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模拟试卷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发生〔〕的原因是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
A.沸溢B.喷溅
C.闪燃D.阴燃
2.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燃点B.沸腾点
C.自燃点D.闪点
3.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会因材料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结构、密度、湿度、温度B.密度、质量、温度、湿度
C.密度、强度、湿度、温度D.稳定性、含水量、质量、温度
4.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流动扩散的路线不包括〔〕。
A.着火房间→室外
B.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楼梯间→室外
C.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D.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5.爆炸类型中,〔〕由于受体积能量密度的制约,造成大多数气态物质在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分散在5~10倍于爆炸前的压力范围内,爆炸威力相对较小。
A.气体爆炸B.炸药爆炸
C.核爆炸D.物理爆炸
6.以下引火源中,属于热火源的是〔〕。
A.高温热外表B.静电火花
C.电火花D.明火
7.以下易燃易爆危险品中,属于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是〔〕。
A.摄影闪光弹B.闪光粉
C.非电雷管D.礼花弹
8.关于Ⅰ级燃液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初沸点≤35℃B.闪点<23℃
C.初沸点>35℃D.闪点≥23℃并≤35℃
9.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随其所处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影响其蒸发速度的因素有〔〕。
A.杂质、压力、密度、温度B.温度、湿度、结构、沸点
C.密度、温度、沸点、压力D.沸点、湿度、温度、杂质
10.关于氧化性物质火灾危险性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带电性B.受热、被撞分解性
C.与酸作用分解性D.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11.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是〔〕。
A.防火分区分隔B.安全疏散
C.建筑材料防火D.建筑结构防火
12.甲类石油库储存油品的闪点是〔〕。
A.Ft<28℃B.28℃≤Ft≤45℃
C.45℃<Ft<60℃D.60℃≤Ft≤120℃
13.建筑高度超过〔〕m的高层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A.100B.80
C.60D.40
14.在防火设计中,建筑构件的〔〕是衡量建筑物的耐火程度的主要指标。
A.燃烧性能B.耐火等级
C.耐火极限D.材料性质
15.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
A.地势较低的地方
B.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C.多面环山、附近没有建筑的地方
D.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16.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
A.首层或二、三层
B.交通方便和发生火灾后不易延烧的部位
C.地下三层
D.地下一、二层
17.甲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为一级时,单层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是〔〕m2。
A.2000B.3000
C.4000D.5000
18.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h的防火隔墙分隔。
A.B.
C.D.
19.防火墙是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墙体。
A.可燃性B.难燃性
C.易燃性D.不燃性
20.在防火阀两侧各〔〕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A.B.
C.D.
21.影响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不包括〔〕。
A.建筑物的性质B.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
C.疏散路线是平地还是阶梯D.允许疏散时间
22.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m。
A.B.
C.D.
23.建筑高度超过〔〕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A.50B.100
C.150D.200
24.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的电缆是〔〕。
A.耐火电线电缆B.阻燃电线电缆
C.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D.特种聚氯烯电线电缆
25.关于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V
B.携带式照明灯具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36V
C.36V以下照明供电变压器宜使用自耦变压器
D.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
26.以下技术措施中,属于预防性技术措施的是〔〕。
A.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B.加强通风除尘
C.采取泄压措施D.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27.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不小于〔〕。
A.60°B.15°
C.30°D.45°
28.地面爆炸冲击波对地下结构物的作用与对上部结构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A.压缩波在自由场中传播时参数变化
B.在直接遭受冲击波的围护结构上受到骤然增大的反射超压
C.地面上空气冲击波压力参数引起岩土压缩波向下传播并衰减
D.压缩波作用于结构物的反射压力取决于波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29.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外表平均温度不应超过〔〕℃。
A.B.
C.D.
