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报告前言
前言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实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实践项目名称:10kV输电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实践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C316
实践日期:实践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掌握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实践环境与设备
实践环境: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平台THJB-2系列
实践设备:
三、预习与思考
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8-1、图8-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
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
四、原理说明
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叫二次接线。

二次电路图中的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二次接线图。

它是以两种不同的型式表示同一套继电保护电路。

1、原理接线图
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图8-1表示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电路。

图8-1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原理图
1—断路器;2—电流互感器;3、4—电流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
6—信号继电器;7—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8-断路器的辅助触点;9—跳闸线圈。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3、4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

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延时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6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7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6触点闭合,发出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7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8和跳闸线圈9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9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
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1跳闸后,辅助触点8分开,切断跳闸回路。

原理接线图主要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这套装置所需要的设备,它可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

由于原理接线图上各元件之间的联系是用整体连接表示的,没有画出它们的内部接线和引出端子的编号、回路的编号;直流仅标明电源的极性,没有标出从何熔断器下引出;信号部分在图中仅标出“至信号”,无具体接线。

因此,只有原理接线图是不能进行二次回路施工的,还要其他一些二次图纸配合才可,而展开接线图就是其中的一种。

2、展开接线图
展开接线图是将整个电路图按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分别画成几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仪表和电器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和触点要分开画在不同的回路里,为了避免混淆,属于同一元件的线圈和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

图8-2 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
QS—隔离开关;QF—断路器;1TA、2TA—电流互感器;1KA、2KA—电流继电器;
KT—时间继电器;KS—信号继电器;KM-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YR—跳闸线圈。

展开接线图一般是分成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行,交流回路按a、b、c的相序,直流回路按继电器的动作顺序各行从上至下排列。

每一行中各元件的线圈和触点按实际连接顺序排列,每一回路的右侧标有文字说明。

展开接线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来表示的。

二次接线图中所有开关电器和继电器的触点都按照它们的正常状态来表示,即指开关电器在非动作状态和继电器线圈断电的状态。

因此,所谓的常开(动合)触点就是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该触点断开,常闭触点则相反。

图8-2是根据图8-1所示的原理接线图而绘制的展开接线图。

左侧是保护回路展开图,右侧是示意图。

从中可看出,展开接线图由交流电流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三部分组成。

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1LH的二次绕组供电,电流互感器仅装在A、C两相上,其二次绕组各接入一个电流继电器线圈,然后用一根公共线引回构成不完全星形接线。

A411、C411和N411为回路编号。

直流操作回路中,画在两侧的竖线表示正、负电源,横线条中上面两行为时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三行为信号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四行为信号指示回路,第五行为跳闸回路。

3、实验原理说明
本实验我们选择一次系统10kVⅠM的馈线B作为保护对象。

实验线路按图8-2连接,过电流保护的动作顺序如下:当设置B线Ⅰ段线路短路故障,模拟被保护线路发生过电流时,电流继电器KA动作(注:实验中交流电流回路采用两相式),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回路,KT则动作,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KS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KM的线圈回路,KM动作,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跳闸回路,(因断路器QF10在合闸状态,其常开触点QF10是闭合的)。

于是跳闸线圈QF10中有电流流过,使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

同时,KS动作并自保持,接通光字牌HL,则光字牌亮,显示“10kV过流保护动作指示”。

通过实验接线整定调试后,我们会深切体会到:展开接线图表达较为清晰,易于阅读,便于了解整套装置的动作程序和工作原理,特别在复杂电路中,其优点更为突出。

五、实践内容与步骤
1、选择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和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限。

(例:设额定运行时的工作电流为1A,选择DL-24C/6型电流继电器,整定动作值3A;选择DS-22型时间继电器整定动作时限2.5s;也可根据老师要求进行整定。


2、参照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调试方法分别对电流继电器和时间
继电器进行元件整定调试。

3、按图8-2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4、将B线Ⅰ段电流互感器,交流电流表等连接成电流回路,将电流输出端接入电流继电器的线圈。

然后将直流控制回路按图8-2连接起来,与交流回路构成完整的继电保护系统。

5、检查上述接线和设备,确定无误后,根据实验原理说明选择故障线路及线路故障点,进行保护动作试验,在一次系统模拟屏上操作开关的顺序按照正确的停送电和倒闸操作顺序进行,并认真观察动作过程,做好记录,深入理解各个继电器在该保护电路中的作用和动作次序。

六、实践结果与分析
1、分析说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

答:当Ⅰ段线路短路故障,被保护线路发生过电流时,电流继电器KA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回路,KT则动作,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KS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KM的线圈回路,KM动作,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跳闸回路。

