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必背古诗
八阵图(杜甫)唐朝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咏芙蓉(沈约)南北朝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劝学文》(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取妻莫愁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玄都观桃花(刘禹锡)唐朝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唐朝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月夜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宿建德江(孟浩然)唐朝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石头城(刘禹锡)唐朝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朝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饮酒(陶渊明)晋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白帝城怀古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送别出塞》唐陈子昂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古悠悠行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七绝·书怀杜牧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天净沙.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dian),玉人罗扇轻缣(jian)。

天净沙·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qiao)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u)叶落山路,枳(zhi)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fu)雁满回
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chou)蹰(chu)。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三年级推荐阅读书目:《三毛流浪记》、《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叶圣陶《小兵张嘎》、《三寄小读者》、《列那狐的故事》、《我要做个好孩子》、《草房子》。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1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春风。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3 乞巧
林杰(唐)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来了,家家都抬头望着无边浩瀚的青天,想着牵牛与织女那感人的故事!
家家户户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穿完了数不清的红线。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4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文解释】
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银河渐渐疏落,启明星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5 游子吟
唐乐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评析】:这首诗吟颂了伟大的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物是线与衣,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于质朴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的母子亲情。

6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
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
蘸水开: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断桥:被水淹没的桥。

译文:
诗中描写的是春天游湖时的情景。

成双成对的燕子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两岸的桃花像蘸着水在盛开。

春雨使湖水上涨,将桥淹没,游人不能过去。

这时摆渡的小船正从那柳阴深处向游人撑来。

7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
译文: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
落红满地的特征。

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太阳快要落山了,金色的余晖中,郊外的杂树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儿,衬着连绵起伏的青山,越发显得色彩柔和而清丽。

广阔的郊外,那一片原野上的绿草一直延绵到天边。

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

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欣赏着暮春景色。

8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注释: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
新酿的米酒,你看色绿香浓;这里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老兄!能否过来共饮一杯?
9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大林寺:寺名,在今江西庐山。

芳菲:指花。

长:常常。

觅:寻找。

译文:这首诗是作者游庐山大林寺所作,山下春天已过去,而这里桃花盛开,诗人喜出望外。

山下过了四月,各种花草的芳香都结束了,而大林寺的桃花才茂盛地开放。

人们常常为春去无处寻找而遗憾万分,哪知春转入山中的大林寺来了。

10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含:像含在嘴里一样,这里将“窗”人格化。

千秋:时间很长。

泊:停泊、停靠。

东吴:泛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路程很远。

译文: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

(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从我的窗口向西眺望,可以看到一座座雪山,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

我家门前是一条大江,江边还停泊着几只小船,看样子一定是从遥远的江浙一带过来的。

11 暮春
清席佩兰
十树花开九树空,
一番疏雨一番风。

蜘蛛也解留春住,
宛转抽丝网落红。

注释:解:明白。

宛转:同“婉转”。

落红:落花。

相关链接:
席佩兰清女诗人。

名蕊珠,字月襟,又字韵芬、道华、浣云,佩兰为其自号。

昭文(今江苏常熟)人。

诗人孙原湘之妻。

为袁枚女弟子,故习染其“性灵”之说。

亦善画兰。

所著有《长真阁诗稿》、《傍杏楼调琴草》。

译文:
正是暮春时节,再也看不到百花盛开时的热闹场面了。

往日那些娇艳的花儿禁不住阵阵风雨的吹打,早已飘落枝头,只留下空落落的树枝,告诉着人们春天曾经来过。

树杈上,一只小小的蜘蛛正在忙碌着吐丝结网,莫非是它也舍不得春天离去,想网住那最后几片飘零的花瓣?
12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遥指:指向远处。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相关链接: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文词清丽生动,意境简明爽朗。

其诗在晚唐成就较高。

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译文:
清明节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

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13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涧:山谷里的小溪。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野渡: 野外无人的渡口。

译文:
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14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译文: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15 田园四时杂兴(一)
范成大(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耘:锄草。

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当家:主持家务。

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童孙:指儿童。

未解:不懂得。

供:供奉。

这里指“参加”、“从事”。

傍:靠近。

桑阴:桑树下的荫凉处。

相关链接: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吴县)人。

与杨万里同榜进士。

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

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

晚年隐居石湖。

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

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

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
宋四大诗人”。

译文:
白天锄草夜间搓捻细麻,
农家男女没有片刻闲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靠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16 田园四时杂兴(二)
范成大(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篱落:篱笆。

