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应用于生成实践的是()
①给植物松土
②冰箱保鲜果蔬
③种子晒干后保存
④蔬菜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⑤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长.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这一生理活动是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的,具体部位是在所有的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详解】
①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②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水果的呼吸,以减少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③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

④蔬菜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

⑤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长。

增强光合作用。

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2.有一天,妈妈买了一盆波斯顿蕨回家,可她不知道应该把这个盆栽植物放在什么地方养。

请你给出建议()
A.摆放在阳光下,经常浇水B.摆放在阳光下,保持干燥
C.摆放在背阴处,经常浇水D.摆放在背阴处,保持干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据此答题。

【详解】
波斯顿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做的盆景宜放在背阴处,且要经常浇水。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总结出其适于的生活环境,即可解答。

3.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生殖已经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
B.大气中90%的氧气来自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C.煤炭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苔藓植物
D.石花菜和满江红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详解】
蕨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但用孢子繁殖,生殖发育离不开水,A错误;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是大气氧的主要来源,90%的氧气来自于藻类植物,B正确;蕨类植物是形成煤炭的主要植物,C错误;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点睛】
键是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D.乙不萌发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详解】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
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组、乙组同时发芽,因为甲、乙两组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5.小明同学把 10 粒大豆种子种在了湿润的土壤里,但是 7 天后,只有 4 粒种子萌发了,你认为大多数种子没有萌发的最可能原因是()
A.缺少空气B.温度太低C.种子的胚受损D.缺少阳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
“有4粒种子萌发了”,表明已经具备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如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因此,大多数种子没有萌发的最可能原因是“种子的胚受损”。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6.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D.叶片经脱落、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
A.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A正确。

B.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
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C正确。

D.将叶片部分遮光,阳光下照射2﹣3小时,取叶片脱色,特定化学试剂检测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原因是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不遮光部分被染成蓝色,说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淀粉,D错误。

故选D。

【点睛】
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7.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A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给A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详解】
我们知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有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B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

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

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故C错误。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
B.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
C.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一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A.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所以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A正确。

B.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B错误。

C.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C正确。

D.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B.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上气孔的开合密切相关
C.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蒸腾作用拉动了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1、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
2、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
3、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
4、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

解答即可。

【详解】
A.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

B.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上气孔的开合密切相关,B正确。

C.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C正确。

D.蒸腾作用拉动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D错误。

【点睛】
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0.有学者做过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③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公式:
可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

【详解】
绿叶经过研磨过滤成为叶绿体滤液,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有气泡产生,说明①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③光合作用需要光,而在遮光后无气泡产生,更验证了“①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③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说法正确,“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④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不能通过该实验进行验证。

故选:C。

【点睛】
关键是依据题干中的信息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回答。

11.绿色植物分布广泛,千姿百态,为大地增绿,为人间添彩。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植物的花都十分微小
B.桫椤,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C.金鱼藻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D.海带呈褐色,但细胞中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体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①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②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详解】
A.诗句中的苔花极其矮小,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花等器官,语句中的“苔花”指的是孢蒴,不是花,错误。

B.桫椤是木本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正确。

C.金鱼藻结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正确。

D.海带呈现褐色,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点睛】
掌握各种植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四种植物只有茎和叶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没有根,只有假根。

据此解答。

【详解】
A.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只有茎叶,无根,叫假根,正确。

C.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错误。

D.桃树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其他类群的主要特征也要掌握。

13.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B.呼吸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C.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体外
D.光合作用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详解】
A、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错误。

B、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错误。

C、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体外,正确。

D、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错误。

故选:C。

【点睛】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
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的其它作用也要了解。

14.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大豆种子萌发的相关探究实验,测得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只进行呼吸作用
B.BC段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段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
D.B点时光合作用与呼作用强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豆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

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在增加。

【详解】
AC.大豆种子在没有长出叶之前,是只有呼吸作用,当植物露出土面之后,绿色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整体来说,光合作用的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有机物的含量还是呈下降趋势的,所以AB段后期应该是有光合作用的,AC错误。

B.BC段有机物含量增加,是因为种子长成幼苗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不是只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D.大豆幼苗长出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B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因此图中表示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点,D正确。

故选:D。

【点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为相反、互相联系。

15.银边天竺葵叶片中间是绿色的,叶片边缘因为缺少叶绿体而呈现白色。

某小组同学用此材料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经过黑暗处理一昼夜
B.银边部分与绿色部分的变量是有无叶绿体
C.光照之后需要用酒精脱去其中的叶绿素
D.将碘液加到脱去叶绿素的叶片,边缘部分变为蓝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A.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经过黑暗处理一昼夜,是让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的影响,故A正确。

B.银边部分与绿色部分的变量是有无叶绿体,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故B正确。

C.叶片经过光照之后需要用酒精脱去其中的叶绿素,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故C正确。

D.将碘液加到脱去叶绿素的叶片,边缘部分不变为蓝色,因为缺少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绿色部分变成蓝色,因为有叶绿体在光照下产生了淀粉,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6.“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校园里的这些提示语随时提醒大家不要践踏草坪,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影响了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详解】
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

因此不能在草坪上行走,要保护小草。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

17.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果实B.都有种子C.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D.胚珠外面都有子房壁包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靠种子繁殖后代,被称为种子植物。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详解】
A.被子植物有果实,而裸子植物没有果实,A不符合题意。

B.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有种子,这是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共同特征,B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是裸露的,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当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着种子,能形成果实,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裸子植物种子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包被,是裸露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掌握。

18.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根茎生长在地下,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A.马铃薯B.小麦C.葫芦藓D.贯众
【答案】D
【解析】
【分析】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用孢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详解】
A.马铃薯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用种子繁殖后代,A不符合题意。

B.小麦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的植物,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用种子繁殖后
代,B不符合题意。

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的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C不符合题意。

D.贯众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根茎生长在地下,用孢子繁殖后代,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只要熟练掌握了各类群植物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

19.给一棵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营养成分是水和无机盐),应将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
A.任意部分B.木质部C.韧皮部D.树皮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详解】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

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

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所以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木质部。

故选B。

【点睛】
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20.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 B.蕨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C.都能产生种子并且种子繁殖 D.都能产生孢子,属于孢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