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388472_雨课堂在民汉合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期
2023 年 4 月
无线互联科技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No 8
April,2023
雨课堂在民汉合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花元涛,郝玉梅,翟亚杰,高贤强 ∗
( 塔里木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计算机思
础不一的学生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且大多数平台
均支持学情数据的统计,为进一步实现教学数字化管
理及过程性考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8] 。
2 民汉合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现状
该门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是高校学
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第一门课程,对将来专业课程的
学习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长期的一线教学过程
经一学期在我校 2022 级相关专业初步实施基于雨课
堂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通过实验班( 采用雨
课堂混合式授课) 与对照班级( 采用传统授课) 学生
成绩对比及学生学习反馈研究分析,学生成绩分布如
表 1 所示,实验班 80 分以上学生占比明显高于对照
班,挂科率也得到了显著降低,学习自主性、动手实践
作者简介:花元涛(1988— ) ,男,河南商丘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农业信息化,计算机
应用技术。
∗通信作者:高贤强(1978— ) ,男,山东菏泽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与计算机应用。
— 114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8期
2023 年 4 月
No 8
April,2023
无线互联科技·技术应用
术发展趋势、培养时代新人,高等教育也应紧跟时代
发展需求,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懈努力。 因此,大学计
算机基础现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 四新” 建设背
景下创新教学的需求 [5-6] 。
基金项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2022 年度一般专题类项
目;项目名称: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在新疆南部民汉合班授课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 大学计算机基
础》 为 例; 项 目 编 号: NO. 2022 - AFCEC - 498。 塔 里 木 大 学 “ 课 程 思 政” 示 范 课 程 项 目; 项 目 编 号: NO.
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做出多元性、科学性、综
合性评价,进而提升教学效果,降低挂科率,课程团队
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
式。 该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促学
3 个阶段,对不同的阶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增加
知识的高阶性、创新型和挑战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课
堂参与度和学习深度。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
综上分析可知,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
当下教学需求,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究本地特
色的教学模式将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结合塔里木大
学计算机基础授课情况、课程特点、民汉合班学生实
际情况以及课程的人才培养需求,为突出“ 参与式学
习” ,强调学生的主动角色,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参
与度,精准掌握学生过程性学习情况,并能对学生学
实验等,并结合分组讨论、学生答辩等教学形式,从而
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实现课堂的翻转,以互动
研讨的方法引导学生吸收知识,并在思考寻找答案的
过程中,将知识点串联,以锻炼学生类比、推理等逻辑
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还可利用雨课堂平台方便
快捷地进行签到考勤。
础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及实施分别如图 2、图 3 所示。
— 115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8期
2023 年 4 月
无线互联科技·技术应用
图 2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图 3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学生评价方式只取决于期中、期末考试,缺少过程性
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警示,影
响了该课程的深度开展;(5) 根据不同的专业教学内
容针对性不强,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本门课程对
将来自身专业发展并没有实质性作用的错觉,从而极
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此,须对
当下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探寻一条适宜区域性高
1 2 “ 教育信息化” 背景助推教学变革
为贯彻《 教育信息化 2 0 行动计划》 及深入实施
信息教育“ 十四五” 规划成果 [7]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
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行“ 互联网 + 教育”
这种新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背景
实时做出解答。 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
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有效地增加生生、师生互动。
4 2 课中研学阶段
课中,教师可以事先通过学生平台的作答、讨论
维等。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毋
庸置疑,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加之塔里木大学招生模式———民汉合班,统
一采用普通话及同一教材进行授课,班级学生存在计算机基础不一及语言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显然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 在此背景下,如何教好该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是当
4 1 课前导学阶段
课前,教师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根据不同专业优
化课程资源,例如雨课堂课件、章节测试题、录制的教
学视屏、搜集的经典慕课视频、分层递进式实验、挖掘
的课程思政案例、计算机等级考试易考知识点等,并
将这些资源传送到雨课堂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开展
课前线上预习、习题作答、讨论,提出学习问题,教师
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需顺应时代发展采取符合当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基于此,
文章以塔里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该课程目前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在民汉合班的课程教学
过程中,借助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力图实现民汉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进而提高
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
点,以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搜集处理信息
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为将来应用
