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小练笔 打开习作之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4
学习版内容摘要: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我们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做到相互促进。
”写,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则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因为它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
如果我们能够以文本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就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写结合 小练笔 补白 详化 仿写 感悟
一、挖掘训练点,进行补白、详化:1、再现“留白”情节---补白。
综观教材,很多课文中都有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或者故意为了激发读者的想象,作者进行了留白。
这些留白的地方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维内容,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训练点,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不但能使学生想象力得到一次锻炼,还能使创新的萌芽破土而出。
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留白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练笔的形式把这些“空白”补充出来,使它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血有肉。
例如: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烂漫的点地梅》这课中写到:“一名年轻战友的妻子在老家分娩使难产住院,他采了一束最艳丽的点地梅守在电话旁,一面埋头整理施工资料,一面心急如焚地等待福祸未卜的消息,直到拂晓时分才接到母子平安的喜讯。
年轻人激动得把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深情地对电话那头的妻子说:“我送你一束美丽的点地梅!”……文章到这里用了一个省略号,显得意味深长,让人遐想。
这个年轻人讲完电话后的动作、神情怎样,电话那头的妻子说了些什么,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作者并未作描述。
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把年轻人和他妻子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内容仔细地描绘出来。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填充补白,学生更能体会到高原筑路兵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心中更油然而生对他们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
2展开略写内容——详化。
有时,为了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或者由于情节或谋篇布局的需要,课文内容中有些内容的描述就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带过,具体的内容必须由读者在读悟的过程中去想象体会。
在教学这类文章时,就可以抓住这些略写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具体。
例如: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老太婆让渔夫去金鱼那里让她变成贵妇人。
当请求实现,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去,他看见一座高大的楼房,老太婆站在台阶上,身上穿着名贵的貂皮背心,头上戴着锦绣的帽子,珍珠挂满了颈项,手上戴着嵌宝石的金戒指。
站在她面前的,是勤劳
妙用小练笔打开习作之门
■文/朋晓琼的奴仆。
老头对他的老太婆说道:“您好啊,可敬的贵妇人!你现在总该满足了吧。
”老太婆骂了他一顿,就把他派到马房里去干活了。
文章用了简短的句式简单的描述,在教学时我就抓住其中的句子“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去。
”“老太婆骂了他一顿,就把他派到马房里去干活了。
”让学生想象,抓住老头儿、老太婆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刻画。
有的孩子写到:金鱼答应了老头儿的请求,老头儿连声道谢,心事重重的往家里赶。
心里想:这条金鱼果真讲信用,这次她又答应了我的请求,我回去一定不会再受老太婆的大骂了,可真是太好了!
二、读精彩美文,进行仿写: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例如: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七月上天山》一文,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读完之后很轻松就知道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且运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即跟随作者的脚步,所到之处展现了一幅幅绝美的风景画。
尤其是在描绘这些美景时,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准确地描绘出了天山上面雪峰、雪水、森林、野花的无与伦比的美,让人感到身临其境。
像本文这种谋篇布局和抓住典型事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的方法,值得学生借鉴和模仿。
于是,运用移步换景和“总—分—总”构段方式的写景作文就应运而生了。
其实仿写不仅可以像这样模仿整篇文章,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进行段落的仿写,包括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构段方式、想象联想等多方面进行练习。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选择有价值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仿写。
三、读文所悟,抒写感受:在教学中,有的课文学完后我们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对文中事物,人物形象进行夸一夸,赞一赞;有的课文学生感同身受,引起了他们的共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出了强烈的表达欲,学生们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当学生发自内心想要一吐为快的时候,我们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把他们的感受抒写出来呢?例如: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胡杨赞》一文学完以后,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几句赞美胡杨的话。
由于之前对胡杨了解得很深入,所以这里的赞美之词就显得富有真情实感,句句紧扣主题,感人肺腑。
又如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匆匆》一文,讲的就是朱自清先生在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的时间的轮回中感叹时光易逝,又在洗衣、吃饭、躺在床上这些日常琐事中感叹时间流逝如飞,这些都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于是发自内心的感悟便随着笔尖的转动喷薄而出。
有的孩子写到: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比金子还宝贵,时间是公平的,不会多给一个人一分一秒的,它是需要人们去珍惜的:不珍惜时间的人,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珍惜时间的人,就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像这样的训练点教材中比比皆是,在教学时教师如能有意地引导学生把握这个训练点,让学生吐露心声,就可以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单位: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