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二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二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1.关于温度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油炸酥脆食物时油的温度可达到180℃
B. 厦门的夏天最总气温不超过30℃
C. 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的温度低于0℃
D. 小明测得自己的正常体温是37.5℃
2.下列四幅图是汽油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气冲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排气冲程,排出气缸内的废气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
B. 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粘住”舌头,是凝华现象
C. 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 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路中,电源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B. 金属导线中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C.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
D. 街上的两排路灯同时亮同时灭,因为它们是串联的
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蒸笼旁的“白汽”
B. 蜡烛流出“烛泪”
C. 树上的“雾凇”
D. 草叶上的露珠
6.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板是导体
B. 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C.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7.对A、B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沸点一定是100℃
B. A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 B物质的熔点一定是80℃
D. B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8.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各种液体的沸点。

在常温下将盛有表中某种液体的试管放入有水的烧杯中,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如图所示,水在烧杯中沸腾后,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物质液态氨酒精水亚麻油
沸点/℃−33.578100287
A. 液态氮
B. 酒精
C. 水
D. 亚麻油
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L1与L2串联
B. 电流表A1测L1的电流
C. 当开关S2断开时,通过L2的电流变小
D. 当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10.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

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11.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潍柴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热机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

此款柴油机与之前普通的柴油机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
A. 使用同标号柴油,对外做功更快
B. 做的有用功更多
C. 能量转化不同
D. 做相同的功,消耗同标号柴油更少
12.如图所示无人机,当开关S1闭合时无人机的指示灯亮起,再闭合S2
时电动机启动无人机起飞。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R2两个电阻值之比为R1:R2=1:4
B. 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U1:U2=4:1
C. 通过R1、R2的电流值之比为I1:I2=4:1
D. R1、R2组成并联电路
14.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系中描绘了相对应的点,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6V
B. R1的阻值为20Ω
C. R1的阻值为10Ω
D. S接2时电流为0.6A
15.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在常温下用______ 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______ 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______发光(填
“会”或“不会”),因为闭合开关瞬间电路的状态是
______。

17.如图是R1、R2两电阻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1
的阻值为______Ω,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干路电流
为______A。

18.将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高度不等的甲、乙、丙三个金
属圆柱体,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同时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大
冰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冰块形状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
图所示。

则三个金属体比热容c最大的是______,内能改变量
最大的是______。

19.如图所示为自动测量消毒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

电源电压恒为6V,热
敏传感器R(阻值随温度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置于锅内,A为显示温度的仪
表(实质是电流表),R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当锅内温度为110℃
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______;若锅内温度为90℃,而电源电压减小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温度t/℃8090100110…
电阻R/Ω1201008060…
20.物理课上,老师让鉴别一根由宿舍楼通向教学楼内含有三根完全相同导线的电线,如图甲所示。

李华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他用图乙所示的测通器来测试,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C,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

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

由此可以确定______(填字母,下同)为同一导线的两端。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B,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_____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21.如图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其
它条件不变仅将水换成酒精,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象。

22.请在方框中画出如图所示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2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质推杆迅速推入内
壁光滑的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

(1)请分析杆前端的艾绒燃烧起来的原因;
(2)慢速推木质推杆往往取火失败,请你分析迅速推入木质推杆成功取火
的可能原因。

24.小平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
01234567
/min
温度/℃82869098989898
(2)指出他在图丙实验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4)请根据图进行分析,图Ⅰ中,同组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图中同组b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

25.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

他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水温/℃
煤油2039
菜籽油2029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

在实验中除了控制水的初温相等外,还应控制水的______相等;
(2)实验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______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本实验是用______表示煤油和菜籽油放出热的多少;
(3)根据记录结果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
(4)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结果与书中给出的煤油热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小亮小组实验时发现两杯水都沸腾了,无法比较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请你写出一个改进的方法:______。

