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大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
次大考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
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
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 D.国王的权力
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与马克思共同起草宣言的是
A.列宁 B.恩格斯 C.欧文 D.傅立叶
6.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领导这场革命的是
A.布尔什维克党 B.公社委员会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7.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 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
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1954年宪法的颁布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 C.平反冤假错案D.政企分开
1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
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 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
13.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
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
14.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江泽民
15.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经济互助委员会
1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18.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奴隶制 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
19.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十将军委员会D.执政官制度
20、原始农业来源于()
A 采集经济 B、种植经济 C 渔猎经济 D、养殖经济
21.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的权利是
A.最高立法权 B.最高司法权 C.最高行政权 D.最高财政权
22.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学说。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
C..第一国际的成立D.十月革命的爆发
2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
24.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 D.光复会
25.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A.领导工人运动B.发动武装起义C.进行土地革命D.实行工农武装割剧
2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
27.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周恩来
28.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强调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荣辱与共B.一个中国C.和平共处D.求同存异
29.二战后,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计划,将西欧国家纳入冷战战略轨道,提出该计划的是 A.丘吉尔B.罗斯福C.马歇尔D.尼克松
30.苏联解体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
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事件是
A.不结盟运动B.日本的崛起C.欧共体的建立D.八一九事件
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首次提出是在
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B.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C.1955年万隆会议上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1949年B.1954年C.1971年D.1978年
33.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34.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君臣关系
35.地理环境与文明起源有密切的关系。
孕育古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是
A.大河谷地 B.大陆草原 C.沙漠与绿洲 D.海岛与山峦
36.18世纪以来在英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A.议会 B.内阁 C.国王 D.法院
37.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法国大革命的胜利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它发表于
A.1689年 B.1787年 C.1848年 D.1871年
3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
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0.《资政新篇》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它的作者 A.林则徐 B.洪仁玕 C.康有为 D.孙中山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42.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这些规定表明该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
C.皇帝统而不治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3月18日自动发动的公社革命……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
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
——《告法国人民书》(1871年4月)
43.据上列材料推断,“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
A.资产阶级政权 B.工人阶级政权
C.军国主义政权 D.政教合一政权
44.右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案是五
色旗和十八星旗。
该徽章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金田起义 D.南昌起义
45.“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一
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
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46.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阿啊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47.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
A.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B.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C.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D.组建经济区域集团
48.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49.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
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
该机构是
A.军机处B.内阁C.参议院D.中朝
50、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栗”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
A 当地的自然条件
B 当地居民的喜好
C 政府的鼓励措施
D 受外来农作物的影响
51.斯大林曾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它”是指
A.第一国际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
52.一幅1841的宣传海报,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53.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
A.筹建新中国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C.召开中共七大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54.下示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
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杜鲁门,1947年
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B.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
C.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D.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5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解决国家安全问题D.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56.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仪式说明了
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
C.立春乃统治者祭祖之日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
57.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5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
这~规定调和了 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 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59.晚清时期一个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并民勇将军、巴黎提督、按察司皆改用其党。
各官畏惧,皆避往凡洒(凡尔赛)等处,巴黎遂无主矣”。
这则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B.普法战争
C.巴黎公社革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60.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批判当时领导人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先是冒险主义,继而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
这次会议召开于
A.国民革命期间 B.红军长征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
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
”这首诗歌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沦丧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辛亥革命的胜利
62.1787年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当时这部宪法
A.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和选举权 B.规定实行联邦制
C.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63.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美国与日本则提出了北京和台北都拥有联合国席位的提案。
结果美日提案被否决,23国提案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这反映了当时
A.日本与美国矛盾尖锐 B.美国不能再肆意操纵联合国
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D.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64.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说明当时在这一地区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 D.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65.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宗法分封B.分权牵制C.民主法制D.君主专制
66.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
体系的基本框架。
其中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67.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
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
只要排除掉对其他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
材料表明与会各国提倡
A.建立社会主义阵营B.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
C.维护国家的独立D.结成联盟反对霸权主义
68、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A 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分工细
B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C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D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69.西汉初年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建立封国,并在地方设置郡县。
由此可知,西汉初期A.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B.与西周时期的制度有部分相似之处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靠血缘维系 D.对地方的管理与秦朝完全相同
70.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关于这两场革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场革命都是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革命后建立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C.工人和士兵都是两次革命的参与者
D.两场革命的性质完全不同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答案 2016 05 17
一 1 ACADB,ABCAD 11 BCDCA,BDDBA
21 CABBA CABCD 31 BCBAD, ADCCB
二 41 CABAB DBBAA 51 BAADB ,ACDCB
三 61 AB 62 BD 63 BC 64 CD 65 BD
66 AB 67 BC 68 AB 69 AB 70 CD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答案 2016 05 17
一 1 ACADB,ABCAD 11 BCDCA,BDDBA
21 CABBA CABCD 31 BCBAD, ADCCB
二 41 CABAB DBBAA 51 BAADB ,ACDCB
三 61 AB 62 BD 63 BC 64 CD 65 BD
66 AB 67 BC 68 AB 69 AB 70 CD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答案 2016 05 17
一 1 ACADB,ABCAD 11 BCDCA,BDDBA
21 CABBA CABCD 31 BCBAD, ADCCB
二 41 CABAB DBBAA 51 BAAD B ,ACDCB
三 61 AB 62 BD 63 BC 64 CD 65 BD
66 AB 67 BC 68 AB 69 AB 70 CD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答案 2016 05 17
一 1 ACADB,ABCAD 11 BCDCA,BDDBA
21 CABBA CABCD 31 BCBAD, ADCCB
二 41 CABAB DBBAA 51 BAADB ,ACDCB
三 61 AB 62 BD 63 BC 64 CD 65 BD
66 AB 67 BC 68 AB 69 AB 70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