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仿古建筑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仿古建筑工程
本工程中仿古牌坊属于屋脊顶二柱一间三楼式牌坊,这种牌坊的柱子不冲出屋顶,有完整的屋顶形式。
基本构件由下而上有:夹杆石、落地柱、抱鼓石、雀替、小额枋、摺柱花板、大额枋、斗拱、庑殿顶等
1各构件功能和部位:
1、夹杆石,它是稳定并维护包裹着落地柱的石活件。
夹杆石埋地深度约为露明高的4/5或相等,落脚在地基的柱顶石上。
夹杆石断面为方形,内芯通凿柱洞。
(见图5-1)
2、落地柱,它是指牌坊的立柱,其下端穿过夹杆石,做成套顶榫落脚在柱顶石上。
上端只通到平板枋下。
3、抱鼓石是指落地柱的稳柱石,它雕刻成双鼓抱柱形式,所以称为抱鼓石。
4、雀替,它是额枋与落地柱交接处的衬托构件,榫口连接(也有将边跨额枋作成穿插形式,额枋尾穿过柱身而做成雀替),主要是起装饰作用,但也肩负着小额枋端部的加强作用,多雕刻有云龙花草。
5、大、小额枋与摺柱花板,额枋是将迎面柱连接成整体的横向构件。
其长依面阔而定。
摺柱花板是为增强装饰效果,在大小额枋之间怕空出一段距离以内,由若干小立柱(即摺柱)分隔成几档,在空档内安装花板。
6、平板坊,位于大额枋上,支承斗拱的厚枋,用馒头榫或暗销榫与上下构件连接。
7、斗拱在古建筑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增加屋檐宽度、延长滴水距离。
(2)承接部分荷载、均布传递路径。
(3)丰富檐口造型、增添装饰效果。
(4)增强抗震能力、提高安稳程度。
斗拱的基本构造:斗拱是由若干个带有弧形的栱件,相互垂直垒叠组拼而成的物体珠总称。
它由斗、栱、翘、昂、升等五种基本构件所组成。
8、庑殿顶又称为“五脊顶”。
由前、后屋面及其压顶正脊和两山的屋面及其四角衔接处的垂脊等组成。
2区别
(1)落地柱的上端只通到平板枋下;
(2)牌坊屋顶,明间的两端和次间的外端按庑殿顶形式做法;
(3)做庑殿顶的端部,不再设有山花博风板。
3石料的挑选
1、选择石料时,应尽量避免存有以下缺陷:如:裂缝、隐残、石瑕、石铁、纹理不顺和存有红白线条等。
1)石料存有裂缝是不能加工的,而隐残是指石料内部有隐藏的裂缝。
2)石瑕、石铁是指石料存有局部的斑块。
石瑕是指石面上存有的瑕疵;石铁是批指石面上有局部发黑或发白斑块,它们如同木疖一样,极其坚硬,不易加工砍磨。
3)石料纹理可分为顺纹(又称顺柳)、斜纹(纹理不顺剪柳)和横纹(纹理不顺横活),其中以顺纹最好,斜纹易折,横纹最易断折。
4)红白线条是指石料内部,间隔存积有条状的杂质物,容易分割石料的整体性。
2、在挑选石料时,应用小锤仔细敲打,听其敲打声,如发出声音比较清脆者,则为好料。
如发出声音混浊沙哑者,说明有隐残或瑕疵,其石质较差,慎重使用。
3、冬季不易挑选石料。
因严寒结冰不易发现裂纹,若必须在冬季挑选时,应将石料表面结冰去掉,用磨头进行局部磨光,然后进行仔细观察。
4、石料的大小,应以设计规格为准,加上荒料尺寸进行选择。
一般长宽各加荒料3cm,厚加荒料2cm,带榫者在加3cm。
4石料的加工
一、石料加工的工具
加工石料常用的工具有錾子、锤子、剁斧、磨头、尺子、画签、线坠等。
二、石料加工的几种处理手法
1、打道
它是指用锤子和錾子,将已基本凿平的石料表面,打刷出深浅均匀、平顺一致的沟道。
分打粗道和打细道。
打粗道是为了找平,打细道是为了美观进行进一步找平。
粗细道划分以一寸内的道数而定。
2、砸花锤
它是指将已基本凿平的石料表面,用花锤进一步砸平的处理手法,多用于铺墁地面一的石料。
