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技术》试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运动控制系统由电动机、、控制器以及检测与反馈四个部分组成。

2. 直流调速系统稳态性能指标主要包含和静差率。

3.开环调速系统中电动机产生静态速降是因为电枢电阻压降,而加入转速负反馈的调速
系统减少静态速降的实质在于。

4.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是指闭环系统电动机的与负载电流间的稳态关系。

5. 数字测速的三种方法中,通过测出旋转编码器两个输出脉冲之间间隔时间进行转速计
算的方法是。

6. α=β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采用α=β配合控制的目的是消除。

7. 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DLC)工作的依据信号有转矩
极性鉴别信号和。

8. 坐标变换中3/2变换是指。

9. 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由、电压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组成。

10.位置伺服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二、选择题(每题仅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中,能够实现较大范围内平滑无级调速的方法是()
A.调压调速
B.弱磁调速
C.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D.以上均不对
2.转速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中,下列参数变化不能够被闭环系统所抑制的是( )
A.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B.供电电网电压
C.电动机励磁电流
D.转速反馈系数
3.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实现转速无静差的原因在于调节器中包含()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微分环节
D.以上皆不对
4.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均不饱和的阶段是()
A.电流上升阶段
B.恒流升速阶段
C.转速调节阶段
D.以上皆对
5.关于转速调节器ASR作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使转速快速跟随给定电压的变化
B. 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C. 对电网电压波动起抗扰作用
D. 输出限幅决定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
6.关于典型Ⅰ型系统和典型Ⅱ型系统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典型Ⅰ型系统跟随性能好,典型Ⅱ型系统跟随性能好;
B.典型Ⅰ型系统跟随性能好,典型Ⅱ型系统抗扰性能好;
C.典型Ⅰ型系统抗扰性能好,典型Ⅱ型系统抗扰性能好;
D.典型Ⅰ型系统抗扰性能好,典型Ⅱ型系统跟随性能好;
7.从调速过程中转差功率是被消耗还是得到利用,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属于()
A.转差功率消耗型
B.转差功率馈送型
C.转差功率不变型
D.以上皆不对
8.采用SPWM控制技术的电力电子变频器控制目标是()
A.正弦电压波
B.正弦电流波
C.圆形旋转磁场
D.以上皆不对
9.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中应保证与转子磁链始终重合的坐标轴是()
A.α轴
B.β轴
C.d轴
D.q轴
10.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相比,不属于矢量控制系统特点的是()
A.转矩连续控制,比较平滑
B.旋转坐标变换,系统复杂
C.调速范围比较宽
D.转矩动态响应快,有转矩脉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运动控制系统
2.静差率
3.恒压频比
4.直接转矩控制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要回答反馈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2.α=β配合控制的有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正向制动过程分为哪几个各阶段?每个阶段中正、反组晶闸管所处的状态如何?
五、计算题(共20分)
1. (6分)旋转编码器光栅数1024,倍频系数8,高频时钟脉冲频率f0=1MHz,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和高频时钟脉冲个数均采用16位计数器,M法测速时间为0.025s,当用T法计算转速时,求转速n=1200r/min的测速分辨率和误差率最大值。

2、(14分)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的额定参数:n N=1600r/min ,I N=10A,
C e=0.127V.min/r,λ=1.5;电枢回路总电阻R=1.5Ω,电力电子变换器放大倍数K s=20; ASR 和ACR均采用PI调节器, U*nm=10V,U*im=5V。


(1)转速反馈系数α和电流反馈系数β(保留3位有效数字);(4分)
(2)当U*n=2V,系统在额定负载(I d= I N)下稳态运行时的n, Un, U*i, U i和U c(5分)(3)计算当电机在额定转速发生堵转时的U do、U*i、U i及I d值。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