于是跳闸线圈QF10中有电流流过,使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

同时,KS动作并自保持,接通光字牌HL,则光字牌亮,显示“10kV过流保护动作指示”。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
答:不同的回路保护动作电流是不一样的,所以继电器需要根据负载来选定。

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
答:热继电器
4、实践数据(动作:D;不动作:ND)
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实践项目名称: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实验实践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C316
实践日期:实践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1、掌握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及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原理、工作特性及整定原则。

2、理解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展开图及保护装置中各继电器的功用。

3、掌握阶段式电流保护的电气接线和操作实验技术。

二、实践环境与设备
实践环境: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平台THJB-2系列
实践设备:
三、预习与思考
1、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什么要进行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配合?
2、由指导教师提供有关技术参数,你能对三段式电流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吗?
3、为什么在安装实验调试中,三段式保护采用单相接线完全能满足教学要求?你能将图9-2正确改绘成单相式接线图吗?
4、三段式保护模拟动作操作前是否必须首先对每个继电器进行参数整定?为什么?
5、断路器QF是用什么元件模拟的?写出控制回路合闸时及保护动作后跳闸时的电路工作原理?
四、原理说明
1、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
无时限电流速断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带时限电流速断只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但却不能作为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还必须采用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和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

由无时限电流速断、带时限电流速断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的一整套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叫做三段式电流保护。

图9-1 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及时限配合
输电线路并不一定都要装三段式电流保护,有时只装其中的两段就可以了。

例如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按保护全线路考虑后,可不装设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只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又如在很短的线路上,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往往其保护区很短,甚至没有保护区,这时就只需装设带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装置,叫做二段式电流保护。

单侧电源供电线路上,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见图9-1。

XL-1线路保护的第Ⅰ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它的保护范围为线路XL-1的前一部分即线路首端,动作时限为t1I,它由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决定。

第Ⅱ段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它的保护范围为线路XL-1的全部并延伸至线路XL-2的一部分,其动作时限为t1II= t2I+△t。

无时限电流速断和带时限电流速断是线路XL-1的主保护。

第Ⅲ段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包括XL-1及XL-2全部,其动作时限为t1III,它是按照阶梯原则来选择的,即t1III=t2III+△t ,t2III为线路XL-2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

当线路XL-2短路而XL-2的保护拒动或断
路器拒动时,线路XL-1的过电流保护可起后备作用使断路器1跳闸而切除故障,这种后备作用称远后备。

线路XL-1本身故障,其主保护速断与带时限速断拒动时,XL-1的过电流保护也可起后备作用,这种后备作用称近后备。

综上所述,电流保护是根据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电流增大的特点构成的。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是以躲过被保护线路外部最大短路电流为整定原则的,它是靠动作电流的整定获得选择性。

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则同时依靠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获得选择性,并要与下一线路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

过电流保护以躲开线路最大负荷电流和外部短路切除后电流继电器能可靠返回为整定原则。

它依靠动作电流及时间元件的配合获得选择性。

2、阶段式电流保护的电气接线
图9-2为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其中KA1、KA2、KS1、KM构成第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KA3、KA4、KT1、KS2、KM构成第Ⅱ段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KA5、KA6、KA7(两相三继电器式接线)、KT2、KS3、KM构成第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KM为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任何一段保护动作时,均有相应的信号继电器动作指示,从指示可知道哪段保护曾动作过,从而可分析故障的大概范围。

3、一次网络模拟接线
单侧电源辐射网络见图9-1,在母线A和母线B上都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

由于正常时,系统三相是对称的,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两相两继电器式保护接线方式,如图9-3所示。

4、绘制三段式电流保护两相式接线图
本实验安装调试内容为10kV母线B馈线上的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但要考虑与线路XBL-2上的三段式电流保护配合,可参考图9-1。

实验中采用DL-20C 系列电流继电器,JX-21A/T信号继电器,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和DZB-10B系列中间继电器,为了简化实验接线,每一段保护中电流继电器只装两个。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实验前参照图9-2绘制一张完整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图。

图9-2 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
图9-3 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展开图
五、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参数整定计算
如图9-4所示10kV单侧电源辐射式线路,XLB-1的继电保护方案拟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保护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

选定线路XLB-1的正常最大工作电流为0.2A,(设计模拟一次电流等于二次电流,因此电流互感器采用1:1)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及最小运行方式下D1、D2及D3点三相短路电流值见表9-1。

