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物理第三章 力和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力和运动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叫做动力学。
运动学是研究动力学的基础,但只有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根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打个比方,运动学只是使我们能够描述天体是怎样运动的,动力学则使我们能够把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登上月球,甚至奔向火星······而运动和力的关系正是由牛顿运动定律来确立的。
一、初、高中相衔接的知识点梳理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原来
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简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力与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在二力平衡的条件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所受的力不平衡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巩固和拓展训练】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B.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如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的惯性就消失了
3.一个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 )
A.立即静止B.继续做加速直线运动
C.改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做减速直线运动
4.如图甲、乙所示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关于小车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
B.图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
C.两图都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
D.两图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
5.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原来位置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6.对“运动状态改变”理解正确的是( )
A.仅指速度大小的改变
B.仅指运动方向的改变
C.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无论是运动速度大小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8.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
A.小明正确B.小华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
9.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栏未动,而他却远离扶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栏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很远,要解释这些现象,可利用下列知识中( )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起重机吊着一个物体,下列几种情况中,钢丝绳给物体的拉力大小不等于物重的是( )
A.物体加速下降B.物体匀速下降
C.物体静止D.物体匀速上升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行李箱重100N,手对行李箱竖直向上的拉力为80N,则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
A.20N
B.80N
C.120N
D.180N
13.⑴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张开伞后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下降,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N 。
(g取10N/kg)
⑵重8×104N的卡车,在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受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
倍,则卡车牵引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 。
⑶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能推动。
这时推力___________汽车所受
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高一新知识点的初步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大小
高中物理中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与初中稍有不同,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
一切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与初中的表述相比,它不仅说明了物体具有惯性以及不受力作用时如何运动,还明确地表达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思考1】高速行驶的列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不同的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不同,即惯性的大小不同。
若将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改变得越慢,也就是运动状态不易发生变化,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大,惯性大。
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物体的质量,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
对惯性大小的理解容易发生这样的错误:物体运动越快,受到阻力迫使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理解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意义,把“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与“物体保持运动”等同起来。
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本领大小,可理解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速度)的难易程度的大小。
【思考2】国家交通管理部门为什么严禁客车超员?
例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时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判断惯性大小的唯一依据是物体的质量,只要物体的质量不变,则惯性大小不变,所以,A、B、D错误。
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的状态越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的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C都正确。
答案:C
例题2 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急转弯的目的
解析: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
原因是功率变大了,但惯性不变,A 错.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
棉衣也穿不透,原因是子弹具有的速度过小,但惯性不变,B 错.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
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列车的质量改变了,当然它的惯性也就改变了,C
正确.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
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的惯性不变,D 错.
答案:C
2.牛顿第二定律
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
加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
方向相同。
公式表示为:m F a 物体如果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公式中的力F 为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合力。
【思考3】如图所示的赛车,它的质量比一
般的小汽车质量小得多,还安装了一个强大的发
动机,为什么要这么做?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力的合成的知识以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速度、位移公式,可
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①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进一步求出加速
度,再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计算物体的速度、位移。
②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再根据力
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求物体受到的力。
例题1 如图为第八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八一”飞行队驾驶“歼十”战机以大迎角沿直线
匀加速爬升的情景。
战机在爬升的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 ( )
A .竖直向上
B .与速度方向相同
C.与速度方向相反
D.与速度方向垂直
解析:飞机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所以,战机在爬升的过程中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B
例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的速度必为零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解析: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力与加速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而物体运动的速度与物体的初始状态有关。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加速度为零,说明了物体的速度不发生变化,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A错。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但速度不一定大,例如汽车加速运动到最大速度前,速度越来越大,但加速度越来越小,B错。
如果物体初始速度为零,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但如果物体初始运动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反,在物体的速度减为零之前,速度方向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反,C错误。
答案:D
例题3如图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
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A.P做匀速直线运动
B.P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
C.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
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
解析:物体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其中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弹簧对物体向左的弹力,弹力的大小不断变化,加速度不断变化,但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加速度方向不变,所以A、B错。
在物体P 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一直在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P的加速度一
直在增大,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P 运动速度一直在减小,当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物体被弹回的过程中,弹力变小,加速度减小,但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不断增大,所以C 正确,D 错误。
答案:C
例题4 试证明: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 ,则物体所受的重力G =mg ,由牛顿第二定律
g m
G m F a ===合
可见,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1N/kg =1 m/s 2。
由于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g , g 称为重力加速度,并可表示为g =9.8 m/s 2。
例题5 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
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 ,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1.2×104N ,求:
⑴ 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⑵ 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⑶ 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解析: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刹车时,发动机不再提供动力,汽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竖直
向上的支持力F N 以及水平方向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因为汽车在水平方向作减速运动,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反,与摩擦力方向相同,而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合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⑴ N 101.24
⨯==f F 合 2234
m /s 8m /s 10
1.5101.2=⨯⨯==m F a 合 ⑵ 因汽车作减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加速度取负值,2m/s 8-=a
由at +=0v v ,得 s 4s 8
3200=--=-=a t v v
⑶ m 64m 4)8(21m 43221220=⨯-⨯+⨯=+=at t x v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每一个物体都要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
用,我们把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例如:用手推墙,手对墙施加了推力,同时墙也对手施加了推力,如果把手对墙的推力叫做作用力,那么,墙对手的推力就称为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虽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可能一个物体是主动的,一个物体是被动的,例如手推墙,但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却没有先后之分,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大小总是相等的。
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与一对平衡的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分别受到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而一对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另外,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所以力的性质相同,而一对平衡的两个力由另外两个物体施加,力产生的原因一般不同,力的性质也可能不同。
【思考4】“掰手腕”是比较臂力大小的一种
常见比赛。
在一次比赛中甲同学轻松地战胜了乙
同学,这是因为甲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作
用力吗?
