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语言文字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语言文字运用之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
【高考真题演练】
1.【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

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

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儿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

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3.【2017·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4分)
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参考答案】
1.(1)将堵车时漫长而堵塞的车道比作黏稠的河流,体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堵车时车流长且行动缓慢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分析。

解答时,定位原文语句,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进行赏析。

(2)短句结构清楚,语气简洁有力,节奏明快,作为文章结尾干净利落。

两个形容词短语并列,更强调了“我”心满意足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将“我”的心理状态用两个短句展示出来,强调了“我”的心满意足,且短句的结构更加简洁有力,适合用在文章的结尾,干净利落。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

解答时,比较原句和修改的句子在结构和情感上的不同,分析作答即可。

2.【答案】示例: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及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分析例句的结构,然后按照例句句式将材料中所给的词语进行分类重组,即可得出以上答案。

3.【答案】示例一: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

示例二: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生动。

要围绕横线前的句子“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展开,联系现实生活,找到合适的喻体,注意排比句至少有三句话。

【选用句式考点精讲】
选用句式指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目的等,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选择恰当的句式。

搞清提供的语境材料的表达角度,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句式是重点;选用时围绕“中心点”展开,根据侧重点选择并调整句式使之明晰是难点。

选用句式时需注意文体、语体、语境、语气、句式和感情等因素。

它融于仿用、变换句式中。

这种题型很少单独考查,一般结合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查。

★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在试题中又常常表现为整个段落中句子的主语相同。

【对点训练】
1.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需要清静……最好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的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干枯的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
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
★词语照应。

词语照应和暗示是选用句式的重要条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通过对关键词语和句意的分析,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照应的内容。

【对点训练】
2.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

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句式一致。

对句式结构的考查是选用句式考题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主要考查短语类型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

句式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表达效果。

做此类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法基
础:(1)掌握短语类型如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2)掌握句子类型如单句、复句(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等)。

【对点训练】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A.柳枝在轻柔柔的春风中染绿 B.轻柔柔的春风把柳枝吹绿
C.柳枝被轻柔柔的春风吹绿 D.轻柔柔的春风吹绿了柳枝
★事理一致。

选用句式题所给语段围绕明确的话题展开,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

判断时要看句子是否符合事理。

做此类选用句式题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及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性;弄明白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

【对点训练】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

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嫣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嫣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氛围一致。

选用句式题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描写景物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和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之分,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闹、凄凉的区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有悲有喜,态度有褒有贬。

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对点训练】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

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

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A.在干燥的沙漠长出几棵小草,它们用自己的身躯点缀着沙漠,给沙漠带来宝贵的生机
B.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C.苍茫的大漠,宽广而静美,在五千年的晴空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D.感觉自己置身于波光粼粼的大海,沙子自觉而乖巧地排成鱼鳞状,润泽而光滑
★时间、空间一致。

选用句式题所给语段有时从时间上考查其协调性,有时从空间上考查。

此类题中的时间、空间顺序比较明显,所以难度应该不大,需分析时间层面的从古到今、从先到后、从早到晚,空间层面的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
【对点训练】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门前是一条河。

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B.山门里有一个穿堂,弥勒佛供在迎面。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河边是一个很大的打谷场
C.打谷场很大,就在河边。

高大的柳树栽在三面。

穿堂对着山门,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D.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

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语气语调。

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相应地发生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

选用句式题有时并不是单独地就某一考点进行考查,而是综合性地进行考查,所以应注意从多方面去思考、分析。

【对点训练】
7.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选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主语的确定,二是句式的把握。

联系上文“我……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的大石头上坐坐”可知,“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中的“上面”,指的是“大石头”上面。

因而可以肯定“大石头”是主语(陈述对象),由此可以排除A、C项。

其次,B、D项中,之所以选D项,是因为D项用判断动词“是”来进一步强调这句话的主语为“大石头”,还具有对前句的解释作用。

2.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选用句式的能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注意句子前后的关系。

第一空应填②,①中“则”是“就”的意思,不符合语境;第二空填③,“它”代指前面的“机会”,与上文联系紧密,如果填④,前后分句的陈述对象就会不一致;第三空应填⑥,本句是条件复句,“尽量发挥你的
潜能”和前面的“朝着既定目标前进”都是“发现机会的存在”的条件。

3.A 【解析】选项中四个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要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就要从句式结构一致的角度去分析,即要选的分句句式应与上一分句“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相同,结构为:名词+介宾短语+动词。

而A项与此句句式结构一致。

4.B 【解析】从“虚伪的笑”到“阴冷的奸笑”,语意由轻到重,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由此排除A、D 两项。

由前文“真伪难辨”可知,并不能确定是哪一种笑,B项的“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与上文衔接紧密,故B项正确,C项错误。

5.B 【解析】选用句式,不仅要使文段结构严谨,而且要使文段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同其中的景象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让文脉贯通,语意畅达。

我们应先从整体上揣摩文段的情感基调,然后找出与其情感最吻合的物象或景致。

通读全段,文段描写了大西北特有的景致,“空山绝谷”“阴凉”“茫然”等词语,营造了荒凉、沉寂、没有生气、人迹罕至的氛围。

A项中“小草”“点缀”等给人以绿色和生机;C项中“晴空”“耀眼的光芒”都呈现出明亮而温暖的色调;D项惟妙惟肖地描写沙子,使沙子变成一群可爱的生灵,流露出作者对沙漠的喜爱之情。

