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案(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给出搜索引擎及关键字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分别用:九寨沟、九寨沟介绍、九寨沟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对用不
同的关键字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比较,理解关键字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3、的使用例2:用搜索九寨沟的图的方法
教学法,比较用不同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关键字用:成都北京火车时刻表,进行搜索时,因为更为明确搜索的内容,而大大缩小了搜索的范围。
2)通信设备: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通道和设备,常见的有双绞线、网卡、网关等。
3)通信协议:计算机之间为相互通信而采用的某种约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TCP/IP。
课堂练习
1、请说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
网络的定义即网络的三个要素和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网络的分类
网络的基本构成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4课信息的浏览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浏览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2.了解浏览器设置选项的含义。
2、技能目标:1.能配置浏览器常用选项。2.会浏览因特网信息。3.能安装、维护浏览器。(高层次)
活动2、用google搜索歌名为“丁香花”的非RM格式的信息。收集学生的方法,比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在关键字后面用英文的“-”(减号)就能减掉无关信息的搜索。
教学难点
关键字的选择与组合、搜索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1、新课引入
提问:同学们上网搜索信息都使用过哪些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专业搜索引擎,提出最常用的
几个搜索引擎。
2、Google的使用例1:用Google搜索关于九寨沟的文字信息。通过教师演示讲解,让学生掌握用Google搜索信息的方法。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请学生先解答,教师总结)
(1)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信息传递与交换
(4)分布式控制与处理
4.网络的分类(教师用投影展示不同的网络)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
课外作业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巩固课堂里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初识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2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
2、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③ 网络的应用软件:在网络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
(教师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含义、作用)
6.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1)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2)因特网的发展史
(3)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4)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7.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1)利用局域网代理服务器上网。
(2)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1、了解搜索引擎、关键字的概念及其作用;(知识目标)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知识目标)
3、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所获取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能力;(能力目标)
4、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多途径学习的能力。(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方法与技巧。
这节课,我们来搞一次专题活动,活动主题是——浏览器,活动主体就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新课引入〗
好了,在各位开始“动起来”之前,请允许我先把活动项目写在黑板上,并明确项目负责人(组)。
(1)、活动项目:
1.浏览器是什么?
2.浏览器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常用的)
3.浏览器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
城域网MAN的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局域网LAN: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E的局部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3)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
(4)掌握个人电脑与因特网连接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基本构成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
1、网络概念、网络的构成。
2、教学关键:计算机网络作用、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方法:演示与讲解,类比教学。
(2)教学手段:应用大屏幕电化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软件辅导教和学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1课初识计算机网络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二、功能目标:
培养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新课教授:
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凡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照一定的协议,通过通信介质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计算机设备、通信线路与网络连接设备和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课堂练习
1.什么是信息下载?你知道下载信息可用哪些方法?
答:将网上的信息保存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方法称为下载。下载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文字信息下载、图片信息下载、整个网页信息下载、文件下载等方法。
课堂小结
让学生体会上网的乐趣
课外作业
利用计算机网络查出唐诗三百首的目录。
板书设计
认识因特网
3、情感目标:从活动中体会“有的放矢”可突出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明确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多是通过浏览器功能体现。
教学难点
配置浏览器常用选项。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前课回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一起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下因特网,对接入因特网的基本要求呢,也心中有数,多少丰富了一些我们的网络应用知识。
5.网络的基本构成
(1)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电脑终端(客户机——工作站)、网络的通信设备,如:网卡、传输介质——光纤、电缆,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的布线方式——拓扑:星形、环形、总线。
(3)网络的系统软件
① 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NETBEUI、IPX等协议
② 网络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 ,unix ,Novell NetWare ,Linux等
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重点
网络的含义、网络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网络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课程导入: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计算机虽然已经具有了非常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但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独立的计算机要实现数据交换及数据共享比较困难,网络技术的出现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信息中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传输和分配问题。
(3)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提出本章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新课:
1.提问导入新课:计算机网络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作用是什么?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请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
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几何连接方法,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资源共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2构成计算机网络的要素主要有“通信主体、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
1)通信主体: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网络服务器:网络中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网络工作站:网络中接受服务的计算机。
课外作业
请各项目组将今天课堂上的任务在课外再进一步完善。
板书设计
信息的浏览
1.浏览器是什么?
