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改进途径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改进途径简析
发布时间:2021-09-03T14:01:54.40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韩巍岩
[导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高校所关注的环节。

沈阳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巍岩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高校所关注的环节。

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既有正面的榜样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这对学校、家庭等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基于此背景,本文立足于新时代下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从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出发,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究新媒体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以期促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新媒体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我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学生数量众多,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受社会关注程度高;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文化素质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直在追求进步和发展。

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正视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十分有必要,需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以及改进举措进行分析。

1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1 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融合,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学生。

目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学生们接触到新媒体的机会不断增加,对于他们来说,新媒体是新奇的,易于接受的。

而部分学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将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视频、PPT、新闻等方式向学生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学生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学校制度并不是那么的机械化和枯燥乏味,愿意接受学校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学,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1]。

1.2 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将许多鲜活的正面榜样传递到了学生们的视野中,无论是亲自前往河南参与抢险救灾的明星韩红,还是东京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光的运动健儿,都能给经常接触新媒体的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通过许多鲜活的新媒体中的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学生们在注意到新媒体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一并遵守,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2]。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无疑会给学生们提供更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

许多学生在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新媒体的内容传播时,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内容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感兴趣,而当学校能完善新的教育方式,将新媒体的内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们就能参与更加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课余生活中都能收到成效,从而在主动参与的方式下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3]。

1.4 有助于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对于学校等教育机构来说,新媒体的加入也能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每一所院校都不会满足于简单的招生,培养,再招生的循环,它们会渴求更广阔的平台。

而要想走向更大的舞台,自身成熟的管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此时新媒体的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充分地暴露在外,受到教学界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能够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总结和改善,从而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

1.5 有助于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
上升到教育行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整个教育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代表了行业更为重视素质教育,不再唯成绩论,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院校也应当以此为发展目标,实现自身的发展。

如果没能做到的话,院校就只能停留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整个教育行业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迈向素质教育的步伐就会停滞,无法实现及时的转型升级和长久发展[4]。

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无疑为整体教育行业的进步提供了部分动力。

2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2.1 复杂繁多的信息易形成负面影响
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应当是其中的核心,但是目前的新媒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信息,学生们在接触这些信息的时候,很难从中分辨出哪些是可以吸收和汲取的正面内容。

加上现在部分新媒体工作者为了流量,创作出许多满是噱头,毫无营养的内容,甚至还会为了营销而恶意散布虚假内容,这些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很容易抹黑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2.2 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新媒体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全民均可低成本参与的特点,给传统媒体时代社会精英在大众传媒中的言论主导地位带来挑战,对社会主流思想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

对于学校中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冲击。

面对网络多元化思潮和海量的信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既有教育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学生们本就对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满,又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许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抵制,甚至淘汰了部分来不及适应时代变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对于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利的。

2.3新媒体虚拟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新方式,使得交流双方更具隐匿性特点,而学生也可以隐去真实身份,畅所欲言,交流真实想法。

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不用面对面交流而心存侥幸,降低自身道德约束,肆意发泄不满,成为所谓的“键盘侠”。

如果任由
学生们利用新媒体肆意宣泄负面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3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途径 3.1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
在新媒体时代,学校的教育始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毕竟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受益于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定的策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可以与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商讨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与制度,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切身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照顾学生的思想自由,绝不进行灌输式的洗脑教育,而是采用合理的引导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在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同时,在教学中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选择恰当的方式解决,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6]。

3.2 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这就需要学校正视新媒体的发展,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调整自身,针对学校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教育情况为基础进行实践,注重新媒体在教育中的融入,实现思想政治教学和新媒体融合后体系的全方位完善。

在实践工作中把“书本”教育与新媒体授课两种方式统筹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

同时,高校应加强对新媒体的监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时时关注网络动态,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偏差,正确引导教育,及早发现并禁止虚假、错误信息的扩散,利用好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向作用,减少负面效应。

3.3 采用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而学校也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性。

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党支部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构建坚实的平台,积极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们在群聊、论坛、小组等多种社交方式中,积极感受新媒体所弘扬的主旋律和正能量,如观看优秀党员的事迹、影片等,在引导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形成辐射效应,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风气[7]。

而在这些平台中,也要加强新媒体的内容监控,要提升党支部等平台把握内容导向的能力,如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党员甄别网络信息真伪的本领,主动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如何鉴别虚假信息,提高学生党支部等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通过交流平台,形成师生互动,让学生体会到关爱,通过这样的形式改进新媒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3.4 联合家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只是学校的责任,作为孩子的最大后盾,家庭也需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放假等休闲时间也能感受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而学校应该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互相分享学生在家中和在学校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改善的地方,联合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共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融合。

比如在家中可以与孩子讨论网络中热门的新媒体内容,共同分享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而在学校也同样可以制定相关的细节教育内容:每周观看新闻联播,订阅正能量的媒体周刊等[8]。

通过两个环境的共同渲染,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新媒体内容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3.5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实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再多的宏观政策、规章制度都需要回归到具体实践。

在课堂上,教师们应该广开言路,并且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也要在生活中关注学生的生活行为和思想动态,通过多方的联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以此为依据及时做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9]。

转变对学生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以关爱和关注为基础,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积极政治思想和良好的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三方面的详细分析,本文最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目前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有:①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②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④有助于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⑤有助于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

第二,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有:①复杂繁多的信息易形成负面影响;
②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③新媒体虚拟化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第三,对此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途径主要有:①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②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③采用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④联合家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⑤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实践。

总而言之,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学校需要长期重视的方面,学校必须摆脱传统教育制度与教育方式的束缚,积极进行创新,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寻求更好的方式将其与新媒体的发展相融合,以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进步,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欣艺, 纪建茂. 简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发展途径[J]. 青年与社会, 2019(1):180-180.
[2] 李明琼. 新媒体背景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析[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000(001):94-97.
[3] 王超. 新时代新媒体中融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J]. 作家天地, 2019(23).
[4] 杨堃. 新媒体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J]. 理论观察, 2019(7).
[5] 姚钰.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J]. 现代交际, 2019(16).
[6] 庞洋, 赵亮. 互联网与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分析[C]//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一). 2019.
[7] 陶丽娟. 浅析新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 2019(03):221-222.
[8] 张东海.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探析[J]. 黑河学刊, 2019, 000(001):171-172.
[7] 矫晓军, 汪桂欣, 谭万俊.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11):4-5.
[8] 宋昀宜. 分析新时代下大众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智库时代, 2019, 190(22):227-228.
[9] 王锋, 罗岚.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0):14-15. 2018年沈阳工程学院校内教研课题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