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道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向“谁”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向“谁”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向“谁”学》是人教版《道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主题下设的第二个活动主题。
品社学科是一门新课程,它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需切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本课教材呈现的具体内容是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从而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和所处的地域特点都有了很大转变。
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本节课的学习主要以体验和直观形象感知的学习活动为主。
为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式。
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力图通过一系列活动,培育学生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道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增进儿童良好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强调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所以,在组织本课教学时,主如果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从而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演出中体验和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2.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3.知道在学习中探讨学习方式,感受学习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重点难点]
1.知道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式。
2.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3.培育学生愿意学习他人的好经验。
[活动进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情感
一、学刘谦变手指魔术
师:老师适才所做的手指魔术想学吗?(想)
师:向“谁”学?刘谦可能吗?(不可能,向老师学。
)
2.学生认真跟老师学习手指魔术。
3.那么在课外你都学了什么?都是向“谁”学?
(板书课题:向“谁”学)
【设计用意: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既有目标,又有情趣,紧扣主题。
】
二、活动体验,达到目标
(一)解题明理,经验交流
1.大家看,老师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有引号)你懂吗?
2.解课题“谁”(生踊跃发言)
3.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课外你都学到了些什么?都是向“谁”学的?
4.同窗们都在课外学到了很多知识,除向他人学之外,还有很多途径让咱们学到知识。
你能说说吗?
生:(各抒己见)
【设计用意:用学生的切身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书本还原于生活,学生很乐意将原有经验进行交流】
(二)范例比较,由静到动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P31-P32),
师:请同窗们对照一下,书中的小朋友学知识懂道理的方式是不是和咱们一样。
生:(认真看书,说出不同的地方。
)
2.多媒体出示音乐及案例:下雪了,同窗们高兴地在玩雪花,玩啊!玩啊!很多小朋友都滚到了雪地里。
一名小女孩想:地下为何这么滑?后来他们发现了什么?(生认真看图)
师:图中的小女孩算不算生活中的有心人?(算,她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设计用意:借助文本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使文本与课堂活动相结合,使案例由静到动,学生取得感官教学。
】
(三)小组讨论,明白道理
1.说说他们的这些本领是向“谁”学的?从什么途径去学习?
2.学生小组交流,明确可以向书本、媒体学,可以向他人学,还可以自己动手观察,向生活学……
3. 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4.齐声朗诵课文P31方框的内容。
【设计用意:小组学习讨论,明白道理。
让学生知道知识不时学、处处学及向他人学、亲人学,这样才能丰硕知识,知道道理。
】
(四)动手体验,向他人学
1.播放歌曲《飞得更高》,让学生学做纸飞机。
(1)分小组,每人叠一只纸飞机。
(2)请做得好的同窗教教其他同窗,大家也可以彼此学习,再叠一只纸飞机看看有什么进步。
2. 举行“飞机展览会”。
(1)各组找出组内叠得最好的一只纸飞机向大家展示。
并说出设计的独特的地方。
(飞天、嫦娥奔月……)
(多媒体展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图片,并表示要向科学家学习。
)(2)各组进行比赛
师:飞机放飞,“1号、2号、3号”起飞,飞机着陆后捡回来。
(3)采访优胜者
师:你的飞机飞得较远又有特点,是向“谁”学的?
生:(介绍)
3.我也参加讨论
(1)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仿照图片,分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向“谁”学会了什么?
(2)班内一路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咱们主要的学习途径。
(3)齐声朗诵P32方框的内容。
【设计用意:动手体验,向他人学。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举行“飞机展览会”,不在于评价学生飞机飞得远,飞得好,而在于学生体验了、参与了。
准确把握课程的要求,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延伸到生活处处可学习。
】
(五)实践查验,学习活动
1.跟我学快板
多媒体出示:快板《学问在哪》
学问在眼睛,你要看一看。
学问在嘴巴,你要问一问。
学问在耳朵,你要听一听。
学问在大脑,你要想一想。
学问在手脚,你要动一动。
古今中外,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天上地下。
处处留意,处处有学问。
处处留意,处处有学问。
(1)生:多种形式读(齐读,女生读,边鼓掌、边快节拍读……)
(2)学生跟老师学
(3)你知道老师向“谁”学?
2.师生互动
师:听说永定的土楼很出名。
此刻我就是游客,在去之前,我要先了解土楼,那我要向“谁”学?
多媒体出示问题:
(1)哪些地方的土楼有特色?离永定县城有多少千米?
(2)要不要门票?
(3)里面的东西贵不贵,要不要自己带饮料、干粮等?
(4)怎么去?搭车去要多少钱?到哪里搭车?
(5)土楼有哪些景点?有什么好玩的项目?
(6)到土楼玩,要注意什么?要带哪些备用的东西呢?
生:踊跃性高涨,纷纷向我指点迷津。
3.总结:谁是老师,咱们就向“谁”学。
(多媒体出示这句话)
【设计用意:用实践查验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否达到。
实际上是老师向学生学,这样的互动升华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谁有本领,谁就是咱们的老师,咱们就向“谁”学。
】
(六)深化导行,道德内化
1.多媒体出示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设计用意:抓住道德的养成教育,增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
三、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让咱们知道了什么?(板书:留意观察长于思考学到很多东西)
四、布置作业
课后,全班同窗应多做学习的有心人,留意观察,学会更多的东西。
[板书设计]
向“谁”学
他人留意观察
向书本媒体学学到很多东西生活长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