2.浏览器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常用的)
3.浏览器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4.利用浏览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5课信息的搜索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产生: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
2、作用:①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乃至家庭
②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
③一个国家的网络化程度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板书)
概念: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简述其他分类:①拓扑结构②传输介质③
(说明:这些内容在本科目的后续内容中将陆续介绍)
课堂练习
请说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1、总结:总结本节内容,指出指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兴趣、
2、生看书、总结、质疑
3、师答疑
课外作业
1、自主查资料了解什么是网络。
2、自主查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3、自主查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
4.利用浏览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比较一下,前课“网络提供的服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如果启动浏览器就能直接打开一个常用的网站主页,要怎么做?
注意:1.要求各活动项目有结果呈现(Word文档、文本文件、PPT均可)
2.根据时间可将6、8两个项目设为选做。
接下来,就请各项目组开始工作啦!(时间:10-15分钟)
活动汇报,评判结果(时间:15分钟)
课堂练习
如果启动浏览器就能直接打开一个常用的网站主页,要怎么做?
课堂小结
今天,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以活动形式对“浏览器”做了一次较详尽的探索,知道上网浏览信息离不了浏览器,配置并使用好浏览器对我们浏览信息是很便捷的!好好使用这个上网工具吧,希望大家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用好它,还能用巧它!
3、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2、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2、网络各自的特点及功能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设置情境,引入网络
学生:根据提问与情境,进行讨论和回答
教师:总结并切入本节主题
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作用(板书)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均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说明:1、地理位置2、独立系统3、多个
4、连接起来5、网络软件6、目的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板书)
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我们通常根据网络通信距离和覆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盖范围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机器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电报、电话)网来实现。
板书设计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3课认识因特网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时教学,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般分类。
(2)了解网络的硬件基本构成,网络的软件系统,比较局域网、校园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的关键字搜索到的信息进行比较,理解关键字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3、的使用例2:用搜索九寨沟的图的方法
教学法,比较用不同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关键字用:成都北京火车时刻表,进行搜索时,因为更为明确搜索的内容,而大大缩小了搜索的范围。
2)通信设备: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通道和设备,常见的有双绞线、网卡、网关等。
3)通信协议:计算机之间为相互通信而采用的某种约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TCP/IP。
课堂练习
1、请说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
网络的定义即网络的三个要素和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网络的分类
网络的基本构成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4课信息的浏览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浏览器的功能及工作原理。2.了解浏览器设置选项的含义。
2、技能目标:1.能配置浏览器常用选项。2.会浏览因特网信息。3.能安装、维护浏览器。(高层次)
活动2、用google搜索歌名为“丁香花”的非RM格式的信息。收集学生的方法,比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搜索的效果。总结出,在关键字后面用英文的“-”(减号)就能减掉无关信息的搜索。
教学难点
关键字的选择与组合、搜索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1、新课引入
提问:同学们上网搜索信息都使用过哪些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专业搜索引擎,提出最常用的
几个搜索引擎。
2、Google的使用例1:用Google搜索关于九寨沟的文字信息。通过教师演示讲解,让学生掌握用Google搜索信息的方法。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请学生先解答,教师总结)
(1)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信息传递与交换
(4)分布式控制与处理
4.网络的分类(教师用投影展示不同的网络)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
课外作业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巩固课堂里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初识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2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
2、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③ 网络的应用软件:在网络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
(教师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含义、作用)
6.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1)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2)因特网的发展史
(3)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4)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7.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1)利用局域网代理服务器上网。
(2)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1、了解搜索引擎、关键字的概念及其作用;(知识目标)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方法与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知识目标)
3、培养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所获取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能力;(能力目标)
4、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多途径学习的能力。(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运用关键字进行搜索的方法与技巧。
这节课,我们来搞一次专题活动,活动主题是——浏览器,活动主体就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新课引入〗
好了,在各位开始“动起来”之前,请允许我先把活动项目写在黑板上,并明确项目负责人(组)。
(1)、活动项目:
1.浏览器是什么?
