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梁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梁艳
摘要:自主学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
小学数学课堂,让学习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今天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教学发展目标,新的教学方式注
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习的任务回复到学生身上来。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重、兴趣易转移等特点,教师要根据小学
生的学习特点,科学的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学习效果。

一、创新课程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发起点,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
课程导入环节,要多多积累素材,扩宽自己的思路,可以多了解学生,他们喜欢
的课外活动,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入手。

也可以创新多种方式,通过游戏和活动引
起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通风”这一节时,可以采用小竞赛的形式,将同学们
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分为三组,每个组里要有一位负责计分和
计时的同学,通过组与组之间比拼,看哪一组的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答题,并
且保证回答正确。

但要注意教师在分组时要保证每一组的学生都有差异,学习和
性格都要互补和均衡。

每组的出题难易程度也要接近,避免出现一组题目过难,
一组题目过易的情况[1]。

例如,比较3/5和4/5,,2/7和5/7,3/4和3/5,6/7和
5/6,有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的几种不同的情况,也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比较哪些数的比较难度较大,哪些难度较小,并让学生在比赛之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教师
可以引出一些问题,例如“分母不同的时候同学们是怎样比较的?”“分子相同时同
学们又是如何比较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从而回归到本节课的知识建构上来。

教师在比赛结束后,可以给表现优秀的组准备一些小物品表示奖励,鼓励学生继
续保持积极性,推动学生更自主的学习[2]。

二、创设教学情境,进入学习氛围
教师要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学生代入到一种学习的情境之中,良好
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能让学生在其中自由的发展自己的思维,自主的进行探讨和交流,有助于学生构建思维,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的情景之中[3]。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节时,教
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彩纸。

教师将这张彩纸卷成一个“圆柱体”,然后
让学生观察这个形状的特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和发言,表达自己对这
个“圆柱体”的看法。

教师还可以给同学们分发彩纸,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形成
更加直观的感受。

教师继续变换彩纸的折叠方法,将彩纸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让学生观察与之前的不同变化。

再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圆柱与圆
锥的不同特点。

另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结
合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让学生能在教学情境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更
好开展自主学习[4]。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加深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有自主探究的能力,给
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讨的空间与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合理分配
每组成员,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平均分到各组,避免让成绩好的同学集中在一
个或几个组内。

每个组内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要均衡,让组内敢于表达
的学生带动那些较胆小的学生,从而带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参与
课堂讨论中来,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这一节时,教师给定学生一些问题“折线统计图和条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折线统计图
的优点有哪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在组内自由发言,同学间可以针对对方的想法提出质疑、补充、扩展等等。

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注
意每一组的讨论情况,当讨论偏离问题时要及时提醒学生,当学生讨论到“死胡同”时要为学生重新梳理思路。

在学生完成讨论后,组内可以选择代表在全班交流本
组的讨论结果和过程,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有很多是从实际生活而来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着
书本内容无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况。

一是因为课本中的例子虽是来自生活,
但与今天生活联系不大,有一定滞后性,而且书本中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较少进行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就使得知识难以
运用。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知识更多的融入到生活之中,增强小学生
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回归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节时,教师可
以大量的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例子,唤醒学生对生活表象的印象,并形成一种系统的认知。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去寻找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析考虑“这些事物为什么会选择使用平行四边形而不是别的形状呢?”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的自主性自然就能够提高。

教师可以选择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在课上展开讨论,提供给学生
自主学习探讨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已
经阻碍学生的发展。

自主学习遵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机
会和施展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
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树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 科学咨询, 2018(11):114-114.
[2]赵永祥.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 信息周刊,
2019(11):0250-0250.
[3]王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参考, 2018(6):73-74.
[4]肖菁.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好家长,
2019(3):P.115-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