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
计(教案)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系密切的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朋友。

他们带给我们快乐、帮助和支持。

现在,我给大家读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朗读《朋友》诗)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呢?请你们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好朋友的短文,表达你们之间的感情。

(学生开始写作)
第二课时
一、复上节课内容
教师: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谁来回顾一下?(学生回答)教师:那么,你们写的短文都写了些什么?可以来分享一下吗?(学生分享)
二、情感教育,促进交往
活动一:友谊树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朋友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重要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份感情更加深厚呢?现在,我给
大家展示一个友谊树,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激和爱。

(学生开始写作)
活动二:毛毛虫卡片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发一些毛毛虫卡片,你们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对朋友的祝福和感激之情,然后把它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感受到你的关爱和支持。

(学生开始写作)
活动三:果实卡片
教师:同学们,朋友之间不仅要互相支持,还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现在,我给大家发一些果实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个水果的图片和一个描述,你们可以选择一个卡片,然后根据描述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学生开始写作)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谈了好朋友的故事,了解了朋友之间的差异性,学会了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通过趣味活动,体验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身边的好朋友,共同成长。

教师说:“听了大家的介绍和看了你们的展示,我真切地
感受到有朋友真好!但是,这些朋友都一样吗?”
教师接着问道:“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朋友像
什么?对你有哪些帮助呢?”教师出示了一些图片,包括太阳、
伞、书、围巾、开心果、大海、星星等。

如果没有合适的,学生也可以自己想象。

学生们想象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说:“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朋友都像一首小诗,让我们
用心去品味不同的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教师播放音乐
《秋日的私语》,师生共同朗读下面的诗。

原文段落:有的朋友是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杯热茶;有的朋友是收获季节里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美酒;有的朋友是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手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有的朋友是春日来临时吹开心中冬日郁闷的那一缕春风;有的朋友是我们一生中快乐或忧伤时的希望与寄托。

有的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有的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有的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有的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

改写后段落:朋友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一首小诗。

有些朋友是在冬日欣赏飘零的雪花时捧着热茶的,有些是在秋季沉醉于私语中的美酒的,还有些是在夏日大雨中撑着雨伞走路的。

还有些朋友是在春天吹开心中的冬日郁闷的那一缕春风的,有些是我们一生中快乐或忧伤时的希望与寄托。

有些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大树,有些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扁舟,还有些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云梯,以及我们卧病时的问候。

教师说:“每个人的朋友,其性格、兴趣、爱好都是不一
样的,都有各自的特点。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第二课时中,教师进行了复导入,然后深化感悟,指导生活。

在第一个活动中,教师出示了情景图,让学生们交流朋友之间相处融洽的重要性。

教师问道:“再好的朋友也有看法
不同的时候,大家觉得谁的观点正确呢?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呢?”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到看法
不一样,观点不一致很正常,不能强求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

在第二个活动中,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安排春游行程,让学生们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教师说:“朋友之间难免会因为
观点、看法不同产生分歧。

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与同学好好沟通、平等对话,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在平时的交往中,你和朋友是否曾因为想法不同而发生争执?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分享你以往的争执和解决方法。

教师:是的,每个朋友都是独特的个体,虽然会有些小矛盾和争执,但只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平等沟通,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情。

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友谊树”(将“友谊树”
提前画在纸上,粘贴在黑板上)。

朋友之间需要互相真心付出,用心沟通,平等对话。

但是,朋友之间也会因为观点不同、看法不一而产生分歧,就像这棵友谊树一样,在风雨中也会损枝折叶。

当朋友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时,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树,让它茁壮成长;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

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请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

(先组织小组讨论,再在班内交流)让学生把损害友谊的行为和有利于解决矛盾的行为分别填写在果实卡片上,贴在友谊树上。

教师:看,毛毛虫正在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这些不利于友谊的行为我们统统拿掉。

(摘掉友谊树上的毛毛虫卡片)
教师:友谊树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朋友之间,重要的是理解和沟通。

只有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活动三:小小卡片传真情
教师:朋友给予了我们那么多的帮助,带来那么多的快乐,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什么?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话填写在友谊卡片上。

(学生制作卡片并赠送,采访收卡片的同学。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友谊,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
教师:让我们再次对我们的好朋友说出那句真诚的话语,师生齐读:“我们是好朋友!”
教师: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

这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苟同于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朋友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希望同学们能主动去结识更多的朋友,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说话要算数
教学目标:
1.逐步养成在生活中说到做到的好惯。

