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海拉明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168例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海拉明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168例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苯海拉明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眩晕的疗效。

方法:急诊眩晕症患者168例,给予苯海拉明肌肉注射,联合倍他司汀静滴等药物治疗。

结果:一次性有效率905%。

结论:苯海拉明联合盐酸倍他司订治疗眩晕症是急诊处理的比较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苯海拉明倍他司汀眩晕
资料与方法
2005~2009年收治眩晕症患者168例,均行头颅CT、心电图、血常规、快速血糖检测,颈部X线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梗死(视起病时CT结果为阴性者)、脑实质占位性病变。

男62例,女106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0例,高脂血症13例,糖
尿病51例。

年龄32~78岁,平均49±62岁。

眩晕特点:视物旋转120例,眼前晃
动31例,视物不清19例,复视6例,头晕,头痛28例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耳鸣、四肢乏力等。

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

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肌注本海拉明20mg后,给予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完全溶解,缓慢静脉滴注,用药结束时(即6小时后)立即记录疗效。

对照组肌注本海拉明20mm后,静滴维生素C、维生素B6等药物,以同样的方式静滴,结束时记录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①有效:變换头位时无视物旋转或晃动,伴随症状消失;②好转:静止时无视物旋转或晃动,但变换头位时可诱发且存在部分伴随症状;③无效:眩晕无改善。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讨论
本海拉明是抗组胺H1受体阻断剂,其缓解眩晕的疗效与以下药理作用
有关[1]:①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减轻局部水肿;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镇静抑制作用,可减轻患者发病时的焦虑﹑恐惧感,由于其药理上的镇静作用,从而抑制前庭反应,达到抗眩晕的目的;③本海拉明的中枢抗胆碱
作用对脑血管有解痉作用,可提高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且有止吐作用。

盐酸倍他司汀化学名称为N-甲基-2吡烷乙胺二盐酸盐,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组胺H1受体弱激动剂,H2受体的强拮抗剂,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
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有明显的扩张作用。

改善微循环,增加耳蜗和前庭的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眩晕﹑耳鸣及耳闭感,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消除细淋巴内水肿。

而盐酸倍他司汀可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改善内听动脉供血,缓解眩晕耳鸣症状,能对抗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动脉压并有抑制血浆凝固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延长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动物实验证明静注倍他司汀可扩张血管,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54%。

还有研究表明它对内耳、迷路、前庭微循环系统包括毛细血管、小动脉、血管纹、螺旋韧带中的毛细血管、小动-静脉连拱产生舒张作用,而且大鼠实验显示倍他司汀在不引起系统效应的低剂量下,就可以引起迷路血流量(CBF)的增加[2]。

本海拉明的镇静、止吐、缓解脑血管痉挛作用,协同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的扩张作用,改善微循环,增加耳蜗及前庭的血流量,治疗眩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较单一应用苯海拉明或单一运用盐酸倍他司汀的疗效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吴闵,张莉,周莉,等.苯海拉明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疗效.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8(4):766-767.
2 LaurikainenEA,MillerJM,Quirk WS,et al.Betahistine-induced Vascular effects in the rat cochlea.Am J Otol,1993,14(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