26.三个探究小组选用不同灯泡来验证“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路图如甲所示。

(1)实验室所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小量程的分度值是______ A;
(2)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根据电流表A1指针偏转角度较A2小,如图乙所示,他们判断“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等”,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3)第二小组的同学实验时发现灯L2比灯L1更亮,此时L1的电流大小______L2的电流大小;
(4)第三小组同学改用相同规格的两盏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可能原因是______。

27.有些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其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而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

小致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模拟电路进行探究。

(1)小致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流表无示数,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流表有示数,表明雨水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将检测网竖立并缓慢浸入雨水中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可知,金属网浸入雨水中的深度越深,电流表的示数越大。

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3)小致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转动,可是这样无法实现无雨时的车窗清洗,若要解决此问题,可在图乙电路中加装一个开关,此开关应与检测网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28.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2A),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______(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实验时,先在EF间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
(5)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描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______,其数值为______;
(6)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得出结论:______;
(7)小明在EF间接入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为3V,请你帮他想出解决办法:______。

29.如图甲所示,1个标准大气压下,使用效率为50%的普通
=3×107J/kg,
煤炉将壶内20℃的2.5kg水烧开。

已知:q

=4.2×103J/(kg⋅℃),求:
c

(1)把壶内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Q


(2)普通煤炉至少燃烧煤的质量m。


(3)为提高煤炉效率,某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消耗等量煤烧开壶内初温相同、等量水的过程中,还可以额外把炉壁间2kg水从20℃加热至40℃。

求此双加热煤炉的烧水效率η2。

30.截至2022年10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宁德公司霞浦延亭风
电场年累计发电量达10027万千瓦时,突破一亿千瓦时大关。

已知当
地每秒每平方米面积吹过的风的能量约为200J,若一台风机有效迎风
面积约为500m2,风机把风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为25%。

(1)请估算一台风机一天的发电量;
(2)一台风机一天的发电量可以供一列总输出功率为4800kW的动车组
运行多长时间?(忽略其它能量损耗)
31.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

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求:
(1)电源电压U0;
(2)电阻R的阻值;
(3)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阻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油炸酥脆食物时油的温度可达到180℃,故A正确;
B、厦门的夏天最高气温超过30℃,故B错误;
C、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的温度为0℃,故C错误;
D、人正常体温约36.5℃,37.5℃不是正常体温,故D错误。

故选:A。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

认真观察生活,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量的数据要有所了解。

2.【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燃料混合物,需要消耗飞轮的动能,故A错误;
B、进气门与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 错误;
C、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排气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废气,故D 正确。

故选:D。

(1)汽油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燃料混合物;
(2)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分别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其中,吸气、压缩、排气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3)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知道各个冲程的作用及能量转化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
B、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粘住”舌头,是舌头上的液体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凝结成固态,属于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
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上,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由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了,属于升华现象,故D 正确。

故选:D。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见的考查。

4.【答案】C
【解析】解:A、在电路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金属导线中电流的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故C正确;
D、街上的两排路灯虽然同时亮同时灭,但它们是并联的,故D错误。

故选:C。

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回到电源负极;街上的路灯一个损坏时其它还能亮,互不干扰,是并联关系。

此题考查了电路、电源、电流方向、串并联电路等知识点。

5.【答案】B
【解析】解: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固态的蜡熔化为液态,熔化吸热,故B符合题意;
C.树上的“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D
【解析】解:A、塑料板是绝缘体,故A错误;
B、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异种电荷,故B错误;
C、摩擦过程中不会创造电荷,故C错误;
D、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在平放的塑料板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时,塑料板上带电区域把木屑吸住,故D正确。

故选:D。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会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4)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本题考查了模拟静电复印的原理,应用摩擦起电、人体能导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等知识可以正确答题。

7.【答案】B
【解析】解:AC、A、B两种物质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所以可能是熔化过程,也可能是沸腾的过程,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C错误;
B、A物质在6∼10min,无论是熔化,还是沸腾过程,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B正确;
D、因为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B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1)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热量但温度不变;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学生对图像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