2.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诚信的故事,从中受到启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3.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故事体会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别人改正说话不算数的毛病,同时自我反省自己在说话方面存在的失信问题并改正。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失信的小故事。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

2.你们发现了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3.如果你是他的同学、老师、家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出示课题:说话要算数。

二、结合生活说说身边的“爱保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同伴或家人曾做过并没能做到的保证,谈谈但是自己的心情如何。

2.小组排代表交流小结:当我们在做保证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当我们答应了别人,就要尽力去做到。

三、探索传统文化中的守信与失信:
1.交流收集到的失信故事。

a.听“食言而肥”的故事。

b.看视频《西游记》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遇竜湿经书。

2.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失信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

3.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a.失信的害处有哪些?
b.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
c.失信于人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
总结:从古至今,失信于人害人害己,我们可千万不能做害人害己的傻事。

四、面对说话算数的人,我们的态度:
1.情景剧表演:张青和李媛是好朋友。

虽然李媛没能和张
青一起看话剧,但是张青觉得,李媛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a.你认为李媛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吗?为什么?
b.你的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2.夸夸这些守信的人。

a.出示守信的成语故事,请小朋友夸夸他们。

总结:上了这堂课,你觉得守信重要吗?说话不算数只会给我们带来害处,而守信却能带给我们尊重,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第二课时:
一、回顾“爱保证帮他改正”:
一)回顾“爱保证”的行为,了解他说话不算数的真正原因。

1.看图片,讨论爱保证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话?
2.面对诱惑你该怎么做呢?
3.如何才能不忘记自己的承诺?
二)故事交流会。

1.以小组为单位,自我分析自己说话不算数的经历:当时怎么想,怎么做?
2.小组排代表交流。

三)小结过渡,随机板书。

小结: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一旦对他人作出保证,就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二、对自己说话算数,制定合理计划表:
一)辩一辩。

1.听张明和徐强的故事。

2.讨论如何看待两人不同的观点。

二)情景剧:张勇的故事。

1.如果你是张勇,你怎样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

2.制作“整理房间时间表”。

三)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1.研究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并遵守它。

的行为都是欺负,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2)如果是言语上的欺负,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回应,比如说“请不要这样说话,我觉得很伤人”。

3)要保持自信,不要因为别人的话而失去自信和自尊。

二)片段二:
1、阅读角:小明是班里的学霸,但他总是被同学欺负,
比如抢他的文具、嘲笑他的穿着等等。

小明很难受,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一天,他向老师和家长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从那以后,小明变得更加自信,也学会了用合理的方式回应欺负。

2、小贴士:
1)要勇敢地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受欺负
的痛苦。

2)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回应欺负,比如说“请不要这样做,我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3)要保持自信,不要因为别人的话或行为而失去自信和
自尊。

三、欺负的危害
1、小组讨论:欺负会给被欺负者带来什么危害?
2、板书总结:欺负会影响被欺负者的心理健康,降低自
信和自尊,甚至导致抑郁等问题。

同时,欺负也是一种不良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氛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保护自
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同时,要认识到欺负的危害性,保持良好的行为惯,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学重点:购物的技巧和良好的购物惯;
教学难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知识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话题: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被商家欺诈的情况?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2.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二、讲授
1.购物的技巧:
1)比较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2)注意商品的质量和保修期限;
3)注意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
4)注意商品的包装和标签,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5)注意商家的售后服务和退换货政策。

2.良好的购物惯:
1)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
2)遵守市场规则,不进行投机炒作;
3)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商家欺诈;
4)文明消费,不浪费资源。

三、案例分析
1.请学生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
小明在商场购买了一件衣服,回家后发现衣服有瑕疵,商家不愿意退货。

请问小明该怎么办?
2.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1)你在购物时遇到过哪些问题?
2)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3)你有哪些好的购物经验和建议?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角色扮演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以下情境:
小明在超市购买了一瓶饮料,回家后发现饮料已过期,商家不愿意退货。

2.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表演,并进行点评。

六、知识窗
1.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2.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七、总结
1.总结购物的技巧和良好的购物惯。

2.强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聪明的消费者。

板书设计:
做聪明的消费者
4.买东西的学问
购物技巧
比较价格
注意质量和保修期限
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
注意包装和标签
注意售后服务和退换货政策
良好的购物惯
理性消费
遵守市场规则
保护合法权益
文明消费
知识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购物的技巧和良好的购物惯,并且了解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看例子:请看下面这则新闻,你认为这位消费者的做法正确吗?
2.辨一辨:在购物中,哪些情况下需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出主意: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4.学知识: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设计理念】通过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购物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购物惯
教学难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研究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

