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飞行员生活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对飞行员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飞行员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飞行员患者
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飞行员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
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提高飞行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飞行员;生活质量
飞行员是从事空中飞行特殊的人员,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飞行事故频繁出现,
使飞行员的心理承受更大的压力,常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不
紧对飞行事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对飞行员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
住院的飞行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飞行员患者26例,观察组13例,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为(31.2±2.1)岁;驾龄3~12年,平均驾龄为(5.3±1.6)年;其中大专学历2名,
本科及以上学历11名;对照组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为(30.8±2.3)岁;驾龄3~10年,平均驾龄为(5.1±1.8)年;其中大专学历3名,本科及以上
学历10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驾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飞行员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飞行员心理护理措施,具体
方法为:①住院初期:飞行员主要为年轻团体,工作纪律严格,事业风险较大,同时对飞行
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飞行员平时和外界接触较小,精神压力很大。
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
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提供舒适的病房,消除焦虑、不安
情绪;为患者讲述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同时定期组织文体娱乐活动,缩短
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得到充分放松,达到治疗效果。
②住院中期:当飞行员住院一段时
间后,对病区环境逐渐熟悉,生活有一定的规律,开始注重自身病情变化情况,当检查结果
出现异常或自身感觉症状不一致时,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
极和患者沟通,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要多次深入病房,倾听飞行员的谈话,多对患者进行安慰,增加飞行员康复的信心,促进康复。
协助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多进行休息,在其余时间可适当进行锻炼,不但能够分散注意力,还能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患者能
够得到充分放松,从而促进身心疾病的康复。
③住院后期:飞行员出院前思想较为活跃,精
神面貌良好,心情舒畅,但部分飞行员担心飞行考核不合格,影响飞行职业,从而又出现焦虑、焦躁的心理;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嘱患者在出院后多进行
身体锻炼,定期进行复查。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明
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飞行员是部队的精英,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健康者,不紧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优秀的机能
及灵活的应变能力,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压力调节到最小,才有利于正常飞行。
由于飞行任务非常艰巨,风险性非常高,飞行员在长期从事飞行工作,精神神经系统会出现
高度紧张,易出现多种急、慢性疾病。
良好的护理措施不紧能够使患者从新工作,并能够改
变飞行员的心理状态、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观察,陪同患者细致的
做好检查,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的压力,改善患者的心
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言谈举止大方,多为患者着想,排除患者焦虑
不安的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认真做好患者的康复训练工作,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回到飞行工作中。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表明了良好的心理护
理措施能够减轻飞行员的心理压力,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护
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翁庐英,赵璧,李娜,张淑琴.军事飞行人员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
杂志,2010年23期
[2]张启山.建立飞行员健康干预模式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
[3]余红英.飞行员航空生理专项训练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