(本实验系统参数为系统阻抗最大运行方式6Ω、正常运行方式8Ω、最小运行方式10Ω。

线路XLB-1的线路阻抗为90Ω,线路XLB-2的线路阻抗为190Ω,线路负载阻抗为800Ω。


(一)、一次网络模拟接线中各点短路电流及负荷电流
图9-4 三段式电流保护计算网络图
(二)、三段保护动作值的整定计算 1、线路XL B -1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值按大于本线路末端D 2点短路时流过的最大短路电流I dL2.Zd 来整定,即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为:..1 2.I 1.3 2.33A d b k dL Zd I K I ==⨯= 式中K k ——可靠系数,对电流速断取1.2~1.3;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I
I d.b.1
d.b.1
133A
1/1j L
K I I n ==⨯= 式中:接线系数K j =1,电流互感器变比n L 采用1:1。

选用DL-24C/6型电流继电器,其动作电流的整定范围为1.5~6A ,本段保护整定3A 。

(2) 动作时限。

为保护固有动作时间。

(3) 灵敏度校验,即求出最大、最小保护范围。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的保护范围为
min d.b.1I max 6%100%100%68%50%90L
E Z I l Z ⎫⎪
⎛⎫⎪- ⎪ ⎪⎝⎭⎝⎭=
⨯=⨯=>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时的保护范围为
max d.b.1I min 10%100%100%59%15%90L
E Z I l Z ⎫
⎪⎛⎫⎪ ⎪ ⎪⎝⎭⎝⎭=
⨯=⨯=> 灵敏度满足要求。

2、线路XL B -1的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要计算线路XL B -1的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首先计算出线
路XL B -2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2I
d b I
(1) 线路XL B -2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为:
..2 3.I
1.31 1.3A d b k dL Zd I K I ==⨯=
线路XL B -1的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为:
..1.b.2 1.1 1.3 1.43A d b k d I K I ==⨯=Ⅱ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
II II
d.b.1
d.b.11 1.43 1.43A 1/1j L
K I
I n ==⨯=
选用DL-24C/2型电流继电器,其动作电流的整定范围为0.5~2A ,本段保护整定1.43A 。

(2) 动作时限。

应比相邻线路XL B -2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限高一个
时限级差△t ,即s t t t 5.05.0021=+=∆+=ⅠⅡ
选用DS-22时间继电器,其时限调整范围为1.2~5s ,为了便于学生在操作中易于观察,本实验整定为1.5s 。

(3) 灵敏度校验。

利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流过保护的电流来校验,即
2. 1.91/1.43 1.33 1.3II
III sen dL ZL K ==>
灵敏度满足要求。

3、线路XL B -1的定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原则:
a 、只有在被保护线路过流时它才起动,在最大负荷电流I fh .zd 时保护装置的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

即:I d .
b > I fh .zd
b 、当外部短路时,如本线路过电流继电器已起动,但由于下一线路上2号保护的时限短而首先动作,使QF10跳闸,短路电流消失,当电流降低到最大负荷电流后,本线路的过电流继电路器应能可靠地返回。

同时应考虑由于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负荷中的电动机自起动,可能出现最大负荷电流,为使1号保护的过电流继电器能可靠返回,它的返回电流应大于故障切除后线路XL B -1的最大负荷电流,即:I f .b > I fh .zd
(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计算: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一次动作电流为:..1
.III
1.2 1.3
0.20.42A 0.85k zq d b L max f
K K I I K ⨯==⨯=
选用DL-24C/0.6型电流继电器,其动作电流的整定范围为0.15~0.6A ,本段保护整定0.42A 。

动作时限,应比相邻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一个时限级差△t ,即
1 2.max 3.max
2 1.5III II III
t t t t t S
=+∆=+∆=
选用DS-22时间继电器,其时限调整范围为1.2~5S ,为了便于学生在操作中易于观察,本实验整定为3S 。

灵敏度校验。

作近后备时,利用最小运行方式下本线路末端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流过保护的电流来校验,即
1.912 3.93 1.50.42
III sen
K
=
=>
近后备灵敏系数满足要求。

作远后备时,利用最小运行方式下相邻线路末端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流过保护的电流来校验,即
0.8662 1.78 1.20.42
III sen
K
=
=>
远后备灵敏系数满足要求。

六、实践内容与步骤
1、按图9-2,图9-3实验接线图进行实验接线,接线完毕后仔细对照实验接线图进行自检,然后请指导教师检查,确定无误后,接入直流操作电源待实验。

2、根据以上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的数值选定合适的继电器并对各段保护的每个继电器进行整定,使之符合上述整定计算的继电器动作值。

3、将一次系统切换至正常运行方式,变压器故障设置切换至正常位置,故障线路选择XLB-1,线路XLB-1的故障点选择在100%的位置。

4、启动电源控制屏,将“甲线”的隔离开关QS1、QS2、QS7、QS11、断路器QF1、QF4、QF6合上,将1#主变两侧的隔离开关、断路器合上,将10kV ⅠM 的馈线B 支路上的隔离开关QS17、QS18、QS19,断路器QF10、QF11合上。