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蛱(jiá)蝶:蝴蝶。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7 明日歌
文嘉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注释:
复:又。

何其:多么。

这句说:明日是何等的多啊。

待:等待。

蹉跎(搓驼):光阴虚度。

以上两句说: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累(lèi类):带累,使受害。

这句说: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

无穷:无穷尽。

悠悠:漫长。

几何:多少。

请君:请诸位。

相关链接:
文嘉,公元1501年生,1583年逝世,字休承,号文水,文徽明之弟,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

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兄文彭。

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

文家后来还出了位名气极大的人:文震孟。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嘉精于鉴古,临古之功也深,画风传乃父衣钵,惟所闻古人名迹至多,故下笔能脱去习俗,颇不易得。

译文:
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

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处,明日是无穷无尽的,但人却越来越老。

从早到晚,一天天就像这滚滚东流水一样,飞逝而去,从古至今的漫长岁月,就是随着落日西下,慢慢过去。

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

18 杂诗
王维(唐)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注解:
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著花:开花。

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目的诗。

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译文:
今天我真高兴,见到了从家乡远到而来的您。

我已久很久没有回家看看了,那熟悉的家乡一定有了许多新的变化,您快和我说说吧!对了,不知道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一株蜡梅花开了没有啊?
19 江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清江:指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郊。

抱:环绕。

长夏:漫长的夏季。

幽:幽静、安静。

但:只要。

供禄米:发俸禄、供粟米。

微躯:微贱之身,作者对自己的谦称。

相关链接: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

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

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译文: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优雅、恬静,长期的动荡生活使诗人深受离乱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静之处,栖身之所,重又与家人团聚,怎能不让诗人为此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疑弯清澈见底的清江水弯曲环绕着村庄缓缓流淌,漫漫夏日,村庄里一切都很幽静、安然。

那梁间的春燕,那水中的白鸥,那痴情的老妻,那天真无邪的稚子,都让诗人感到无限的欢乐和惬意。

这种欢乐与惬意是表面的,而骨子里正隐藏着多少悲苦之情,诗人能享受这种村居之乐,是靠亲朋老友接济的禄米。

贫寒困窘的诗人要靠他人的接济才能生活下去,这不能不让人伤感。

2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唐)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芙蓉山:地名。

苍山:青山。

犬吠:狗叫。

白屋: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译文: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夜幕降临,青山在暮色中遥远迷蒙,若隐若现。

天气真冷啊,四周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一座小小的茅屋孤零零地伫立在寒风中,越发显得萧条。

半夜里,篱笆门外传来的一阵狗叫声,一定是小屋的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吧!
21 苏堤春晓
清阮元
北高峰上月轮斜,
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哓春天青白色,
东风吹冷碧桃花。

注释:
苏堤:杭州西湖上的一道河堤,是苏轼主持修建的,所以叫“苏堤”。

北高峰:杭州西湖西侧的山峰的名称。

月轮:月亮。

涯:区域,一涯指一个区域。

硗:qiào,薄,破硗春天指的是春天的早晨。

东风:春风。

相关链接: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胜境苏堤的优美的山水抒情诗。

诗人捕捉破哓时刻的
形象,描摹如画的“明月西斜,曙光初透”的景色,体现了诗的三美之一:绘画美。

译文:
一轮明月固定在北高峰上,洒下淡淡月光。

湖光显山色,明暗成对比,十里西湖引向深远处。

春天的破哓时刻天空呈现青白色,一阵东风吹来,乍暖还寒,但鲜艳的桃花已经报告春天醒了。

22 逢入京使者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京:指长安。

使:使者。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园。

路漫漫:路程遥远。

龙钟:眼前淋淳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附。

君:指入京使者。

相关链接:
七四九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诗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马叙谈,请他给自已家里带个口信,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全诗语言平易,但精练概括,情深意厚,亲切感人,自然深入人心。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在马上相逢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给我家里报个平安吧。

23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闻:听到。

芙蓉:荷花。

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裁:剪开。

始:才。

译文: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

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24 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