这些显然与文段的格调不一致。

而B项中的“铁色戈壁”“空旷宁寂”“四顾无援”等与文段的情感氛围一致。

6.A 【解析】作者的立足点是“山门”,即河边的打谷场与建筑物之间,应该承“河”谈起,依次往后写。

从空间顺序考虑,B、C、D项的空间顺序是混乱的。

只有A项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立足点和各种景物的空间位置。

7.A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得体”。

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A项,该句是一个疑问句,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

该题干扰较大的选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这一词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仿用句式考点精讲】
一、仿用句式的主要类型
(一)组合式仿写
组合式仿写,就是给出用于仿写的主要材料,根据题干和示例句进行组合仿写。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为:第一步,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第二步,明确句式,根据所给材料的逻辑关系和句式进行组合。

【对点训练】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奉献他人的美好情怀。

材料:
报效关爱知恩
老吾老及人之老报君黄金台上意吃水不忘挖井人
心念父母马革裹尸羊羔跪乳善待老人投笔从戎
乌鸟私情
(二)填空式仿写
填空式仿写,就是将句子恰当地填入所给位置的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在材料的中间(叫嵌入式仿写)或末尾(叫续写式仿写)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与原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为:第一步,分析语境,明确上级语境,确定仿写的主题;第二步,分析例句,明确句式,进行仿写。

【对点训练】
2.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三)开放式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即仿句与例句在内容上没有联系,只是要求在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与例句保持一致。

有时候话题选择比较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话题,仿照例句的句式及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1)联想相称,需要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进行创造性构思;(2)句式相近;(3)仿写时要注意内容界定,揭示出所写话题的内涵;(4)要做到修辞手法与示例完全一致。

这类题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句子的意蕴,要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所写的内容新颖独特。

虽不用完全注意内容上的相同性,但也要注意某些隐含内容上的相关性。

【对点训练】
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四)命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是给定一个完整的语言材料,让考生品读例句,领会其句式、结构、意蕴、修辞手法等特点,然后给定仿写的具体材料、主题等,让考生依据示例仿写。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一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或画线句)一致。

【对点训练】
4.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从:跟随)(比:并列)(北:相背)(化:变化)
二人排齐向右站左人正立右倒画
亲密并列肩比肩人形颠倒表变化
5.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回忆,希望;
回忆,希望。

二、仿写的原则和要求
仿用句式指仿照一个或一组句子,再写一个或几个句式与之一致的句子。

重点是明确要求,看透所给例句的特点(包括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达角度、表述语气等),搞清仿句与例句间的内在关系及衔接点;难点是弄清所给例句的隐含信息,把握例句的内涵,保持仿句与例句之间的一致性及意蕴的吻合。

一般情况下仿用句式是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有些仿句题就提出了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使有的题目没有明确提出,在解答时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两个方面。

仿写句式应遵循多个方面与例句保持一致的原则,只要弄清例句的特点,把握一定的规律,仿写的内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大体来说有:
1.话题合规
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

例1 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话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句子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示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2.结构相同
有些句式仿写题的例句结构较为复杂,由一组博喻句、比喻排比句或复合比喻句构成。

其外在形式表现为由多个句子组成,内容上各元素之间的彼此关联和彼此对应关系也比较复杂。

这可能牵涉句式、修辞、逻辑等多个方面。

解答这类仿写题时,一定要注意各本体之间的内部联系、各喻体之间的内部联系、各个本体和各个喻体之间的对应性,以及相关的逻辑协调性。

例2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等)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3.句式一致
仿用句式通常也被称为“句式仿写”,它的基本要求是做到仿写出来的句子与示例句的句式一致。

形式上的规定对句子的内容表达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所以人们又把“仿用句式”称为“戴着镣铐跳舞”。

句式一致是仿用句式题的第一要素,也是底线要求。

例3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4.修辞相符
仿用句式题大多数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

如果所给出的例句本身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那么所仿写出来的句子也应该使用和例句相同的修辞手法。

在仿写题命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
拟人、对偶等。

例4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

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5.逻辑合理
仿写句式时,句式一致和修辞相符的要求往往都比较容易从例句中看出来,仿写时也比较容易把握。

但逻辑的问题却隐蔽得比较深,也往往容易被忽略,这种错误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例5 围绕“勇气”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句式相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勇气,是屹立广漠的高大胡杨,鼓舞我们穿越千里黄沙,寻找希望的绿洲; ; 。

6.意旨相近
意旨相近,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的意思,从而保证仿写的句子意旨与原句相近或相同。

例6 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

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①。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②。

7.情调相通
在感情基调、情趣色彩等方面,所仿写的句子也应与例句相协调。

如果例句的情感表达得很含蓄,仿句也就不能太直白;如果例句中包含了讽刺的语气,那么仿句也应该带有讽刺意味。

仿写的句子同例句在感情色彩方面也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

这就要求考生在仿写的时候,注意话题和内容的选择。

例7 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