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 临床研究 •
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 民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营口 11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使牙体牙髓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醛甲酚治疗,比较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有效、安全的药物,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不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奥硝唑合剂;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8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3-0098-02
牙体牙髓病是口腔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疼痛十分剧烈,一旦处理不及时,会影响到患者的口腔功能,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等情况的发生[1]。

临床上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奥硝唑合剂改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为了进一步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对我院收治的5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过X射线检查确认。

将全部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男性为18例,女性为11例,年龄为14~75岁,平均年龄为(46.2±5.2)岁,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以及慢性牙髓炎患者分别为4、13、5、7例;对照组采用甲醛甲酚治疗,男性为17例,女性为12例,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45.9±5.3)岁,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以及慢性牙髓炎患者分别为3、14、6、6例。

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甲醛甲酚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症状改善后改用干髓剂永久性填充治疗;给予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暂封治疗,症状改善后改用奥硝唑合剂和定向油粘固粉进行永久性根管填充治疗[3]。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显效: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牙齿放射疼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X射线检查显示病灶组织完全消失;有效: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牙齿放射疼等临床症状得到了一定的遏制,X射线检查显示病灶组织基本消失;无效: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灶组织均无改善。

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加上显效率。

②比较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疼痛、咬无力及牙龈肿胀等不良反应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患者为27例,总有效率为9
3.1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患者为24例,总有效率为82.76%。

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出现牙齿疼痛、咬无力及牙龈肿胀的不良反应患者为4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
3.79%;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出现牙齿疼痛、咬无力及牙龈肿胀的不良反应患者为8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

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9%),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 论
牙体牙髓病作为口腔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不但对患者口腔功能造成影响,并且还影响到患者的牙齿美观。

临床上,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根管治疗术进行根治,但由于很多患者对口腔疾病的不重视,或者认为治疗费用高、时间长等因素,往往采用止痛药物缓解牙齿疼痛,从而加剧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病情的发展[5]。

相关研究表明[6],牙体牙髓病主要是由于厌氧菌的感染引起。

奥硝唑合剂作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和广泛的抗菌范围,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口腔感染。

奥硝唑合剂不但包含有奥硝唑成分,而且还包含了碘仿和地塞米松成分。

碘仿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以作用于细菌原浆蛋白,使之发生蛋白质变性,达到彻底杀灭细菌的效果。

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主要一类产品,可以发挥免疫作用,有效预防根管填充治疗的术后反应,达到协同提升治疗的临床效果。

表1 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n(%)]观察组291215227(93.10)
对照组291014524(82.76)
χ2---- 4.177
P----0.01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293328(27.59)
χ2---- 4.056
P---- 0.01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 临床研究 •
99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明,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不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吕文霞,张艳晶.奥硝唑合剂暂封及永久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
病患者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567-2568.[2] 蒋文雯.比较分析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
法根管治疗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57.
[3] 迟明霞.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
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6.
[4] 李冰玉,郑向明,王翠妍,等.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
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27-129.[5] 蒋连权,章燕珍.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
及预后[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2):65-67.
[6] 赵晓梅,王多诚,蔡洁凤.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
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4):117-118.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效果及对 
患者止血时间的影响观察
李裕东 张守帅
(辽宁省盖州市高屯镇卫生院内科,辽宁 盖州 115203)
【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止血时间影响进行观察。

方法 此次研究抽取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

应用奥曲肽单独治疗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效果。

结果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6.8%)较比参照组(77.4%)更优,两组数据之间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比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天数,研究组与参照组数据之间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另外,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来看,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数据之间P <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凝血酶;治疗效果;止血时间
中图分类号:R657.3+1;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3-0099-02
肝硬化属于慢性肝病,临床特征以乏力、黑便和呕吐为主,与此同时该疾病会累及多种机体系统,如:消化道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通常情况下,肝硬化较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其出血情况相对较快,若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甚至提升病死率[1]。

为此,本文要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1例。

研究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为(49.67±9.60)岁。

其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2例。

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26岁,中位年龄统计后为(50.231±9.71)岁。

其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9例。

两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比较。

1.2 具体流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事先接受对症治疗,如:抗休克药物、输血和输液,与此同时对患者的电解质平衡进行纠正,确保营养均衡。

之后予以参照组患者奥曲肽单独治疗,药物使用剂量为0.1 mg ,将其与葡萄糖溶液混匀,皮下注射,3次/天。

若患者的出血量控制显著,共进行3 d 的治疗。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凝血酶,药物使用剂量为15 mL ,将其与生理盐水混匀,静脉推注,每隔4 h 注射1次[2]。

1.3 治疗效果评估: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3](呕吐和黑便)全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水平,全血细胞和白细胞未出现下
降,抽血结果显示为阴性,表示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呕吐和黑便)有所改善,生命体征接近正常水平,抽血结果显示为阴性,表示治疗效果有效;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呕吐和黑便)未见任何改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显著,出血也较为严重,抽血结果显示阳性,表示治疗效果无效。

1.4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其中,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天数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治疗总有效率和再出血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若两组数据之间P <0.05,则代表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的研究组(96.8%)高于应用奥曲肽单独治疗的参照组(77.4%),两组数据之间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研究组短于参照组,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输血量少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3118(58.1)12(38.7)1(3.2)96.8参照组3113(41.9)
11(35.5)
7(22.6)77.4χ2---- 5.1667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