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冯修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冯修果
发布时间:2021-10-22T04:40:32.396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1月作者:冯修果[导读] 高中数学学科是一门极具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学科。
河北省保定市河北涿州中学冯修果 072750
摘要:高中数学学科是一门极具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到多种公式的运用技巧和解题规律,才可以促使学生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题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关系着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发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提高对策
引言
解题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但就现阶段实际状况而言,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较为薄弱,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违背。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现实阻碍
纵观当前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解题能力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一些教师受过往刻板教学思维影响,产生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借助大量练习来完成”的错误认识,采取“题海战术”带领学生反复练习解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解答问题”是重复的,他们看似掌握了解题规律,实则只是记住了答题流程,不仅无法在根本上将自身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极有可能在反复的练习中感到疲累,最终对“解答数学问题”乃至“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厌倦感。
除此之外,师生并未在正式走进解题实践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缺乏良好解题实践环境和足够的解题机会,均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形成限制。
这也意味着从新课标出发,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必须从上述问题入手,积极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路径
(一)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高质量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充分的准备,想要实现高效培养高中生解题能力的目标,师生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教师来说,提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材知识,就能在充分的准备中设计出更加合理的题目。
这些合理的题目正是学生发展自身解题能力乃至数学思维的重要依托。
通过解答合理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并围绕“应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现实问题”,他们的相关素养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学生自身所做的科学准备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及其自身的解题能力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他们不仅可以自行围绕所学知识搜集习题,甚至还可以独立设计问题并让其他同学或教师解答。
如此,无论是搜集问题还是设计题目,均是反向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逆向思维为支持,其解答问题能力必然会得到大幅提升。
(二)完善问题讨论,从推导实现数学建模
在解题指导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的传统做法是按照标准答案来解释数学问题的思路、答案,学生的思维意识比较被动,甚至有一些学生会死记硬背问题答案。
高中数学教师应主动组织问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整理数学材料,使其通过集体讨论、相互质疑来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解题实践活动来证明各个解题思路的正确性,通过丰富的逻辑推理实现数学建模。
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展现了银行关于存款复利问题的真实资料,据此创设了生活化问题情境,即现在有一万块的本金,按照银行复利存款政策存款,请计算十年之后的本金和。
这个问题实则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通项公式,所以笔者十分重视问题探究活动,也为此组建了学生小组,要求学生按照复利政策列出每一年的本金和,从中分析等比问题,列出连加算式,据此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通项公式。
通过集体讨论,本班学生基本都可初步认识等比数列前n项和问题,也能利用自己所学过的数列知识展开合理猜想,通过数学运算来验证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通项公式是否正确。
这样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使其更有效地构建数列模型来解决理财问题。
(三)渗透思想方法,从解题优化数学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从数学角度发现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并利用数学知识、数学公理等解决问题的学科手段。
在解题实践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指导,逐步优化学生的解题思维,促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为例,笔者就利用商场打折促销问题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销售额、折扣区间、利润额等各个因素的数量关系来构建二次函数解析式,引导学生利用函数性质知识来分析促使销售利润最大化的合理折扣,使其积极利用函数知识来解题。
在此过程中,笔者会全面渗透函数方程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函数建模意识。
同时,笔者也鼓励本班学生自主画图,在解题时画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图像变动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图像的变动趋势来分析商场促销问题,据此强调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四)加强课堂拓展练习
从本质上而言,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也就是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数学课堂学习中,想要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应当有效优化与完善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落实到具体教学来看,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案例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与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形象,并与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融会贯通,削弱知识点与解题的难度,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立足于课本教材内容,夯实基础知识,并且应当将解题能力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氛围当中不断领悟数学学科的魅力与奥妙,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友玲.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150-151.
[2]丁安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解题思维习惯的几点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7):48.
[3]高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