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版民间应酬亲戚往来的称呼和款式的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版民间应酬亲戚往来的称呼和款式的写
法
在1985年的中国,民间应酬及亲戚往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待亲戚往来非常重视,礼仪和称呼都有着一定的
规范和习俗。
以下是1985年版民间应酬亲戚往来的称呼和款式的写法。
称呼方面,亲戚往来的称呼主要基于亲属关系和辈分。
由于中国
重视家族关系,亲戚称呼通常遵循家庭关系的层次。
对于长辈亲戚,通常称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其中“爷爷”和“奶奶”是对爷爷奶奶的称呼,“外公”和“外婆”是对外公外婆的称呼。
对于父亲的兄弟姐妹,一般称呼为
“伯伯”、“叔叔”和“阿姨”,其中“伯伯”是对长子的称呼,
“叔叔”是对次子的称呼,“阿姨”是对父亲的姐妹的称呼。
对于母亲的兄弟姐妹,一般称呼为“舅舅”和“姨妈”,其中
“舅舅”是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姨妈”是对母亲的姐妹的称呼。
对于兄弟姐妹的子女,称呼通常是根据辈分来区分的。
对于比自己年
长的堂兄弟姐妹,称呼为“堂哥”、“堂姐”;对于比自己年轻的堂
兄弟姐妹,称呼为“堂弟”、“堂妹”。
对于父亲的表兄弟姐妹,称呼为“表伯”、“表叔”和“表姨”,其中“表伯”是对长子的称呼,“表叔”是对次子的称呼,“表姨”
是对父亲的姐妹的称呼。
对于母亲的表兄弟姐妹,称呼为“表舅”和“表姨妈”,其中“表舅”是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表姨妈”是对
母亲的姐妹的称呼。
对于兄弟姐妹的子女,称呼通常是根据辈分来区
分的。
对于比自己年长的表兄弟姐妹,称呼为“表哥”、“表姐”;
对于比自己年轻的表兄弟姐妹,称呼为“表弟”、“表妹”。
以上是亲戚间的基本称呼列表,当然根据不同地区和习俗,还有
其他的称呼方式。
在1985年的中国,亲戚间的往来和应酬方式也有一定的规范和习俗。
亲戚之间的往来通常是基于家庭,询问身体、工作、家庭等情况
是常见的话题。
对于亲戚间的拜访,往往有一些礼仪和自带礼物。
如果是长辈亲戚,通常要带上一些比较贵重的礼物,如茶叶、红酒、烟酒等。
对于
晚辈亲戚,礼物的价值可以适当降低,如一些小礼品或糖果等。
在亲戚往来的应酬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常会准备一些
家常菜和特色菜来款待亲戚,同时会为亲戚准备一些点心和甜品。
对
于长辈亲戚,通常要主动给长辈夹菜、倒酒等。
在应酬中,言谈举止也很重要。
亲戚之间的语言要和气亲热,避
免争吵和冲突。
要尊重长辈,尽量避免跟长辈争辩和批评。
此外,在往来中还有一些节日和特殊场合的应酬方式。
例如,在
春节期间,亲戚之间会互相拜年、赠送红包等。
在婚礼、生日等特殊
场合,亲戚之间也会礼尚往来,送上祝福和礼物。
总的来说,1985年的民间应酬亲戚往来注重礼仪和尊重亲属关系。
尽管当时社会条件相对简单,但人们对待亲戚往来的态度和方式仍然
非常重视。
这种传统的亲戚往来方式不仅是对家族关系的维系,也是
表达亲情和友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