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18055_可将“三大认证”作为政府采购的资格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可将“三大认证”作为政府采购的资格条件
□文/李玮 夏志勇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I S 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
证(以下简称“三大认证”)是建
立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
的国际标准基础上的认证,我国也
颁布了与之接轨的国家标准。
在政
府采购项目评审中,若将“三大认
证”作为资格条件,有助于提升企
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增强环
境保护,改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现状,帮助企业扩大市场,助推实
现制造强国的梦想。
一、“三大认证”是什么?
(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
I S 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 S O)制
定,于1987年发布的世界上第一个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
准—ISO9000系列标准。
该标准的
诞生开创了世界范围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工作的一个新纪元,对推动
世界各国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供
需双方的质量保证,促进国际贸易
交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标
准一经问世,立即得到世界各国普
遍欢迎。
我国颁布了对应的GB/T19000
系列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016是认证机构审核的
依据标准,也是企业通过认证需要
满足的国家标准。
(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依
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环境保
护发展的需要,符合各国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要求,在总结世界有关国
家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由国
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于1996
年首次发布了ISO14001和ISO14004
两个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获得大
多数国家的普遍认同,是环境管理
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里程碑,标准涉及环境管理体
系、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诸
多焦点问题,突出“全面管理、预
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总体思想,
用于指导人类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
境行为。
我国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
2016)从总要求、环境方针、策
划、实施与运行、检查、管理评
审6个方面规范了环境管理体系要
求,是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标准,
也是企业通过认证需要满足的国家
标准。
(三)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标准
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认证,是为了应对全球对职业健
康问题的关注,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制定于1987年首次发布,该
标准是为企业在安全生产及职业安
全卫生工作方面进行管理的一整套
方法。
我国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
主要从总要求、职业健康安全方
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5个方
面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
求,是认证机构审核的依据标准,
也是企业通过认证需要满足的国家
标准。
二、“三大认证”的意义及
现状
(一)推崇科学管理提升产品
质量
IS 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是一个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标
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通用
性,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进行系
统的控制,采用P D C A(P计划、
D实施、C检查、A反馈)循环工
作方法,达到用户满意的效果,
成为企业证明产品质量、工作质
量、走向国际市场的一种“护
59
照”。
I S 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应用推广,明确了各项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的程序,促使企业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增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管理意识。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的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和找出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进行纠正,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监控能力,为企业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围绕“让用户满意”及时认真地处理用户咨询、投诉或意见,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与期望,赢得用户信任,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从细微之处入手实现碧水蓝天的环境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体现“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总体思想,采用PDCA(P 计划、D实施、C检查、A反馈)循环工作方法,从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对产品的环境性能改进、对工艺和材料的改革、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等细微入手,通过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全面优化各方面的管理,实行原材料、生产过程、使用环境、废物回收全链条的污染预防和控制,达到最小环境影响控制,最低物耗能耗控制,最低成本控制,以及最低环境风险的控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及其产品形象,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三)规范职业行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健康安全,是为企业在安全生产及职业安全卫生方面开展工作及进行技术服务的体系,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为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促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降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改变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四)“三大认证”在我国的普及状况
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查询,我国企业获得“三大认证”基本数据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自2015年到2020年6年时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数量增长64.99%,年均增长率为10.59%,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数量增长143.48%,年均增长率为19.5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数量增长200.62%,年均增长率为24.64%。
说明我国企业逐步认识到“三大认证”的重要意义,认证
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将“三大认证”作为资格条件的可行性分析
(一)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我们先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福建国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一期项目投资1.5亿元,日产锂离子电池15万只,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数码及通讯产品、电动工具、智能玩具、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军事移动通信工具和设备、工业设备等领域。
企业存在最突出的痛点问题是客户投诉多,产品合格率低。
每月客户投诉次数在15—20次,产品批次合格在93%左右,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客户投诉给公司的声誉、品牌等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部分客户丢失。
经现场进一步了解,公司对生产重要过程的管控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涂布工序、卷绕工序、滚槽工序、点焊盖帽工序、注液工序、静置老化工序方面。
经分析,造成上述重要过程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工艺标准不完善、人员质量意识低、缺乏对重要过程的监控、对品质异常情况的反馈不及时等。
针对上述原因,企业在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时,运用了PDCA循环管
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三大认证”数据
认证名称
2015年止2016年止2017年止2018年止2019年止2020年止质量管理体系416671家454286家489122家527466家620560家687448家环境管理体系
127630家152185家178944家212161家262742家310752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89270家
112694家
137398家
173805家
218667家
268366家
60
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
动的通知》(国市监认证〔2020〕
165号)、《小微企业应用I S O
9001提升质量管理的实施指南》等
规范性文件。
因此,将“三大认
证”作为政府采购资格条件,不
但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
条的要求,而且是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
的系列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国家标
准的行为。
(三)财政部政府采购指导性
案例支持将其作为资格条件
从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指导
性案例4号《XX物业消防运行服务项
目举报案》的处理结果可以看出,
财政部支持将“三大认证”作为政
府采购项目评审的资格条件。
财政
部在该案例的分析中还指出,“三
大认证”同时满足下述要求,不属
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十
条规定的“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
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
情形:(1)不在国务院取消的行
政审批项目目录内;(2)申请条件
中没有对企业的注册资本、资产总
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
纳税额等规模条件作出限制;(3)
与项目的特殊要求存在实质上的关
联性;(4)满足“三大认证”的
供应商数量在市场上已形成充分的
竞争。
(作者单位:李玮,上饶市第
一中学;夏志勇,江西明台工程招
投标代理有限公司)
(责编:罗帆)理理念,从完善产品工艺标准、强
化重要岗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对重
要过程实施监控、加强品质异常情
况的反馈、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进行
完善与改进。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的
实施,企业人员质量意识有了很大
的得升,制度标准得到较好的完善
与落实。
改善后,客户投诉次数从
原来的每月15—20次下降到了每月
0—1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从原来的
93%提高到96%左右。
经统计,合
格率提高、客户投诉次数下降两项
合计产生年效益达197.7万元,经
济效益明显,公司产品口碑有明显
的提升。
根据上述案例可知,目前小微
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经
营不规范,忽视质量管理的建设,
存在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误
区。
质量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偏弱,
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人力资源匮
乏。
岗位职责不明确,停留在“人
治”基础上,更多地关注订单、产
量、利润,未将环境保护、企业员
工安全健康等纳入考核范畴。
而
“三大认证”正是解决这一系列问
题的科学、有效的手段。
(二)符合《政府采购法》第
二十二条的要求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
二款规定: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
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
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
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那么,“三大认证”是否属于合理
的条件呢?
首先,“三大认证”不是部
门、行业认证,执行的是国家标
准,面向所有的行业,并且加入
“三大认证”的企业每年以10%以
上的速度递增,形成了良好的市场
竞争氛围。
其次,“三大认证”助
推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方面管理的
规范化、科学化。
再次,国家近几
年积极提倡、鼓励企业开展“三大
认证”,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
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
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
3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