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3节第2课时测量机械效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机械效率第 2
课时丈量机械效率
知识与技术
1.经过实验认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知道提升机械效率
的方法。

2.理解提升机械效率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经过研究实验,培育学生拟订简单的科学研究计划和实行实验方案的能力。

2.从生活实质出发,培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拥实用机械效率来谈论机械的意识。

2.在实验中进行充足的交流与合作,培育学生慎重务实、脚踏实地、尊敬实验结果的
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课重、难点
1.在实例中实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要素的理解。

2.解析得出提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具准备
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m 的细绳、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等。

一、问题引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老师提出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必定的吗?机械效率与哪些要素有关?如何才
能提升滑轮的机械效率?
让学生们思虑、谈论,提出各自的猜想。

此刻经过实验来考据一下同学们的猜想能否正确。

二、新课教课
研究点:丈量机械效率
1.如何丈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用
W
× 100%=Gh× 100%
(1)实验原理:η=W总Fs
(2)器械: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m 的细绳。

(3)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丈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 并填入表格。

②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地址。

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高升,读出拉力 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
度 h 和弹簧测力计挪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实用功 W 实用、总功 W 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实验W 实用
F(N)s(m)W 总 (J)ηG(N)h(m)
次数(J)
1
2
3
4
(4)结论:
①动滑轮重必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②物重必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谈论:如何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生谈论后得出:提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地增添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少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2.如何丈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猜想:①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②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实验器械:
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

(3)实验步骤:①丈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挪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
④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分别铺上棉布、毛巾,重复步骤②。

注意事项: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③及时记录数据。

(4)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结论: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的倾斜程度同样斜面越圆滑,机
械效率越高。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Gh。

W总Fs
三、板书设计
第 3节机械效率第 2
课时丈量机械效率
本节主要表达实用功、额外功、总功与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初学“机械效率”,常
常对这些看法陌生难懂,思想不通、前后矛盾,甚至解析实质问题中把实用功、额外功、总
功弄混淆。

想要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含义以及计算机械效率,就一定使学生分清楚哪部分功是实用功,哪部分功是额外功,也许哪个力做的功是实用功,哪个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哪个力做的功是总功。

机械做功以及机械效率与实质生活联系比较亲近,从学生熟习的实例出发,本节课教课方案应当侧重更多地和生活实质相联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

教课方案注意表现物理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质、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