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密及写作背景,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
句式。

2、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理解“忠”“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层层推进、情真意切的陈情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者及背景
李密(224 年 287 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西晋文学家。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公元 263 年,司马昭灭蜀,
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公元 265 年,晋武帝司马炎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上《陈情表》辞不就职。

晋武帝览
表后,感动其孝心,特赐奴婢二人,并命郡县供养其祖母。

三、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二)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2、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苦衷)。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三)一词多义
1、行
(1)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2)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当
(1)当侍东宫动词,担任。

(2)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3、薄
(1)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2)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4、矜
(1)犹蒙矜育动词,怜悯。

(2)不矜名节动词,自夸。

(四)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4、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2、状语后置句
(1)急于星火
(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宾语前置句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而刘夙婴疾病
四、文章内容分析
(一)第一段
1、作者开篇写了什么?
作者开篇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包括出生六个月父亲去世,四岁时母亲改嫁,自幼由祖母抚养长大,九岁还不能行走,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叙述自己的孤苦身世,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为下文的陈情作铺垫。

(二)第二段
1、作者在第二段写了什么?
作者写了自己在蜀汉为官的经历,以及现在的处境。

他表明自己本是一个卑微的亡国之臣,承蒙晋武帝的提拔,感激不尽。

但由于祖母病重,无人奉养,所以不能立即应诏。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为难之处的?
作者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表达对晋武帝的感激,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来表明祖母病情危急,自己不能离开。

(三)第三段
1、作者在第三段写了什么?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自己对祖母的深厚感情。

他说祖母抚养自己长大,自己也愿意为祖母尽孝,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2、作者是如何强调自己与祖母的相依为命的?
作者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来强调自己与祖母的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四)第四段
1、作者在第四段写了什么?
作者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先尽孝后尽忠。

他说祖母的寿命即将终了,自己只想在祖母最后的时光里陪伴她,等祖母去世后,自己一定会为
朝廷效力。

2、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以情动人,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苦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
廷的忠诚,消除了晋武帝的疑虑。

五、艺术特色
1、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文章围绕着“孝”字,陈述了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语言
恳切,情感真挚,让人读之动容。

2、语言简洁,骈散结合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又运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使文章既有整
齐之美,又有变化之妙。

3、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作者先陈述自己的不幸身世,再写祖母的病情,然后表明自己的尽
孝之心,最后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请求,层层推进,逻辑严密,让人
无法拒绝。

六、拓展延伸
1、讨论“忠”与“孝”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忠”和“孝”常常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

有人认为“忠”大于“孝”,应该先为国家尽忠;有人认为“孝”大于“忠”,应该先照顾好
自己的亲人。

你是如何看待“忠”与“孝”的关系的?
2、联系现实,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孝”道
在当今社会,“孝”的内涵和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关心、照顾长辈,传承和践行“孝”道。

七、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臣以险衅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

(2)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指去世。

2、翻译下列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乌鸦尚有反哺之情,我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要求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