30.含有易燃、易爆粉尘〔碎屑〕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进行处理,以防止除尘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火花引起粉尘、碎屑燃烧或爆炸。
A.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B.湿式除尘器
C.干式除尘器D.袋式除尘器
31.关于直燃机火灾危险性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直燃机使用燃料的物化性质决定了燃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B.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当设备控制失灵时燃油、燃气泄漏,液体蒸气、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热源产生燃烧、爆炸
C.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直燃机熄火,使炉膛内的气体、雾化油体积急剧膨胀造成炉膛爆炸
D.电气线路隐患大
32.燃煤锅炉房与煤堆场之间应保持〔〕m的防火间距。
A.10B.6~8
C.20D.25~50
33.建筑内部装修顶棚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为〔〕。
A.A B.B1
C.A1D.B2
34.对于那些人员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的地下商场、地下展览厅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应采用〔〕级装修材料。
A.A B.B1
C.A1D.B2
35.对于那些高度高、体量大、功能复杂、扑救困难的建筑应设〔〕。
A.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B.环形消防车道
C.尽头式消防车道D.U形消防车道
36.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s。
A.30B.60
C.90D.120
37.消防水泵出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水流速度宜为〔〕m/s。
A.~B.~
C.~D.~
38.当消防水泵供水高度超过〔〕m时,应采用水锤消除器。
A.24B.27
C.50D.54
39.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但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m时,应在道路的两侧交叉错落设置市政消火栓。
A.40B.50
C.60D.70
40.采用减压阀减压分区供水时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A.每一供水分区应设不少于两组减压阀组,每组减压阀组宜设置备用减压阀
B.减压阀仅应设置在单向流动的供水管上,不应设置在双向流动的输水干管上
C.减压阀宜采用比例式减压阀,当超过时,宜采用先导式减压阀
D.减压阀的出口动压不应小于设计值的75%
41.可燃物品较少、火灾放热速率较低、外部增援和人员疏散较容易的场所指的是〔〕。
A.轻危险级B.中危险级
C.严重危险级D.仓库火灾危险级
42.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和楼层应设置直径为〔〕mm的试水阀。
A.10B.15
C.20D.25
43.目前,〔〕主要用于公路交通隧道。
A.自动喷水-水喷雾混合配置系统B.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
C.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D.气体灭火系统
44.直通雨淋阀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功能完善B.安全可靠
C.水力性能差D.便于安装
45.以下场所中,宜选择全淹没应用方式开式系统的是〔〕。
A.柴油发电机房B.油浸变压器室
C.燃油锅炉房D.密集柜存储的图书库
46.单个防护区的容积,泵组系统不宜大于3000m3,瓶组系统不宜超过260m3的系统是〔〕。
A.局部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B.闭式系统
C.全淹没应用方式的开式系统D.高压系统
47.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包括〔〕。
A.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
B.无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
C.局部应用灭火系统、自压式气体灭火系统
D.全淹没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灭火系统
48.对于燃点温度低于沸点温度的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的火灾,二氧化碳的喷射时间不应小于〔〕min。
A.1B.
C.3D.5
49.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MPa规格。
A.B.
C.D.
50.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选用〔〕。
A.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B.半液下喷射泡沫系统
C.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D.液上喷射泡沫系统
51.关于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应选用闭式洒水喷头
B.当喷头设置在屋顶时,其公称动作温度应为121~149℃
C.同一支管上两只相邻喷头的水平间距、两条相邻平行支管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D.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任意四个相邻喷头组成的四边形保护面积内的平均供应强度不应小于设计供应强度
52.多用途干粉灭火剂不可扑救〔〕火灾。
A.A类B.B类
C.C类D.D类
53.干粉灭火系统预制灭火装置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A.灭火剂储存量不得大于200kg
B.管道长度不得大于15m
C.工作压力不得大于
D.一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所用预制灭火装置最多不得少于4套
54.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应采用〔〕。
A.区域报警系统B.集中报警系统
C.控制中心报警系统D.分散报警系统
55.关于感温火灾探测器安装间距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
B.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C.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1/2
D.点型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6.关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宜设置在IT系统的配电线路和消防配电线路中
B.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
C.保护对象为1000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采用光栅光纤测温式设置
D.光栅光纤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应直接设置在保护对象的外表
57.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B.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C.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D.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工业建筑,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58.以下排烟量的选取,满足要求的是〔〕。