例题1 关于马拉车,车拉马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马拉车不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 .马拉车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 .马拉车不论车动还是不动,马拉车的力的大小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的大小
D .马拉车不动或车匀速前进时,才有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大小相等
解析:不管马车是静止、做加速运动、匀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答案: C
例题2 2008年9月25日地处西北戈壁荒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号火箭第109次发射,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到太空,并成功完成了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太空行走.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起飞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
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在空气中飞行无关,因而B、C选项错误,A项正确;当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项正确.
答案:AD
4.力的平衡
当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物体受力平衡。
因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的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必为零。
如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二力平衡,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题 1 滑滑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
A.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
B.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析:小孩在滑梯上受力如图所示,设滑梯斜面倾角为θ,则F N=
mg cos θ,F f=mg sin θ,所以A、B错误;小孩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故C、D正确。
答案:CD
例题2 如右图,OC绳下挂一重100N的物体,AO、BO两根细绳所能承受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解析:对OC 绳,所受的拉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物体的重量。
以O 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受到沿着AO 、BO 和CO 三根细绳的拉力,合力为零。
解法一:将AO 、BO 两根细绳对O 点的拉力F A 、F B 合成,
其合力F 必与CO 绳对O 点的拉力F C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 =
F C =100N
因为F A ⊥F B ,由右图得: 50N N 5.010030sin A =⨯== F F N 350N 2310030cos B =⨯== F F 解法二:将重力在AO 、BO 的延长线上分解,用F 1、F 2替代F C 。
因为
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所以必有F 1与F A 平衡,F 2与F B
平衡。
由于F 1⊥F 2,所以
50N N 5.010030sin 1A =⨯=== C F F F
N 350N 2
310030cos 2B =⨯=== C F F F 上述两种解题的方法中,解法一适用于物体受到三个力平衡的问题,解法二对于三个以上力的平衡问题也适用。
对于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情形,将物体所受的力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解,这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合力分别为零。
答案:50N A =F ,N 350B =F
【基础训练】
1.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B .在不受重力的环境中,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 .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 .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 .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D .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 .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F
a
,关于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B .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 .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 .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10N 的拉力,g 取10m/s 2,求:
⑴ 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⑵ 物体运动3s 时速度的大小;
⑶ 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10m 时经历的时间。
6.静止在水平地面的小车质量为m =20kg ,在一个大小为F =8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移动9.0m 时,速度达到6m/s ,g 取10m/s 2,求: ⑴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⑵ 小车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7.如图所示,质量m =100kg 的重物,在大小F =1.25×103N 、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求: ⑴ 重物上升的加速度大小; ⑵ 重物运动2s 时速度大小; ⑶ 重物上升20m 经历的时间。
F
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知当t=1 s时,物体处于状态;t=5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3 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m/s2。
由以上的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确定,物体的质量为kg 。
9.马拉着车奔跑,马对车的拉力F和车对马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两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F′
B.F<F′
C.F=F′
D.无法确定
10.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11.如图,人静止站在测力计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2.如图所示,有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细绳水平牵引物体,弹簧测力计有示数,但物体没有移动。
⑴一共有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涉及物体?
⑵物体一共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 是哪几对?
13.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则() A.绳子对A的拉力小于A受的静摩擦力
B.A受的重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