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反思(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反思第【1】篇〗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在学生评价众神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品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与此同时,本课教学能有意识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相结合,鼓励学生查阅古希腊神话资料,拓展阅读,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阅读积累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反思第【2】篇〗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决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热,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动人故事。
文本故事感人,人物形象丰满、逼真,但毕竟是古希腊文学作品,距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教学时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通过捕捉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借助一些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指导学
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进而体会人物形象,这是学好本课的关键。
另外,文本成功地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悟其品质,从而受到情感上的熏陶。
好的文章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建起来的,细节虽小,作用却众多,也很大。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通过一个又一个细节来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完善人的目的,这种教学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通过细节的品味来引领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是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
在教学中,我从对细节及其作用的阐释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段中的细节,去感知人的处境、品性。
在对细节的品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步深入,最终真正把握文本的内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反思第【3】篇〗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传说。
它表现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文章的语言平实易懂,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内容并非难事。
正因如此,品读、揣摩最能表现普罗米修斯勇敢和不屈的词句,就很自然地成了学习内容的重要选择——这是最触动读者的部分(课文的六、七自然段)。
抓住了品读、揣摩的重点,也就抓住了组织学习活动的一把金钥
匙。
为什么普罗米修斯会遭遇如此残酷的惩罚?为什么普罗米修斯宁愿承受永远没有尽头的痛苦也不向宙斯屈服?有没有另一个英雄站出来解救普罗米修斯……这些问题,正好指向了两个阅读训练要素的落实。
回答了三个问题,也就梳理清楚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感受到了。
这篇文章的学习活动,可以简单而清晰,这样几个板块足以:
板块一:读好众神名字,梳理众神关系。
在学生自读读熟的基础上组织这一学习活动,初步理清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块二:聚焦英雄受罚,感受人物形象。
品读、想象六、七自然段,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坚毅、勇敢、无畏。
鼓励追问,再次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照叙述顺序,绘声绘色地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板块三:拓展阅读链接,激发阅读兴趣。
一是感受不同民族神话对世界的不同解释——但都是神奇的;二是激发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的兴趣,探究不同民族神话的异同。
字词学习除了学生自主学习外,“悲惨、敬佩、违抗、狠心、凶恶、著名、愤愤不平”等词语在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过程中突出。
附六、七自然段解读(选自施燕红老师的解读):
体现线索脉络:“惩罚”是贯穿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线索脉络。
因为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所以众神领袖要给他以严厉的惩罚;因为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认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所以他拒绝宽恕,甘
愿接受惩罚;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因为看到普罗米修斯接受惩罚的痛苦而愤愤不平,所以救下了普罗米修斯。
彰显人物精神:“惩罚”也是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
有着深刻怜悯感的普罗米修斯,他绝不会用一己的幸福去换取众生的苦难,他接受惩罚的勇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不屈灵魂和高贵人格;气急败坏的宙斯使用残忍的手段惩罚普罗米修斯,其丑恶的嘴脸也暴露无遗;大力神的英勇相救则让我们体会到其好打抱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
聚焦“惩罚”一词,既能驾轻就熟地梳理文章的来龙去脉,又能够提纲挈领地捕捉人物的灵魂精神,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
两幅画面。
抓住“惩罚”这个关键词,在语言文字的寻觅对话中,课文中两幅悲壮的画面浮现眼前:
“锁”之悲:“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铁链锁住的仅仅是手和脚吗?更有那失去的宝贵的自由呀!在烈日炎炎、暴雨如注、大雪纷飞、电闪雷鸣的时刻,都被死死地锁在悬崖上,普罗米修斯忍受着怎样的痛苦呀?一个“锁”字,抒写着普罗米修斯那不屈服的英雄气魄,吟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牺牲精神。
“啄”之痛:“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晚上,肝脏又重新长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痛
苦没有尽头。
普罗米修斯遭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这其实是一种比肉体摧残更可怕的精神上的折磨。
一个“啄”字,镌刻着普罗米修斯光辉的形象,也铺就着对英雄为民造福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