2.浏览器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常用的)
3.浏览器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
城域网MAN的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局域网LAN: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E的局部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3)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
(4)掌握个人电脑与因特网连接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基本构成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
1、网络概念、网络的构成。
2、教学关键:计算机网络作用、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
教学方法及手段
(1)教学方法:演示与讲解,类比教学。
(2)教学手段:应用大屏幕电化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软件辅导教和学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1课初识计算机网络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二、功能目标:
培养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信息技术。
二、新课教授:
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凡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照一定的协议,通过通信介质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计算机设备、通信线路与网络连接设备和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课堂练习
1.什么是信息下载?你知道下载信息可用哪些方法?
答:将网上的信息保存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方法称为下载。下载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文字信息下载、图片信息下载、整个网页信息下载、文件下载等方法。
课堂小结
让学生体会上网的乐趣
课外作业
利用计算机网络查出唐诗三百首的目录。
板书设计
认识因特网
3、情感目标:从活动中体会“有的放矢”可突出学习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明确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多是通过浏览器功能体现。
教学难点
配置浏览器常用选项。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前课回顾:
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一起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下因特网,对接入因特网的基本要求呢,也心中有数,多少丰富了一些我们的网络应用知识。
5.网络的基本构成
(1)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电脑终端(客户机——工作站)、网络的通信设备,如:网卡、传输介质——光纤、电缆,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的布线方式——拓扑:星形、环形、总线。
(3)网络的系统软件
① 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NETBEUI、IPX等协议
② 网络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 ,unix ,Novell NetWare ,Linux等
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重点
网络的含义、网络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网络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课程导入: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计算机虽然已经具有了非常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但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独立的计算机要实现数据交换及数据共享比较困难,网络技术的出现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信息中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传输和分配问题。
(3)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一)提出本章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内容
(二)新课:
1.提问导入新课:计算机网络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作用是什么?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请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
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几何连接方法,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资源共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2构成计算机网络的要素主要有“通信主体、通信设备和通信协议。
1)通信主体: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网络服务器:网络中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网络工作站:网络中接受服务的计算机。
课外作业
请各项目组将今天课堂上的任务在课外再进一步完善。
板书设计
信息的浏览
1.浏览器是什么?
2.浏览器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常用的)
3.浏览器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4.利用浏览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5课信息的搜索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产生:计算机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逐步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
2、作用:①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乃至家庭
②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
③一个国家的网络化程度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板书)
概念: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
简述其他分类:①拓扑结构②传输介质③
(说明:这些内容在本科目的后续内容中将陆续介绍)
课堂练习
请说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1、总结:总结本节内容,指出指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兴趣、
2、生看书、总结、质疑
3、师答疑
课外作业
1、自主查资料了解什么是网络。
2、自主查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3、自主查资料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
4.利用浏览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比较一下,前课“网络提供的服务”,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5.如果启动浏览器就能直接打开一个常用的网站主页,要怎么做?
注意:1.要求各活动项目有结果呈现(Word文档、文本文件、PPT均可)
2.根据时间可将6、8两个项目设为选做。
接下来,就请各项目组开始工作啦!(时间:10-15分钟)
活动汇报,评判结果(时间:15分钟)
课堂练习
如果启动浏览器就能直接打开一个常用的网站主页,要怎么做?
课堂小结
今天,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以活动形式对“浏览器”做了一次较详尽的探索,知道上网浏览信息离不了浏览器,配置并使用好浏览器对我们浏览信息是很便捷的!好好使用这个上网工具吧,希望大家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用好它,还能用巧它!
3、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2、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难点
1、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2、网络各自的特点及功能
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自学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设置情境,引入网络
学生:根据提问与情境,进行讨论和回答
教师:总结并切入本节主题
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作用(板书)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均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说明:1、地理位置2、独立系统3、多个
4、连接起来5、网络软件6、目的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板书)
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我们通常根据网络通信距离和覆
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
盖范围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机器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电报、电话)网来实现。
板书设计
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作用
二、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反思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
20xx—20xx学年下学期
课题
第3课认识因特网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时教学,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般分类。
(2)了解网络的硬件基本构成,网络的软件系统,比较局域网、校园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