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平吉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平吉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氢负离子(H-)结构示意图 B.HF的电子式
C.氮气的结构式:了解到 D.NH3的电子式
参考答案:
A

2. 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氯水B.液氯C.氯气D.次氯酸
参考答案:
AD
3.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石油的裂化
C、煤的干馏
D、乙烯聚合
参考答案:
A

4.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价呈周期性变化
参考答案:
C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漂白粉
B. 液氯
C. 水玻璃
D. 盐酸
参考答案:
B
【分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结合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

【详解】A. 漂白粉是由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A不符合;
B. 液氯是氯气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属于纯净物,B符合;
C.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C不符合;
D.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D不符合;
答案选B。

6. 1下列操作或处理方法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是
A.FeS和废盐酸同时倒入废液缸里
B.用热的浓NaOH溶液洗掉粘在试管内壁上的单质硫
C.废碱性溶液与氢硫酸同时倒入废液缸里
D.用O3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
参考答案:
A
7. 炒菜时,加一点酒(主要成分乙醇)和醋(主要成分乙酸)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是
A.有碱类物质生成 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酯类物质生成
参考答案:
D
8. 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
A.①④⑤②③ B.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④②⑤①③
参考答案:
C

9.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可得MgO固体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
B.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C.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
D.灼烧固体应用坩埚.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而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故A错误;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B正确;
C.过滤操作应利用玻璃棒引流,将浊液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故C错误;
D.灼烧固体应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稀释、过滤等实验操作及离子的反应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 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加热时钠生成过氧化钠,常温下和氧气反应则生成氧化钠。

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2Na+
O2Na2O2、4Na+O2=2Na2O。

但由于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是相等的,且反应中钠都是失去1个电子,所以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其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大,答案选D。

11. 过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少量CuSO4溶液 C.加入适量的水 D.加入浓盐酸
参考答案:
C

12. 工业上制取硫酸铜不是直接用浓硫酸与铜反应,而是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地从容器
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做的优点是
①节省能源②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③提高 H2SO4的利用率④提高了Cu的利
用率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
参考答案:
B
13. 下列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CH4 B.NH4+ C.Cl—D.NH2—
参考答案:
D
14.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

A.CH3Cl+Cl2→CH2Cl2+HCl B.CH2=CH2+HClO→HOCH2—CH2Cl
C.SO2+2NaOH→Na2SO3+H2O D.
参考答案:
B
15. 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浓硫酸和碳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

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

(3)实验时,C中KMnO4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参考答案:
(1)C+2H2SO4(浓)=CO2↑+2SO2↑+2H2O
(2)无水CuSO4,验证产物中有水蒸汽;品红溶液,验证产物中有SO2;
澄清石灰水,验证产物中有CO2
(3)紫色未全部褪去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取11.0g氯化铵样品与足量的熟石灰混合加热,将所产生的氨气全部用1 mol/L的稀硫酸吸收,当完全吸收时,用去稀硫酸100 mL。

求:
(1)样品中氯化铵的纯度。

(2)若将所产生的NH3全部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mol/L?
参考答案:
(1)97.3 % (2)2mol/L
18. 向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7molSO2和4molO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2SO3(g),经4 s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SO2的物质的量是3mol,计算:(1)以O2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2)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19. 碳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为6.72L,总质量为10.8g.
则生成的气体可能含CO,CO2.
求:(1)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将混合气体通入2L 0.1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忽略体积变化),生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请问溶液中两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参考答案:
(1)混合气体中CO为0.15mol,CO2,为0.15mol;(2)溶液中碳酸钠为0.025mol/L,碳酸氢钠为0.05mol/L.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碳在一定的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为CO、CO2;
(1)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体积及质量列方程计算各自物质的量;(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设生成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C 元素守恒、钠离子守恒列方程计算解答.
解答:解:碳在一定的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为CO、CO2,故答案为:CO、CO2;
(1)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体积及质量列方程,则:
解得x=0.15 y=0.15
答:混合气体中CO为0.15mol,CO2,为0.15mol;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设生成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根据C 元素守恒、钠离子守恒列方程,则:
解得a=0.05 b=0.1
则c(Na2CO3)==0.025mol/L
c(NaHCO3)==0.05mol/L,
答:溶液中碳酸钠为0.025mol/L,碳酸氢钠为0.05mol/L.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利用方程组进行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