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引领—自主—分享”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
tougao4@
38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数字化、彩色图像的数字化、影响图像大小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这样迭代的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与探索活动,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中探索新知。
2.创新课堂生态环境利用Microbit微电脑开发板做仿真实验,通过Binary Viewer二进制查看器查看图片的二进制编码以及文件头信息,体验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者的工作模式和思考方式,揭开计算机存储信息的神秘面纱,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信息情境,提供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
信息素养。
3.创新教学形式
采用微课教学、一体机实施翻转课堂。
在课前下发Microbit使用方法微视频,在进行探究二和探究三前下发画图和Photoshop 的使用方法微视频,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师生学习个性化,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本节课最令我欣慰的是,我挖了一个“坑”但是学生没有跳进去。
在探究三对比试验一的时候,以往有些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相同尺寸的图片有内容的图片肯定比空白的图片占用空间大,于是我在这里
设置一个认知冲突——实际情况与设想的不一样,进而进一步探究原因。
本节课学生没有跳进这个“坑”,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结果,但这恰恰说明,本节课学生对上一个环节图像数字化编码这一部分掌握得非常扎实,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的探索意识令我叹服,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非常专注于问题的一个一个解答。
虽然本节内容只是图像数字化的冰山一角,但是在Microbit、Binary Viewer等信息化工具的帮助下,学生摸清了图像数字化的脉络,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才是本节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引领—自主—分享”
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李想 山东省茌平县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教材更新周期不到五年,内容井喷式发展。
按部就班地将各种软件技术传授给学生,不出数年,技术已然淘汰,新的技术又一次刷新了教学目标。
回顾过去几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不断迭代,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追赶新技术的高速列车,沉淀下来的是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也是如此,
毕业后发现学习内容已经不能跟上潮流,在新的应用环境下,需要不断更新更换知识储备,离开信息技术课堂,只有依赖于自我学习提升。
因此,信息技术相比于其他学科更是一门激发自我学习潜能的学科。
我校信息技术教研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在自我学习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出一条不同的信息技术教育教
学路子,创造性地提出“引领—自主—分享”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本教学方法并不是以某一节课为单元进行,而是依据项目在多节课中进行,甚至以学期为一个周期。
另外,学生也并不是全员参与一个项目,而是依据个人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参加,多个项目多个分组同时进行,差异化对待。
信息技术课
tougao4@
39
AUG 2019 NO.15-16
● 教学方法的形成
2016年我校开始建设创客实验室,创客社团从无到有,师生对新的知识几乎在一个起跑线。
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新技术面前,学生的积极性远远高于教师,在个人喜欢的领域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超过教师。
经过观察与实验,对于这部分社团学生来说,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水平受限于教师的讲授而非自身的身心发展。
例如在编程方面,三到六年级十多个学生互相鼓励进步,在高端算法与数据结构方面远远超过预期,深度搜索、线段树、动态规划等这些教师不能掌握的内容在他们眼中异常有趣。
四年级成子谦同学还自主学习Java开发出了好玩的2D游戏;五年级李长健同学通过自学学会了用Android Studio 开发APP ;五年级孙朝阳同学自学Unity ,开发出3D射击游戏……
● 教学方法及其应用1.引领:真实情境带入,实用项目驱动
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依靠真实的内需力,虚拟的情境难以做到这一点。
我们采用的是根据学校及班级活动,用真实的项目来驱动学生学习。
例如,学校音乐会,班级中需要参加节目竞选的同学会将需要的曲目列出,由小组或者个人分任务下载与编辑,由多人制作,择优录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搜索引
擎、Audacity等多方面知识,教师负责激发兴趣,安排任务,依据兴趣分组进行。
根据学校IEA主题班队会,每班主题班级活动,进行文字整理、素材搜集、PPT课件制作、创意软件设计等,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某个小组共同公关的对象。
2.自主:多层面、多维度自主学习,坚持、合作、交流攻克难关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百度搜索、翻阅书籍开展学习,并推荐给他们各大学习视频网站,比如中国慕课网、网易云课堂,以及时下非常流行的哔哩哔哩网,同时鼓励他们在百度知道、专业贴吧论坛等平台交流学习。
学生逐个尝试之后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高效方法,根据小组分工自主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尝试百度解决,遇到不懂的外文,尝试使用有道翻译进行实时翻译……当遇到技术困难又不能即时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再坚持,困难持续越长,解决的时候成就感越强,学生通过更多的交流、讨论、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3.分享:新知建构,体验成功项目完成后,小组做分享汇报。
另外将遇到的技术难关进行讲解,依据费曼学习法,分享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自己遇到的难题,也给困在其中的其他小组提供了灵感。
在一个任务多个小组的情况下,完成的小组成员会分散到其他小
组,在征求其他小组意见后对其他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的做法将分层教学做到最大化。
例如,四年级谢玉璞同学在校级项目“艺术节3D创作”中表现突出,自学成为CINEMA4D高手,在同学们的支持下,单独在信息技术课上讲授了3节课的CINEMA4D 入门,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也使得全班同学热情高效地进入了3D设计的大门。
在分享中,同步完成“评价与反馈”。
该教学方法的评价,不以学生作品为目标,关注学生在团队中的实际表现,根据实际表现进行量化,着重看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困难的过程。
完成项目后,学生完成项目推进过程表及作品完成反馈表,及时让学生反思所走的弯路及低效率的环节,有助于自学能力的提升。
● 教学法的实际案例我校于2018年6月举行了第一届诗词大会。
依据这一校级活动,我们发掘了Scratch诗词背诵测试软件制作、3D抢答器设计、诗词大会开幕视频、诗词大会竞赛系统等项目。
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参加,由创客社团的各门类小达人作为甲方,提出项目要求和参数指标。
最后纳入决赛使用的有六年级二班郑天烁小组创作的诗词大会竞赛系统、六年级田赛琪小组设计的3D抢答器以及六年级六班刘志恒小组的开幕视频,并大获成
信息技术课
tougao4@
40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功,得到校领导的肯定。
●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1.搜集项目,激励激发兴趣广泛与各学科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策划,为学生谋求更多开发项目和舞台。
利用各级宣传与舆论,激励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联系学校各部门或班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作品得以展示与运用,并鼓励各位师生提供相关的创意与想法,实现自主学习、创新创造良性循环。
2.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特殊学生
对于喜欢动手、学习困难、交流困难等特殊孩子,根据其个性开拓
不同的项目。
例如,我们在学校STEM 教室中,给他们一份空间,让他们先从最简单的木工做起,逐步接触戈德堡机械、开源硬件,他们的项目是制作STEM教室的简单家装。
3.身教的作用
教师看似摆脱了传统的讲授,但是学生学习氛围的烘托和维护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学生们也经常进入低效率聊天甚至跑题等怪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但要在语言上予以提示纠正,还应和学生一起参与到项目的制作中,充当所有项目的公用因子。
每个项目教师都要参与并问询,不断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度与遇到的困难,
采用引导的方式及时应对。
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实验我们发现,教师的学习与对待工作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逐步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协调着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
我们应利用各种资源,从创建一个一流的信息技术环境着手,通过培养学生信息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实际项目驱动的优势,从而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