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及周边地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及周边地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或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或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某品牌电子商务平台2013年“双十一”网上购物交易金额高达350.19亿元,并产生了约1.67亿件快递量。

据此完成1题。

1.“双十一”巨量快递能及时投送,主要得益于
A.娱乐业发展B.工商业发展C.物流业发展D.金融业发展
读右下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纵坐标为成本构成),完
成2、3题。

2.对下列不同工业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A.模式一原料投入所占成本最高
B.模式二工业部门可能是啤酒厂
C.模式三与模式一劳动力素质差异不大
D.模式四多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
3.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B.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读我国南方某平原城市示意图,回答4、
5题。

4.2008年与1980年相比,该城市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

B.对外交通没有变化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5.2008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A.沿河流两岸分布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
历史上的纽芬兰渔场:它曾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经过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特别是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的作业,使它在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

据此完成6、7题。

6.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7.材料中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阶段最可能是
A .崇拜自然
B .征服自然
C .改造自然
D .谋求人地协调 读“人地关系”作用图(甲、乙表示物质流或能量流),完成8、9题。

8.对甲途径出现的不和谐,解决的根本措施是
A.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B.缩小生产规模,放慢经济增长速度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D.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持续发展之路
9.下列地理现象属于乙作用过程带来的是
①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频率增多
②历史时期乱砍滥伐森林,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日本福岛核电站向海中排放冷却水 ④华北某地区因过分抽用地下水,使地表沉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环境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0题。

10.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土地资源枯竭,人均量减少
B .粮食问题突出
C .环境污染严重,生存质量下降
D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资料信息:近些年来,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生产模式如右图),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
为“循环型经济社会”。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对“零排放”理解正确的是
A. “零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B. “零排放”就是排放的废弃物为零
C. “零排放”的目的是加大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 “零排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12.在下列行为中,能较好体现“零排放”的是
①内蒙古草原牧区载畜量提高 ②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④消费者多选一次性用品
⑤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⑥企业减少对商品外盒的过度包装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⑤⑥
广义资源

品 费
废 弃
回 收
平均气温
河 流
省 界
木薯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约消耗鲜木薯7.5吨。

我国近年来积极发展木薯生产乙醇措施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右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15题。

13.图示甲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影响木薯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技术 D .气候 14.木薯生产燃料乙醇工业属于 A .原料指向型 B .技术指向型 C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 .市场指向型
15.发展木薯生产乙醇应对的全球环境问题是
A .大气污染
读农业资料统计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甲、乙、丙的农业生产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为粗放农业
B .乙地为混合农业
C .丙地为游牧业
D .甲、乙、丙都是商品农业 17.甲地反映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位于
A .美国东北部
B .英国东南部
C .印度
D .法国
依据《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杭州
都市圈将建9条城际铁路,形成城际铁路网,城际铁路建
设将极大地促进都市圈的发展。

读图完成18、19、20题。

18.影响杭州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铁路 B .河流 C .公路 D .矿产资源
19.关于杭州都市圈城际铁路网建设的有利影响的说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B .减小噪声污染
C .改善大气环境
D .消除水污染
20.杭州都市圈城际铁路网建成后,作为商业中心的杭州
A .地位下降
B .商业网点减少
C .辐射能力更强
D .网上购物减少
种植业
畜牧业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城际铁路
城 市
2010年9月13日,世界第三大零售商特易购(TESCO)在厦门火车站罗宾森广场开张,后又在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出入厦门岛主干道(BRT)站点旁开设第二家店铺。

完成21、22题。

21.特易购(TESCO)首选罗宾森广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流动人口多
B .常住人口密度大
C .劳动力充足
D .居民购买能力强 22.第二家店址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①地价便宜 ②环境优美 ③接近货源地 ④道路通达性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读“亚洲地形剖面(沿30°N )示意图”,完成23、24、25题。