A.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的房间,其排烟量应不小于80m3/〔h·m2〕
B.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公共建筑,其排烟量应不小于60m3/〔h·m2〕
C.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3000m3/h
D.对于人防工程,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风量不应大于7200m3/h
59.机械排烟系统中挡烟垂壁是为了阻止烟气沿水平方向流动而垂直向下吊装在顶棚上的挡烟构件,其有效高度不小于〔〕mm。
A.300B.400
C.500D.600
6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主电持续工作每隔一年自动由主电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并持续至放电终止,然后自动恢复到主电工作状态,持续应急工作时间不少于〔〕min。
A.10B.20
C.30D.40
61.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个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
A.1B.2
C.3D.4
62.适用于有工作人员常驻的防护区,是卤代烷灭火器在现阶段较为理想的替代产品的灭火器类型是〔〕。
A.清水灭火器B.洁净气体灭火器
C.水基型泡沫灭火器D.水基型水雾灭火器
63.电动机类负载启动间隔宜在〔〕s之间。
A.5~10B.10~15
C.10~20D.20~30
64.关于火炬系统的设置,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全厂性火炬应设置在全厂性重要辅助生产设施及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火炬的高度依据顶端火焰的辐射热对地面上人员的热影响
C.为保证气体的无烟燃烧,应设置别离器
D.当排放气体中含有乙炔或存在爆炸分解危险时,在火炬筒的入口前,应设置拉西环填料的塔式阻火器
65.铁路油品装卸线一般采用〔〕布置,其车位数根据油品运量的大小确定。
A.环形式B.矩形式
C.尽头式D.方形式
66.关于地铁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符合要求的是〔〕。
A.车站每个站厅公共区应设置不少于两个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B.地下单层侧式站台车站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应不少于3个
C.地下车站的设备与管理用房区域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
D.消防专用通道,以及设在两侧式站台之间的过轨地道、地下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应作为应急出口
67.隧道行车道旁的电缆沟,其侧沿应采用不渗透液体的结构,电缆沟顶部应高于路面,且不应小于〔〕mm。
A.100B.200
C.300D.400
68.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要求储气设施的工作压力为〔〕Mpa。
A.10B.15
C.20D.25
69.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在于〔〕。
A.合理划定重点防火区域B.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剂
C.控制火种和易燃物D.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
70.飞机库类型中,〔〕类型飞机库只能停放和维修小型飞机。
A.I类飞机库B.Ⅲ类飞机库
C.Ⅱ类飞机库D.Ⅳ类飞机库
71.在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的地上空间宜选用〔〕。
A.感温探测器B.火焰探测器
C.可燃气体探测器D.缆式感温探测器
72.关于汽车库、修车库安全疏散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Ⅳ类汽车库和Ⅲ、Ⅳ类修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B.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
C.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
D.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应设置不少于2个疏散出口
73.洁净避难区设置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一般利用新风空调机组进行加压,火灾时,维持避难区正压,正压值相对于相邻区域为〔〕Pa。
A.15~20B.20~25
C.25~30D.30~35
74.古建筑消火栓的设置数量、方式和位置应符合的原则不包括〔〕。
A.经济实惠B.方便使用
C.有利灭火D.便于管理
75.人防工程中使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h。
A.2B.3
C.4D.5
76.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热对流B.热辐射
C.防火分区D.风速
77.关于安全检查表优点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可以事后编制B.有明确的检查目标
C.简单易懂、容易掌握D.有利明确责任
78.在设定火灾时,一般不考虑火灾的〔〕。
A.引燃阶段和增长阶段B.引燃阶段和衰退阶段
C.全面发展阶段和增长阶段D.全面发展阶段和衰退阶段
79.对于疏散走道或出口净宽度的计算要求,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对于走廊或过道,为从一侧墙到另一侧墙之间的距离
B.对于楼梯间,为踏步两扶手间的宽度
C.对于门扇,为门在其开启状态时的实际通道宽度
D.对于布置固定座位的通道,为两排座位中间最宽敞处之间的距离
80.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来评估大型建筑设计时,EXIT89软件模型可以处理一些疏散场景中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A.提供选择步速功能B.各种不同行动能力的人员
C.正常不受阻碍的行走D.提供选择路径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此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
81.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方法将火扑灭。
A.物理抑制B.窒息
C.隔离D.化学抑制
E.冷却
82.关于易燃液体毒害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易燃液体大都本身或其蒸气具有毒害性,有的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B.中毒的程度与蒸气浓度、作用时间的长短无关
C.易燃液体蒸发气体,通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造成人身中毒
D.中毒的程度与蒸气浓度、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
E.浓度低、时间短则中毒程度轻,反之则重
83.关于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然或爆炸物质火灾危险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中的物质有较强的夺取电子的能力
B.遇酸或氧化剂能发生剧烈反应
