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 课时分层作业4 劝学(节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9 课时分层作业4 劝学(节选)
课时分层作业(四)劝学(节选)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槁暴.(pù)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埃.土(āi)
C.镂.金(lóu) 驽.马(nú)
生.非异(xìnɡ) 洞穴.(xué)
D.跂.而望(qǐ)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ɡ)
B[A项,“楫”应读jí;C项,“镂”应读作lòu ;D项,“锲”应读qiè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A项,“知”同“智”;B项,“生”同“性”,D项,“暴”同“曝”。

]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导学号:51532033】A.登高.而招B.非能水.也
C.上食.埃土D.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A[A项为形容词用作名词,B、C、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
4.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1532034】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5)荀子在《劝学(节选)》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在《劝学(节选)》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曾有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他们都表达了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荀子在《劝学(节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和“金”为例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8)荀子在《劝学(节选)》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论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即使再难的事也可以做到。

(9)在《劝学(节选)》中,作者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10)在《劝学(节选)》中,荀子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荀子在《劝学(节选)》中,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所以木材按墨绳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
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向上能吃泥土,向下能饮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

7.将下面的句子填写在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连贯。

(只写序号) 政治上,荀子主张礼治法治并用。

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________,________。

这本身仍是唯心主义的。

但荀子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________,________。

①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
②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
③一方面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
④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⑤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积善成德”
⑥“其善者伪也”即经过后天改造才变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③②两句说明荀子的政治思想,根据“一方面”“同时”可判断③句在前,②句在后;①⑥两句说明荀子对人性的看法,由“恶”变“善”,故先排①句后排⑥句;⑤④两句说明荀子对学习的看法,只有“努力学习”“积善成德”,方能成为有知识有修养之人,故先排⑤句后排④句。

【答案】③②①⑥⑤④
8.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续写一段话,立意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谦虚的人就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句子,不但要注意内容上的呼应,还要注意形式上的对应。

【答案】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导学号:5153203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①。

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②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唠叨。

②滫:臭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乎动静形:体现
B.端而言,蝡.而动蝡:微动
C.其渐.之滫渐:渐渐
D.游必就.士就:接近
C[渐:浸,浸泡。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C.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D.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然后根据
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逐步排除错误选项。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是对偶句,后面一般断开,“其质/非不美也”是一个判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居必择乡”和“游必就士”构成对偶,所以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 11.对“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D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2)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直。

【参考译文】
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体现在行动举止上。

轻声地说话,微微地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

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中说出来。

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

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别人叫作急躁,问一个问题却答两个叫作唠叨。

急躁,是不正确的;唠叨,是不正确的;君子应如钟的回响,问什么答什么。

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长直;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和黑土一块
儿变黑了。

兰槐芳香的根叫白芷,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普通人都会避之不及。

不是它本身不香,而是浸泡它的东西使它臭了。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接近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不亲临深险的山涧,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没有听到古代先贤的遗训,就不会知道学问有多博大。

干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人,最初降生时他们的啼哭声都是相同的,而长大以后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受教育不同使他们这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