3、剁斧
有的叫占斧,它是在砸花锤之后的一种精加工,一根斧迹一根斧迹紧连着占剁,剁出的斧印应密匀直顺,不留錾点、錾影,不留上遍斧印等。
4、磨光
磨光是指用磨头(一般为砂轮、油石或硬石)沾水将石面分次磨光。
一般先是用粗磨光磨平,最后用细磨头磨光,磨光后进行擦酸打蜡处理。
根据石料表面要求程度,分为光洁度要求较高的“水光”和光洁度稍次的“旱光”。
一般用于某些极讲究的做法,如须弥座等。
5、做细
它是指将石料加工成表面平整,规格尺寸基本准确,外观细致美观的一种加工方法。
其加工内容包括剁斧、砸花锤、打细道、扁光
和磨光等。
6、做粗
指对石料加工得较粗糙,规格尺寸也基本准确,但对石料表面加工的要求较做细为低。
它包括打粗道、剌点和一般的凿打等。
三、石料加工的一般顺序
石料加工的一般基本程序是:选定荒料→打荒→扎打线→小面弹线、大面装线抄平→砍口齐边→剌点或打道→打扎线打小面→截头→剁斧→打细道→磨光等。
1、选定荒料
它是指根据石料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选定所需石料的质量和荒料尺寸(长宽一般加2~3cm,并确定石料的看面和纹路,水平石纹(称卧碴)一般用于做压面石、阶条石、踏跺石、拱石、栏板等,垂直纹(称立碴)用于望柱、柱子等,斜石纹不得用来做石构件。
2、打荒
它是指在确定荒料的看面上,以石面最低处为基点进行抄平弹线,然后用錾子凿去线以上表面高出的部分,为下一步加工打好基础。
3、扎打齐边线
扎线是指在规格尺寸以外1~2cm处,弹出需要加工的墨线。
打线即将扎线以外的多余石料打掉。
先在任意一个小面上,靠近大面之处弹一道水平线,此线不要超过大面的最凹处。
然后依此线弹出其他各小面的水平线,即为大面装线抄平。
将小面弹线以上的部分凿去,再用扁子沿着水平线将大面四周扁光出棱,使周边整齐,即“刮边”,刮边宽度约2cm(称为金边)。
4、剌点或打道
剌点或打道的目的是将石料大面抄平。
除汉白玉等软石料等外,一般以剌点为主。
如石料表面要求为打糙道者,剌点后应再行打道。
剌点或打道的平整度以金边为准。
5、扎线、打小面
这是在大面找平后,再对小面加工的一道工序,在大面上按形状规格尺寸的要求弹出线来,即称扎线。
依此线对小面进行加工,即打小面,使石料初步符合所需要的形状。
6、截头
截头是指按规定的长宽尺寸,在大面的两头扎线,截去多余的部分。
但有些构件为保证安装紧密,在长笛向暂留一头不截,待安装时再按实际尺寸截头。
7、砸花锤
这是对石料经过以上几道工序后,对其表面要求进一步平整的一道工序,依石料加工要求而定,若构件要求剁斧或打细道者,应在砸花锤之后,继续加工。
若表面要求磨光者,可免去砸花锤直接进入剁斧这道工序。
8、剁斧
剁斧可依按“二遍斧”或“三遍斧”做法(即剁斧二或三遍,第一遍粗剁,第二遍细剁,第三遍精剁)。
9、打细道
打细道又称“刷道”。
一般石面经剁斧后,表面已经很平整,而刷道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美观。
为了保证打道的质量,可先弹出刷道线再开始打道,刷出的道子应直顺、均匀、深浅一致,道深不超过3mm,不得有乱道、断道等现象。
10、磨光
磨光是不需打细道,直接在剁斧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道工序。
凡要求磨光的石料,一般在荒料找平后不宜剌点,不砸花锤。
初磨用粗金刚石沾水磨几遍,磨的时候可在石面上洒些“宝砂”(即金刚砂),然后用细石沾水再磨数遍,磨光后用清水洗干净,等干燥后进行擦打白蜡。
四、石雕加工的一般顺序
1、平活的工序
(1)放样:将图案描画到石面上,若图案复杂时,可使用“起打谱子”。