这时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将故障线路切换到XLB-2,然后模拟在XLB-2末端进行三相短路实验,这时线路XLB-1的第Ⅲ段应当启动,经过预先整定的时间后跳开XLB-1的断路器QF10。

再将故障线路切换到XLB-1,然后模拟在XLB-1末端进行三相短路实验,这时线路XLB-1的第Ⅱ段应当启动,经过延时跳开XLB-1的断路器QF10。

将线路XLB-1的故障点切换至40%或60%的位置在进行短路试验这时线路XLB-1的第Ⅰ段保护应当启动,由保护应立即跳开XLB-1
的断路器QF10。

做好每次保护动作的动作记录。

5、根据三段式电流保护参数整定计算,调整各段线路的故障点,分别模拟最大运行方式下的三相短路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进行试验操作,分析研究各段保护的技术特性。

七、实践结果与分析
1、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什么要进行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配合?
答:为了实现过电流保护的动作选择性,各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按阶梯原则进行整定。

即相邻保护的动作时间,自负荷向电源方向逐级增大,顾要进行各段的保护范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

具有这种动作时限特性的过电流保护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2、实践数据(动作:D;不动作:ND)
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实践项目名称:Y/D-11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实践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C316 实践日期:实践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BCH-2型差动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变压器纵差保护的实验原理。

3、掌握Y/D-11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对相位的补偿方法及原理。

二、实践环境与设备
实践环境: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平台THJB-2系列
实践设备:
三、预习与思考
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了解实现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常用的继电器及各自的优缺点?
2、差动保护中为什么会产生不平衡电流,它对差动保护有什么影响,怎样减小或消除其影响?
3、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如何对差动继电器进行整定?
4、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变压器Y侧和△侧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如何接线?为什么?
四、原理说明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因此,需要专门的保护
来保护变压器的安全。

变压器的故障一般可以分为油箱外部故障和油箱内部故障。

油箱内部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短路和匝间短路。

变压器内部故障危害很大,故障处的电弧不仅烧坏绕组绝缘和铁心,而且使绝缘材料和变压器油强烈气化,可能引起油箱爆炸。

油箱外部故障,主要是绝缘套管、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的短路。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可以用来反应绕组套管及引出线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于跳开各侧开关。

它适用于:6.3MV A及以上的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发电厂厂用变压器和企业中的重要变压器;10MV A及以上的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和发电厂厂用备用变压器。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线路纵差动保护相同。

其原理接线如图10-1所示。

纵差动保护是按比较变压器两侧的电流大小及相位的原理构成的。

当变压器外部(k1)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I KA=I a-I b=0;当内部故障时,I KA=I a+I b=I d’,当I d’大于差动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时,差动保护将无延时地跳开两侧开关QF1,QF2。

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在正常运行或外部短路时,两个电流相等。

例如在图10-1中应使
I a=I b=I A/n1=I B/n2或n2/n1=I B/I A=n T
式中n1—一次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n2—二次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n T—变压器变比。

但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同,这就会打破理想状态,在差动线圈中产生不平衡电流,它可能使差动保护误动作。

为了消除这种不良影响,可将差动继电器的平衡线圈串入电流较小的保护臂进行补偿。

如图10-2。

若线圈的极性连接和电流正方向如图中所示,且I a>I b,则适当选择平衡线圈的匝数,使之满足W b×I b=W d(I a-I b)。

图10-1 图10-2
则差动继电器铁心中的磁势为零,其二次侧W2中无感应电势,从而抵消了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实际上,差动继电器的平衡线圈只有整数匝可以选择,因而铁心中磁势不会为零,其二次侧线圈中仍有残余电流,这在整定计算中应给予考虑。

用BCH-2型差动继电器构成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整定计算的任务是确定继电器动作电流及线圈匝数,并校验其灵敏系数。

下面以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为例,介绍整定计算的原则和步骤:
(1)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计算变压器额定运行时差动臂上的电流,并取较大侧为基本侧。

(2)计算变压器外部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归算到基本侧。

(3)按以下三个条件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

1)躲过变压器空载合闸或外部短路切除后电压恢复时的励磁涌流
I op=K rel×I1N(10-1)
式中K rel——可靠系数,取1.3;
I1N——变压器基本侧的额定电流。

2)考虑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应躲过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I op=K rel×I L. max(10-2)K rel——可靠系数,取1.3;
I L. max——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基本侧的最大负荷电流,当最大负荷电流不能确定时,可采用变压器基本侧的额定电流。

3)躲过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I`op=K rel(K np K st f i+ΔU+Δf er)I k.max(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