就停下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车辆严重损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如遇降雨天气会使路面湿滑,车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刹车距离会变得更长;
(3)此次事故中,即使发现工程车后马上踩刹车,这么短的距离内,根本无法让时速超过10公里的列车立即刹车后就停下来,是因为车辆具有___________;
(4)同理,高速路上严禁超载,是因为___________越大,惯性越大,容易发生事故。

1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由图象可知,当t=3 .5s时,物体处于______状态。

(2)当t=5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当木块所受到水平拉力是2N,则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十七)参考答案
1、答案:C
A.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
故A错误;
B.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手拉长橡皮筋,橡皮筋长度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
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电动车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A.自行车轴承安装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消防员即将到达地面时紧握滑竿,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
题意;
C.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被脚踢出去,足球受到脚的力的同时,脚也受到足球的力,故A错误;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是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
D.空中飞行的足球,如果在最高点时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如果不是
最高点,则不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A.人行走时,要靠脚与地面的摩擦力,若没有摩擦力,人将无法行走,A不符合题意;
B.若没有摩擦力,橡皮不能用手拿着,不能擦掉纸上的字,B不符合题意;
C.手握笔时,是摩擦力阻碍了笔的滑落,一旦摩擦力消失,笔将无法握住,不能写字,C不符合题意;D.若没有摩擦力,轻轻一吹,书桌上的作业本受外力,便可飞出去,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球下落过程中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球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的速度与下落时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

由图得,球下落过程中相对于车向右运动,若车向左运动,说明车向左加速;若车向右运动,说明车向右减速,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A.戴防滑手套,手套上有花纹,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路面上铺防滑垫,防滑垫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穿鞋底粗糙的橡胶鞋,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铲雪时握紧铲子,防止铲子滑落,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A
①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相同,MN的距离是1m,每隔0.2s运动的距离
s=1
2
×1m=0.5m
MO段的路程
s MO=3s=3×0.5m=1.5m
MO段的平均速度为
v MO=s MO
t MO = 1.5m
3×0.2s
=2.5m/s
故①错误;
②OQ段的平均速度为
v OQ=s OQ
t OQ =1m+1.5m
2×0.2s
=6.25m/s
故②正确;
③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MO段受到的摩擦力为
f1=F=5N
故③正确;
④在相同的时间内,PQ段的路程大于OP段的路程,故物体在OQ段做的是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摩
擦力,则摩擦力
f2<F=5N
故④正确。

故选A。

8、答案:C
A.通过实验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
力越大;故A不符题意;
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如生活中的轮胎都是圆形的、旱冰鞋轮滑都安装有小轮子、大冰柜下也
安装4个轮子;都是为了减小摩擦;故B不符题意;
C.有许多摩擦是有益的;如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手与钢笔之间的摩擦等等;人们在很多时候,就是利用摩擦来为我们服务;故C符合题意;
D.增大摩擦的方法之一就是使接触面变粗糙;轮胎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就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不符题意;
9、答案:匀速直线 2.2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2.2N,此时的摩擦力
f=F=2.2N
10、答案:惯性惯性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百米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运动员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不能立即停下来;
锤头和锤柄原来一起运动,锤柄因撞击而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紧套在锤柄上了.
11、答案:b c
[1]将一小球由A点释放,沿光滑的弧形轨道运动到B点时,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小球过B
点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将做平抛运动,运动轨迹为b。

[2]若此时小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将沿着图中c的轨迹运动。

12、答案:形状变小惯性质量
(1)[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则事故车辆严重损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2]如遇降雨天气会使路面湿滑,车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刹车距离会变得更长。

(3)[3]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是列车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又因为地面阻力作用,运动一段距离后才会停下来。

则列车立即刹车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车辆具有惯性。

(4)[4]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

惯性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所以高速路上严禁超载,是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容易发生事故。

13、答案:静止 2 C
(1)[1]由图可知,当t=3 .5s时,物体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

(2)[2]在6s到8s间,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像知,此时拉力为
2N,所以摩擦力也等于2N;当t=5s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但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所以此时的摩擦力也为2N。

(3)[3]由图可知,0~4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拉力增大到3N时,物体才被拉动,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
的拉力是2N,则木块所处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