23.关于该大洲地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最高
B .以平原为主
C .甲地为华北平原
D .地形类型多样 24.若乙正处于两大洲分界线,则乙为
A .霍尔木兹海峡
B .土耳其海峡
C .直布罗陀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25.图中阿拉伯半岛河流极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蒸发大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少
C .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高温少雨
D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伏旱严重
右图①、②为“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
性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水源
C .地形、土壤
D .地形、河流
27.如果灌溉不合理,乙地容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右图为“德国鲁尔区每吨普通钢材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28、29、30题。

28.“其他”投入中包括多种因素,其中在数量上呈持续上升趋势的是
A .交通运输
B .科学技术
C .劳动力
D .宣传广告
29.1950年以后,鲁尔区钢铁工业在布局上出现了“西移”现象,有的炼铁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 .全球钢铁生产过剩
B .新技术对钢铁工业的冲击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米) 东海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伊朗高原 印度河平原 四川盆地 甲
阿拉伯高原 波斯
湾 乙
图① 图② 甲 乙
C .交通便利,降低运费
D .钢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加剧 30.德国鲁尔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措施有
①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煤炭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④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读右下图,回答31、32题。

31.若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类工业部门,A 、B 、C 分别代表劳动力、科技和原料燃料,受用工荒影响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2.若图中A 、B 、C 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布局的市场、动力和劳动
力因素,则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一组是
A .①有色冶金工业 ②钢铁厂 ③棉纺厂
B .①石油冶炼工业 ②炼铝厂 ③电子装配厂
C .①糕点厂 ②制糖厂 ③服装厂
D .①食品厂 ②炼铜厂 ③精密仪表厂 读右图判断33、34题。

33.图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 .空间联系
B .技术联系
C .信息联系
D .投入—产出联系 34.该图所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可集聚的工厂是
A .食品厂—啤酒厂
B .铸钢厂—轧钢厂
C .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D .皮革厂—纺织厂
右图为“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
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37题。

35.关于图中城市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 B.②受海洋影响大,各月气温都较⑤地高 C.③地气温较差最大
D.④地7月气温高,受暖流影响
36.甲半岛海岸线十分曲折,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板块碰撞挤压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37.关于乙半岛说法正确的是
A.为伊比利亚半岛
B.地中海气候
C.位于印度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② ③④ ⑤ 甲

55゜ 50゜
2013年农产品产值2000年农产品产值水稻 75%
花卉 5% 香蕉
12%
蔬菜 13% 下图是我国某城郊自然村2000年和2013年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完成38、39题。

38.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 .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 C .区域城市化的推进 D .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39.该村最可能位于
A. 哈尔滨 B .拉萨 C .乌鲁木齐 D .广州
下表是美国某苹果产区的气候条件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40题。

40.表中的苹果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 ~40°N 大陆西海岸
B. 30°N ~40°N 大陆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周围地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0分)
41.读下“英国轮廓及其某城镇周围产业布局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⑴甲地属 气候,降水特征 ,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3分) ⑵在乙城镇周边A 、B 、C 、D 四处发展蔬菜生产和石化工业,则:
①蔬菜应布局在 处,其有利的条件: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

(3分)
②石化工业应布局在 处,试从环境方面说明原因 , 。

(3分)
⑶丙处为 海峡。

(1分)
585450
42.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图中甲是 洋,乙是 国家,丙处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于 板
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动剧烈。

(3分)
⑵图中①②两地表示美国的农业带,其中①为 带,②为 带,①②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3分)
⑶③城市年降水量多于④城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分)
⑷冬半年美国农业常遭受的灾害天气是 ,其地形方面的主要原因:地形呈 分布,中部为 地形,利于干冷气流直驱南下。

(3分)
30°
40°
4030
浙江省杭州及周边地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0分)
41.(10分)(1)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终年多雨,降水丰富(1分)乳畜业(1分)(2)①A(1分)靠近水源(1分)离市场近(1分)
②C(1分)位于盛行风垂直郊外(1分)河流下游方向(1分)
(3)英吉利(1分)
42. (10分)(1)大西(1分)加拿大(1分)太平洋(1分)
(2)玉米(1分);小麦(1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
(3)③处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1分)
(4)寒潮(1分);南北三大纵列(1分),平原。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