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消化道穿孔的X线、CT检查方法及不同的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消化道穿孔的X线、CT检查方法及不同的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并分析消化道穿孔患者的X 线和CT 临床检查方法,讨论两种检查结果的影像表现。

方法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

100例患者均依次实施X 线和CT 检查,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并对两种临床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CT 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要显著高于X 线检查,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诊断消化道穿孔时,可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其中,CT 检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为治疗提供诊断信息,值得推广和运用。

标签:X 线;CT 检查;消化道穿孔
消化道穿孔属于一种急腹症,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症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是消化道溃疡,消化道穿孔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剧烈性的疼痛,为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1]。

消化道穿孔病情发展迅速,若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临床上多采取X 线检查与CT 检查对消化道穿孔进行诊治,该两种检查方法各具优势。

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X 线检查和CT 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为临床诊断消化道穿孔寻找最为理想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选取10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满意,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其中男为55例,女45 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为54.3岁。

100例患者的致病因素为:原发性消化道溃疡(43例)、化脓性炎症(27)以及消化道肿瘤(25例),其余5例的致病因素为外伤。

病例纳入标准:①均由手术病理检查得以确诊为消化道穿孔;②不存在其他严重的内部系统疾病,如心、肾功能性损伤或衰竭等;③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护理人员首先对100例患者实施X 线检查,后行CT扫描。

1.2.1 X 线检查方法使用500MA高频X光胃肠透机(由北京万东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对患者行X 线检查。

指导患者取直立位,把球管调整至患者的双膈面,然后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依次实施检查。

针对不能显像或者显像不清晰的患者,检查人员可对其行摄片检查。

1.2.2 CT 检查方法使用双排螺旋CT 仪器(由西门子公司生产,设备型号为SOMATOM Spirit)对患者行CT扫描。

CT检查前,检查人员需首先要选取扫描的范围和观察窗位[2];然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左侧卧位,按照从上到下
的顺序依次进行扫描。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X线检查和CT 检查的结果,对其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用(x±s)来表示数据资料的平均值,分别用t和?字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查,CT扫描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病例数为93例,诊断符合率为93%;而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病例数为71例,诊断符合率为71%,两组相比,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消化道穿孔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证实,多种肠胃疾病,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肿瘤等均可导致消化道穿孔[3]。

消化道穿孔起病急,且病情发展迅速,必须及时地开展临床治疗,但是由于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因此临床诊断消化道穿孔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容易延误患者的病情[4]。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X 线检查与CT 扫描逐渐被应用到临床诊断消化道穿孔中,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5]。

X 线检查方法有着经济、便捷的临床优势,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本研究中,X 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双膈下有明亮的气体影,多呈新月状,少数可呈半月形。

应用该检查方法对胃肠穿孔较小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若检查不及时,胃穿孔溢出的少量气体便会消失,便会极大地降低X 线检查的准确率,出现误诊或漏诊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

与X 线检查相比,CT 检查的分辨率明显较高,前后重叠现象较少,此外,該疗法对患者腹部的游离气体较为敏感。

本研究中,CT 扫描结果提示,消化道穿孔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腹,并且可准确地判断腹腔积液的具体位置、性状及量,也即CT检查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清晰性较强,可以为临床诊治消化道穿孔提供充分的参考信息。

本研究中,CT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3%,要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71%),经比较,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综上可知,在对消化道穿孔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用CT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明显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充分的信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石永久,莫华梅,张舞红,等.探讨消化道穿孔的X线、CT检查方法及不同的影像表现[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25-26.
[2]王喜威.消化道穿孔X线(CT)检查技术与影像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8):122-123.
[3]汪淑娟,田万管,贾立静,等.不典型消化道穿孔90例诊断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8):808-809,843.
[4]杨宇宁.X线、CT诊断不典型消化道穿孔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682.
[5]黄铿霖,马隆佰.多层螺旋CT观测游离气体分布对上下消化道穿孔的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8):1228-1230,1234.编辑/申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