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分析陈威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分析陈威任
发布时间:2023-05-11T09:22:33.951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年5期作者:陈威任[导读] 当前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10kV配电网研发和应用速度加快,建设的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而10kV配电网作为高压电网和用户之间的供电组成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每条10kV主干线上会存在着较多的分支线路,而每条分支线路也有可能再进行分支或者挂接比较多的配电变压器,这些系统的运行效果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于电网供电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
必须要重视各个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本文重点分析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加强故障的设定和管理,及时消除各种存在的问题,提高运行的效果和质量,满足当前系统工作的需要。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541002摘要:当前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10kV配电网研发和应用速度加快,建设的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而10kV配电网作为高压电网和用户之间的供电组成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每条10kV主干线上会存在着较多的分支线路,而每条分支线路也有可能再进行分支或者挂接比较多的配电变压器,这些系统的运行效果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于电网供电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各个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本文重点分析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加强故障的设定和管理,及时消除各种存在的问题,提高运行的效果和质量,满足当前系统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分析
引言
配电网直接和电力用户连接起来,只要是该网络系统发生故障问题,就会使得电力用户无法正常的用电,也会引发严重的系统故障问题,导致巨大的损失和影响。
由于配电网络系统有着较高的复杂性,也是特殊性的工程设施,内部组成比较多,存在较多的交叉线路,影响总体的工作效果。
绝大部分的配电线路都设置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在野外空间,草木比较多,常年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和影响。
只要是配电线路存在故障问题,就要进行定位排查和处理,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传感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广泛的应用,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加强故障点位的分析和研究,了解目前故障点位存在的特征,并且加强故障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运行故障问题,采取必要的解决和应对措施,切实提升故障处理的总体水平。
只要是发生故障问题,就可以利用终端数据ID号进行故障快速定位,给解决故障问题提供基础条件[1]。
1 10kV配网线路的故障分析
在配电网投入使用之后,主要的问题就是短路或者电流,进而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问题,引发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目前我国在应用中,配电网中6kV、10kV的配电线路数量比较多,容易引发严重的事故问题。
在10kV线路中心点不接地的情况下,线路虽然不会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但是会在不断积累之下变得更加严重,进而引发严重的事故和灾害的问题。
在10kV配电网的线路存在短路的问题,主要包含对地短路以及相间短路的形式,还有过电流故障、回路开路故障等。
这些故障一旦发生后,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定位以及维修的难度也会升高。
因此,加强故障分析和研究,发挥出定位系统的优势,对于电路的维修产生积极的作用[2]。
2 短路故障定位方式分析
在电力网络系统方式短路故障之后,系统电流会突然增大,电压也会快速的降低,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损坏和问题。
短路接地故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比如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等,短路的特征非常的明显,故障定位的方式也比较简单。
第一,故障区段定位法。
在短路故障问题出现之后,系统的电流会非常大,所以检测更加的容易,一般都会应用“过电流法”的方式进行架空线路的故障定位检测,和过流保护是相同的。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馈线终端安装以及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
比如在应用手拉手环网馈线自动化的系统,在出现故障的问题后,各项检测的电流都会传输到系统控制主站内部,进行系统故障信息的分析,确定故障区段[3]。
变电所保护动作跳开故障线路之后,遥控分段开关进行系统故障的隔离,使得没有故障的位置能够隔离出去,达到正常使用的效果,确定故障部位和问题。
过电流法的系统组成比较简单,判断也非常的明显,具备非常高的灵敏度,所以是目前10kV的配电网络比较常见的故障诊断与定位的方法,应用效果非常的明显。
第二,故障测距法。
针对于郊区、乡镇等地带的配电网部分来说,供电系统的安装距离较长,目前主要是通过测距方法进行定位,可以快速提升检测的精度,还能减轻线路运行的负担。
第三,阻抗法。
该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利用故障分析检测的方式掌握电压和电流数据信息,获取回路阻抗的信息,故障回路阻抗和故障距离存在反比的关系,所以能够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该检测的方法比较简单,投资成本也比较少,但是配网系统的内部组成比较复杂,分支线路、混合线路都比较多,且系统运行的负荷较大,所以阻抗法不能直接测量故障位置的距离,还要联合其他方法进行,以达到故障快速确定的效果。
第四,电流对比法。
为了能够消除阻抗法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弊端和缺陷,很多国家开始做出改进和调整,通过集中计算负荷电流的方法确定具体的故障点位置。
这一方法有着非常高的自动化水平,联合应用先进技术,快速判定故障电流以及各个点位的数据信息,及时发现故障发生的位置[4]。
第五,接地故障定位法。
在10kV配电网络投入使用后,接地故障的发生率较高,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分析,掌握各项故障信息,才能更好的提高检测的效果和质量。
经过对该方法的应用分析发现,线路电容充放电所引起的暂态信号增大,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
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的问题,可以应用该方法定位和分析。
3 故障区段定位方法的应用
一是“S”注入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进行故障暂时的“闲置”进行接地电压以及互感器型号的分析,掌握特殊信号的电流数据,从而可以进行故障的分析和定位。
在具体的应用环节,对于各个节点部分进行分支信号的分析,总结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应用手持探测仪沿线展开检测,即可掌握相应的故障点位信息[5-6]。
二是零序电流法。
该方法是进行零序电流的幅值以及相位特征分析,掌握数据后即可确定故障位置信息。
针对谐振的接地系统,因为消弧线圈存在的影响,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变化的特点并不明确,幅值和相位的判定存在失效的情况,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流的分解,检测确定具体的故障点位零序电流增量的变化,掌握各项数据信息。
同时在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应用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该技术操作的方式,怎么提升诊断效率。
三是中电阻法。
该方法是实现稳态零序电流方式改进的措施,运行效果得到提升,因为谐振接地系统稳态故障电流并不能直接进行故障的检测,所以还需要在中性点投入电阻的方式掌握零序电流数据信息,然后利用对比的方法快速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
这种方法应用在谐振接地系统的应用价值较高,消除稳态法灵敏度较低的缺陷,但是应该针对于中性点接地方面做出改进,成本较高是影响因素。
四是行波法。
按照行波理论,在电力线路内存在任何扰动,电气量都是通过行波的方式传播,所以通过测量暂态行波信号可以确定故障距离。
五是参数辨识法。
该方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系统运行结构之下,建设高效的数学分析模型,利用线路首端检测电气量的方法获得模型内各个元件的参数方法,分析零序电流、电压信号等计算电容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具体的故障线路,达到定位的效果。
4 结语
在电力系统内,配电网是直接和电力用户连接的基础设施,停电事故中95%都是配电网事故所引发的,所以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及时掌握故障发生的位置,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消除故障问题。
未来还要重视定位技术的研究,结合现场的需要做出改建,确定最佳的定位方案,让检修和维护工作顺利的实施,提高10kV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贾贞,张维,王焕文.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广东电力,2013,26(02):69-72.
[2]丁志钢.10kV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与隔离的分析[J].广东科技,2011,20(22):124-125.
[3]陈友瑜.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74.
[4]陈建良.10kV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48-49.
[5]贾贞,张维,王焕文.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广东电力,2013,26(02):69-72.
[6]张宏亮. 基于信号注入的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