C.温度越高其氧化反应速度越快,产生的热越多,使温度升高越快,如此互为因果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D.物质与空气接触后能发生猛烈的氧化作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E.生产中的物质在常温下可以逐渐分解,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气体并且迅速放热引起燃烧84.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与其他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A.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墙
B.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楼板
C.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隔墙
D.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楼板
E.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烧体楼板
85.中庭空间具有的特点包括〔〕。
A.在建筑物内部、上下贯穿多层空间
B.多数以顶棚或外墙的一部分采用钢结构和玻璃,使阳光充满内部空间
C.中庭空间的用途是不确定的
D.中庭空间的用途是确定的
E.造价较低
86.属于室外楼梯适用范围的是〔〕。
A.辅助防烟楼梯
B.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C.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
D.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丁、戊类高层厂房
E.甲、乙、丙类厂房
87.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的预防性技术措施包括〔〕。
A.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B.防止高温外表成为点火源
C.防止日光照射D.防止电气火灾
E.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88.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的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是〔〕。
A.隔爆型B.无火花型
C.正压型D.充沙型
E.油浸型
89.关于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当采用圆形与方形平面的停机坪时,其直径或边长尺寸应等于直升机机翼直径的倍B.起降区场地的耐压强度按所承受集中荷载不大于直升机总重的75%考虑
C.停机坪起降区常用符号“H”表示
D.待救区应设置不少于3个通向停机坪的出口
E.停机坪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
90.洒水喷头按安装方式分为〔〕。
A.闭式喷头B.开式喷头
C.下垂型喷头D.直立型喷头
E.直立式边墙型喷头
91.细水雾灭火系统按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A.水雾封堵喷头B.黄铜细水雾喷头
C.不锈钢水雾喷头D.灭火专用喷头
E.冷却防护喷头
92.对于流散的或不大于100m2流淌的B类火灾场所,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的规定包括〔〕。
A.沸点不低于45℃的非水溶性液体,泡沫混合液供应强度应大于4L/〔min·m2〕
B.室内场所的最小泡沫供应时间,应大于15min
C.室外场所的最小泡沫供应时间,应大于10min
D.覆盖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应大于2min
E.沸点低于45℃的非水溶性液体设置泡沫灭火系统的适用性及其泡沫混合液供应强度,应由试验确定
93.可燃气体探测器按使用方式分类,包括〔〕。
A.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B.固定式可燃气体探测器
C.非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D.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
E.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94.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A.能接收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传送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
B.能接收联网用户发送的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
C.能为联网用户提供自身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查询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服务
D.能根据联网用户发送的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数据实时更新E.能为工商机构提供查询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及消防安全管理信息
95.火炬的排放能力应根据〔〕等可能出现的排放量中最大可能的排出气量为准。
A.起大风时B.正常运转时
C.停车大检修时D.全停电或部分停电时
E.仪器设备故障或发生火灾时
96.关于液化石油气加气站的建筑防火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液化石油气罐严禁设在室内或地下室内
B.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进液管、液相回流管和气相回流管上应设止回阀
C.液化石油气储罐必须设置就地指示的液位计
D.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进口管道应设过滤器
E.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不应设置紧迫切断系统
97.有关洁净厂房防火分区和分隔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B.丙、丁、戊类生产厂房当喷淋保护等级以严重危险级设置时,其防火分区可扩大一倍C.丁、戊生产厂房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面积不限,如局部安装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两倍计算
D.洁净厂房的技术夹层与其直接服务的生产区域各视为一个防火分区
E.在一个防火分区内,其洁净生产与非洁净生产区域之间应设置非燃烧体隔墙完整分隔98.人防工程的总平面设计应根据人防工程〔〕等因素,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道等。
A.规模B.建设规划
C.性质D.环境状况
E.用途
99.火灾试验方法可归纳为〔〕。
A.密封性试验B.混合试验
C.实体试验D.热烟试验
E.相似试验
100.在反应时间内会采取的行动有〔〕。
A.确定火源、火警的实际情况或火警与其他警报的重要性
B.建筑防火设计
C.确定合适的出口路径
D.警告其他人员
E.寻找和召集儿童及其他家庭成员
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A4.B5.A
6.A7.C8.A9.C10.A
11.B12.A13.A14.B15.D
16.A17.C18.C19.D20.B
21.A22.A23.B24.A25.C
26.B27.D28.B29.D30.A
31.D32.B33.B34.A35.B
36.B37.C38.A39.C40.D
41.A42.D43.B44.C45.D
46.C47.B48.B49.B50.C
51.C52.D53.C54.C55.D
56.B57.A58.C59.C60.C
61.C62.B63.C64.C65.C
66.A67.B68.D69.A70.B
71.B72.C73.C74.A75.B
76.C77.A78.B79.D80.C
二、多项选择题
81.BCDE82.ACDE83.CDE84.CD85.ABC 86.ADE87.ABCD88.ACDE89.ABCE90.CDE 91.ADE92.AE93.BD94.ABCD95.BCDE 96.ABCD97.ABE98.ABE99.CDE100.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