8.【答案】B
【解析】解:因为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且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说明乙试管中液体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则乙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一定低于100∘C.所以由沸点表可得该物质是酒精.
故选B。

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
本题考查沸腾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9.【答案】D
【解析】解:A、A2、L1、S2三个元件在同一支路上,L2单独在一个支路上,所以是并联电路,故A错误;
B、A1在干路上,所以A1是测L1、L2电流之和,故B错误;
C、当开关S2断开时,L2所在支路正常工作,电流不变,故C错误;
D、当开关S2断开时,L1所在支路断路,电流变为0,而L2所在支路电流不受影响,所以干路电流变小,A1测干路电流,因此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S1和S2都闭合时是这是一个并联电路,A2、L1、S2三个元件在同一支路上,L2单独在一个支路上,A1在干路上,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

分析电流的路径,判断串并联是解决很多电路问题的基础。

10.【答案】C
【解析】解: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

AB、都是熔化图象,并且A的熔点不是0℃,所以AB不符合题意。

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C的凝固点是0℃,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的凝固点不是0℃,所以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

其中要知道冰是晶体,同时要掌握冰的熔点是0℃。

11.【答案】D
【解析】解:A、做功更快,是指功率较大,与热机效率无关,故A错误;
B、柴油机的效率更高,做的有用功不一定更多,做有用功的多少与热机效率无关,故B错误;
C、此款柴油机与之前普通的柴油机相比,都是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能量转化相同,故C错误;
D、根据η=W

Q

×100%可知,此款柴油机做相同的功所需热量更少,由Q

=mq可知消耗同标
号的柴油更少,故D正确。

故选:D。

(1)做功更快,是指功率较大,与热机效率无关;
(2)柴油机的效率更高,做的有用功不一定更多;
(3)此款柴油机与之前普通的柴油机相比,都是将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4)根据η=W

Q

×100%可知,此款柴油机做相同的功所需热量更少,由Q

=mq可知消耗同标号
柴油的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机的效率,并且考查了热机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12.【答案】C
【解析】解:经分析可知,指示灯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1位于干路,开关S2位于电动机支路。

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指示灯都工作,再闭合S2时会造成电源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指示灯都不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指示灯同时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故C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指示灯亮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由题意可知,当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再闭合S2时电动机启动,说明指示灯和电动机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开关S1位于干路,开关S2位于电动机支路,据此结合电路图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根据题意得出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和位置是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BD、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R1两端的电压;
已知两个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5:1,即电源电压和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1,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1:4,则R1、R2两个电阻值之比为:R1:R2=1:4,故BD、错误,A正确;
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R1、R2的电流值之比为I1:I2=1:1,故C错误。

故选:A。

(1)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后,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R1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具有分压的特点,用电器的电阻之比等于其两端的电压之比;已知两个电压表示数之比,即电源电压和R1两端的电压之比,由此可得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进而可知R1、R2两个电阻值之比;
(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熟练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分压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解:ABC、由图甲可知,当开关在2时,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当开关在1时,电路中只有R1,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由图可知,电源电压U=6V,
由欧姆定律可知R1的阻值为:R1=U
I =6V
0.6A
=10Ω,故B错误,A、C正确;
D、开关接2时,电路总电阻较大,电路中电流较小,由图可知此时电流为0.2A,故D错误。

故选:AC。

(1)由图甲可知,当开关在2时,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当开关在1时,电路中只有R1,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由图可知电源电压大小;从图中可知当电路中只有R1时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R1的阻值;
(2)开关接2时,电路总电阻较大,电路中电流较小,从图中可知此时电流。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从图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压缩体积;汽化
【解析】解: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液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汽化,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汽化.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
②液化要放热,汽化要吸热.
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灭火器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要学会使用,还要知道其原理.
16.【答案】不会短路
【解析】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电流经开关、导线、电流表回负极,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灯泡不会发光。

故答案为:不会;短路。

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
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本题是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关键要分清断路、短路及通路的概念及相关特点,解决此类电路图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短路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