(2)凿剔:即用錾子和锤子沿着画线凿出浅沟,简称为“穿”。
浮雕则应把“穿”出线条以外的部分(叫地)剔凿掉,并用扁子把“地”扁平扁光。
(3)修整:将石料的边缘修整好。
2、凿活的工序
(1)放样:与平活的放样相同。
(2)凿剔:与平活的凿剔相同。
(3)打糙:根据“穿”出的图案进行进一步凿剔使图形的雏形初步浮现出来。
(4)见细:这是起到画龙点晴的一道工序,在打糙的基础上,用笔将需要表现的某些细部画出来,继而用錾子或扁子进行雕刻,使图案显得更活泼。
最后进行修整。
a)透活的工序
透活操作工序与凿剔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将“地”落得更深,凹凸起伏更逼真些,许多部位要掏空挖透。
b)圆身的工序
(1)选择坯料:即根据雕凿的伤作品,选择尺寸规格相应石料。
(2)弹线凿荒:即根据作品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弹画出大致轮廓线条,然后将线外多余的部分凿掉。
(3)打糙外形:在上述基础上,画出作品外部形象的轮廓线,再进行凿打,使石料初步显示出作品的外像。
(4)掏挖空档:进一步画出需要掏空的细部纹理,并凿打掏空。
(5)打细整修:对作品更细的花纹线条进行描绘凿剔,使之完全显现出作品的立体全貌。
最后修整干净。
5石活的安装
一、石活的连接
石活的连接方法一般有三种,即:构造连接、铁件连接和灰匀浆连接。
本工程采用构造连接和灰浆连接。
1、构造连接
它是指将石活加工成公母榫卯、做成高低企口的“盍绊”、剔凿成凸凹仔口等形式,进行相互咬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如图:5-1所示
(c)
(a)
图5-1 石活构造的连接方式
i. 公母榫卯;(b)高低企口;(c)凸凹仔口
2、 灰浆连接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采用铺垫坐浆灰、灌浆汁或灌稀浆磁等方式,进行砌筑连接。
灌浆所用的灰浆多为桃花浆、生石灰浆或江米浆。
常用石活的灰浆请参看表5-1所示
较常用的几种灰浆 表5-1
构造连接现在都一般采用云石胶。
二、石活的安装工序
石活安装的一般工序如下:
1、拴线
所有的石活都应按线找平找直,根据不㺾的石活拴好砌筑安装的外皮线、中心线或垂直线等。
2、安排夹杆石和量出每构件的位置
夹杆石是整个石活的样活,它的高低、平直和摆砌方向,都直接影响到牌坊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砌筑安装前应计划安排妥当。
而庑殿顶是整个石活即将安装完毕,填补庑殿顶的一块石活,它的榫头长短或宽窄应所缺的榫眼空档大小实际大小,进行最后截割,因此,应预留长些待安装时再行“截头”,这块空档应安置在较主要的部位。
3、石活就位
在石活就位处,先铺抹云石浆,并把构件放好垫物并撬杠调整构件之用,调整好后该垫物拿掉。
然后按线安放,并找正。
如有偏斜或不稳者,均要用石块右铁块垫稳,垫塞过程称为“背山”或“打山”,用石块垫者叫“打石山”,用铁片垫者叫“打铁山”。
4、灌浆
石活安装好后,先用麻刀灰对石活接缝进行勾缝(如缝子很细,可勾抹油灰或石膏)以防灌浆时灌浆。
灌浆前最好先灌注适量清水,以湿润内部空隙,有利于灰浆的流动。
灌浆应在预留的“浆口”进行,一般分为三次灌入,长一次要用较稀的浆,后两次逐渐加稠,每次相隔约3~4小时左右。
灌完浆后,应将弄脏的石面洗刷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