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购物的学问。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学会看包装
1.看一看,辨一辨
请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圆满完成购物任务。

比较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通过模拟生活情景,引起学生购物兴趣,在购物中获得知识。

2.观察记录,找出共同点
在食品、衣服、文具、家电产品、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他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

比较一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仔细阅读并完成观察记录表。

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从中获得知识。

活动二:避免购物小麻烦
1.读一读,析一析,学一学
阅读常见购物中的陷阱,分析可能出现的麻烦和纠纷。

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和纠纷,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研究“小
贴士”。

让学生交流,分享网购的经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购物讲文明
1.看一看,说一说
文文觉得下面买东西的惯很不好。

这些行为你遇到过吗?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2.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
读案例,辩论观点和做法,写出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让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课堂研究的积极性。

活动四:维权意识不能少
1.看例子,辨一辨,出主意,学知识
通过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让学生辨别购物中需要维护自己权益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1.读例子:采购终于结束了,文文看上去有些不开心。


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辨别主意的可行性:同学们提出的主意是否可行?
3.出主意: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4.研究知识:研究第35页的小贴士。

通过实例研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让学生明白一个购物知识:我们应该具备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总结购物心得:将购物心得写下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1.买东西的学问:学会看包装,避免购物小麻烦,讲究文
明购物,维权意识不能少。

2.合理消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启发式、自主研究法和讨论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辨明自己的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学会合理消费,并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是学会合理消费,教学难点是辨明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制作课件并收集案例资料,而学生则应该在课前查找与消费相关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本课程应该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老师与学生进行谈话。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购物过吧,你们想要的东西有哪些?你希望父母能够满足哪些需求?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你们的这些需求都被满足了吗?为什么有些需求不能被满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2.板书课题:合理消费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一)设计心愿卡。

1.设计:你特别想让父母给你买的东西有哪些?心愿卡上应该写上你想要的东西和理由。

2.请猜想一下,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需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想一想,猜一猜。

1.读一读:案例P37.
2.想一想:你觉得他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
三)演一演,改一改:
1.演一演P37的情景剧。

2.想一想:剧中这些同学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回答他们?
3.改一改:再看看你的心愿卡,你觉得你的理由充足吗?有没有想改动的地方?①我仍然坚持的心愿……②我想要改动的部分……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父母不答应的原因。

四)想一想,写一写,学一学。

1.想一想,写一写: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不合理的?为什么?
合理的要求:①生活必需品;②……
不合理的要求:①价格过于昂贵;②……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如何合理消费,避免过度消费等。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学会合理消费
一)比一比写一写,讲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和讨论,比较计划的消费和过度的消费的不同结果,以及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好处和坏处。

然后,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或者分享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强化学生的认知。

二)阅读体会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P41的“阅读角”,然后谈论自己对“有奢入俭难”的体会,以及如何养成合理消费的惯,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三)合理安排
1.列计划
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午餐计划表,包括食品的价格和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计划表,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2.说一说
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安排的理由,以及想要准备的食品。

3.交流分享
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午餐计划表,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4.提建议
学生可以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互相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比较合理,并说说理由,也可以请同学给自己提出改进建议。

四)阅读感悟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P43的“阅读角”,然后让学生谈论自己赞成谁的观点,以及自己的理由。

三、课堂总结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应该如何避免浪费,进行合理消费。

板书设计
合理消费
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合理消费,如何避免浪费。

教师注重启发式、自主研究法、讨论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为的危害是……④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设计理念】通过小调查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浪费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你们调查的浪费现象有哪些?有没有想到解决方法?
2.交流发言: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法。

四)总结归纳。

1.讲师总结: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浪费现象无处不在,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积极采取措施,拒绝浪费,珍惜资源。

2.学生总结:珍惜食物,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发言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浪费现象的认识,并总结出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2.改写每段话。

设计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浪费。

三)分析错误原因。

请思考以下说法的错误之处:
①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

②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身边有浪费行为的人很多。

③。

四)找一找,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1.找一找: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
意味深长。

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

③。

2.请你从水、电、气、衣物、玩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
传达给大家。

设计理念】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到很多浪费行为是由错误的想法导致的,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理念和好惯。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餐桌上的浪费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