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相关实际问题
及终生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 塔里木大学位
于多民族地区的新疆南部,为了深入落实中央新疆工
作座谈会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
民汉学生融合与和睦,提高民族学生教学质量,实现
各民族学生之间共同发展,进一步推动新疆高校“ 民
汉一体化” 教学改革 [2-4] ,近年来,该课程的授课模式
已从曾经的民班、汉班分开教学,逐渐转变为民汉合
班的招生模式,即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统一排班,按
照相同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大纲
以及考核标准等进行培养。 随着授课的不断进行,课
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
校的发展之路,以期为提高民汉合班授课环境下相关
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3 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总体思路
首先,根据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在民汉合班授课
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当前研究背景,确定拟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方向;再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数据中
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学习及梳理,明确研究方法,对基
于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
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班、 对照班的课堂观察、 学生评
价、问卷调查、访谈等收集相关数据,根据收集的数据
分析教学方案实施效果;最后,进行教学反思,逐步完
善教学模 式 设 计,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研 究 思 路 如 图 1
所示。
图 1 总体设计思路
4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实践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民汉合班;雨课堂;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包括两部分课程内容:理论和实
验,作为塔里木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十余个学院6 000
多名大一学生的一门集理论、操作、实践于一体的公
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或第
二学期,具有基础性、 系统性、 先进性和实用性等特
上成绩(25%) 包括雨课堂资源学习(10%) 、雨课堂作
业完成情况 ( 5%) 、课后总结情况 ( 10%) ; 线下成绩
(25%) 包括小组讨论(10%) 、随堂互动(5%) 、汇报答
辩(5%)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5%) 。 目前,考核方式
还在不断优化。 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性评价标准不仅
可以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提升了学生学习
在线考试、课堂互动、答疑解惑以及课堂考勤、学习情
况统计等,还便于建立持续的动态的教学反馈机制,
做到考核过程全程化、组织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多
元化。 借助该平台的优势,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
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将该课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划分
为过程性考核(50%) 和上机操作考核(50%) 两部分。
其中,过程性考核又划分为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线
抽查的方式,旷课、迟到、早退、不认真听课现象慢慢
凸显,民族学生因为有较大部分汉语水平、学习基础、
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得不到应有的约束,此种不良现
象更为突出;( 3) 教学课时的改革,该门课程由曾经
的 48 学时锐减到 32 学时,但课程知识点多,加之传
统课堂缺互动、少探究,要想使得教师在有限的学时
内保证教学的质量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传统的
的内生动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 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不仅
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精准教学,实行教学闭环全程管
理、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构建跨时空精准教学模式,
把原生班级模式从线下“ 搬” 到线上,还可通过信息
化平台实现教师教学活动的网络化,教师可以在线考
试、课堂互动、答疑解惑、课堂考勤、统计与反馈等。
中,教学团队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1) 传统的授课方
式多采用普通话及汉语板书的形式进行口述讲授,课
前和课后融入的信息化因素较少,教师的参与度较
低,使得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流逝;( 2) 学校近几年
大量扩招,加之教师招聘困难,师生比严重不足,甚至
授课班级学生已超过 120 余人,使得教师对每个学生
的关注程度大大降低,课前点名签到也只能采用随机
下,信息化 教 学 平 台 ( 雨 课 堂、 智 慧 树、 超 星 学 习 通
等) 应运而生。 通过深度服务持续助力教育教学改
革,打造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台,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专业培养需
求借助平台的丰富教学资源有所侧重地想学就学,进
而打通了课堂内外的教学隔阂,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
生学习需求,对民汉合班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
TDKCSZ22123。 塔里木大学一流课程项目;项目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项目编号:NO.TDYLKC202230。 塔
里木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项;项目名称:信息类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设机制研究;项目编号:NO.
TDGJSZ2101。 项目名称:“ 十四五” 塔里木大学新工科专业建设战略研究;项目编号:TDGJZD2001。
4 3 课后促学阶段
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章节知识掌握情况布置相
应的作业、习题、复习资料等传至雨课堂,通过该平台
实时跟踪,进行督学、促学,适当开展前沿讲座,并依
据学情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总结,进一步实
现对学生分析、创造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4 4 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
雨课堂平台不仅可实现教师教学活动的网络化、
了“ 四新” 的内涵,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建设。 其中 “ 四新” 建设,开端于 2017 年达成的“ 复
旦共识” ,随后又陆续涌现了“ 北京指南” “ 天大行动”
等,紧接着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又相继出现。
至此,全国高校开启了“ 四新” 建设全面探索的新篇
章。 为加快我国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顺应计算机技
教学效果,如果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势
必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1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的
必要性
1 1 “ 四新” 建设加速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部于 2018 年颁发了《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
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的文
件,决定实施“ 六卓越一拔尖” 计划 2 0,进一步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