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中学高三化学第三次理综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20中学第三次理综模拟考试试卷(化学部分)
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
如农用塑料薄膜、电池、卫生
纸、纯棉纺织品等。
②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
等种类。
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③火腿肠中的保鲜剂通常用NaNO2,起抗氧化作用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④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赤潮和水华现象的出现都是
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⑤阿司匹林是一种抗生素,其化学成分是乙酰水杨酸。
⑥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⑦塑料是由树脂及增塑剂、防老化剂等添加剂组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因有些塑
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故塑料和树脂也常混用。
⑧合成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
如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和不怕虫蛀等。
宇
航员的宇航服就是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制成的。
A.②③④⑤⑦⑧B.②③④⑦⑧C.①②③④⑤⑦⑧D.全对2.下列四组物质从某种角度分析,每组都有一个例外,如下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①橡胶、蛋白质、尼龙、纤维素②硬铝、黄铜、钢铁、水银
③金刚石、刚玉、二氧化硅、干冰④ CH3CH2COOH、MgCl2、NH4HCO3、SO2
3.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4HCO3和Na2SO4杂质)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
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调pH值为5;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⑦过滤。
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
A.④③⑥⑤⑦①②B.①②⑤⑥⑦③④
C.③④⑥⑤⑦①②D.④③⑤⑥⑦②①
4.下列除杂方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除去AI2O3中的少量SiO2:将混合固体加入盐酸中过滤
B.除去H2S中的少量HCI:通过饱和的Na2S洗气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5.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42-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42-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4+
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左烧杯中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铝表
A
活动性:Al>Mg>Fe 面有气泡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度: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l>C>Si
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7.Ⅰ.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
不法分子通过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Melamine)来“提高”奶粉中的蛋
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
①三聚氰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②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填序号,多选扣分);
A. 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所以掺入奶粉后不易被发现
B. 三聚氰胺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 三聚氰胺易溶于冷水,属于分子晶体
D. 三聚氰胺呈弱碱性,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E. 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一般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
Ⅱ.已知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9H10O2,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核磁共振仪可以测定有机分子里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及其相对数量。
如乙醇(CH3CH2O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其面积之比3︰2︰1,见左下图所示。
现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2︰3。
方法二: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右上图:
已知: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试填空:
(1)A的结构简式为。
(2)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按要求写出其中两种同分异构B和C结构简式:
①B分子中不含甲基的芳香酸:。
②C分子中不含甲基,且遇FeCl3溶液显紫色,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芳香醛:
(3)已知:
①写出E的结构简式
②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C合成F
的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A 反应物
B C ……
反应物
H
合成反应流程图:
8.Ⅰ.氮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1 mol NO 2和1 mol CO 反应生成CO 2和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 2和 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0.5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 如下化学反应:N 2(g)+3H 2(g)
2NH 3(g) ⊿H <0,
其化学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右表: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 1、K 2的大小,K 1 K 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 2、H 2、NH 3的浓度之比为1∶3∶2 b.υ(N 2)(正)=3υ(H 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400℃时,反应2NH 3(g)
N 2(g)+3H 2(g)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 。
当测得NH 3和N 2、H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 和2 mol 、1 mol 时,则该反应的 υ(N 2)(正) υ(N 2)(逆) (填写“>”、“=”或“<”=)
Ⅱ.沉淀物并非绝对不溶,且在水及各种不同的溶液中溶解度有所不同,同离子效应、络合 物的形成等都会使沉淀物的溶解度有所改变。
已知AgCl + Cl - ==[AgCl 2]-,
t/℃ 200 300 400 K
K 1
K 2 0.5
生成物
E 2=368kJ ·mol -1
E 1=134 kJ ·mol
-1
反应物
反应进程
能量
下图是某温度下AgCl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由以上信息可知:
(1)由图知该温度下AgCl 的溶度积常数为 。
(2)AgCl 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先变小后变大)的原因是: (3)设计实验证明S(AgCl )>S(AgI)>S(Ag 2S),实验方案是 。
(4)若在AgCl 形成的浊液中滴加氨水有什么现象?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9.氯化铜晶体中常含FeC12杂质,为制得纯净氯化铜晶体(CuC12·2H 2O ),首先将其溶于稀盐酸中,然后按下面所示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氧化剂X 的是 (填序号)
A .H 2O 2
B .KMnO 4
C .NaC1O
D .浓硫酸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氯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 3+
1.9 3.2 Cu
2+
4.7
6.7
写出加入X后发生反应离子的方程式。
(2)加入的物质Y可以是,目的是
(3)某同学利用反应Cu+2H+ Cu2++H2↑设计实验来
制取氯化铜溶液。
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应该为。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请在右侧方框中画出
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图,并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4)从CuC12稀溶液中得到CuC12·2H2O晶体,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Cu2+的水解,应采取的措施是。
10. 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特征的颜色,例如Cu、Cu2O呈红色,CuO呈黑色,CuSO4·5H2O 呈蓝色等。
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的Cu2O试样中是否含有Cu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Ⅰ.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②在空气中灼烧Cu2O生成CuO;
③Cu2O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u2O+2H+=Cu+Cu2++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方案3: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 g ,取红色试样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质量不变,称得最后质量为c g。
分析数据,作出合理判断。
(1)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
如果你认为该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如果你认为
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
(2)方案3中,如果a、b、c的关系符合c= 可确认红色粉末是Cu2O Ⅲ.研究性学习小组乙,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
(3)简述新探究方案中,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操作、现象、结论):
(4)你认为依据新方案测定上述红色试样成分必须获得下列哪些物理量:(选填序号....) ①通入氢气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试样+硬质试管的总质量; 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硬质试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含药品)的质量;⑤硬质试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含药品)的质量 (5)有人提出,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试管之间应加一个干燥装置,你认为 (选
填“需要”或“不需要”),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D
3.A
4.C
5.D
6.C 7.Ⅰ.①C 3H 6N 6 66.7% ② ADE
Ⅱ.(1) —COOCH 2CH 3 —CH 2OOCCCH 3 —CH 2COOCH 3
(2)① —CH 2CH 2COOH
② HO — —CH 2CH 2CHO
(3)① HO — —CH 2CH 2COONa
②由C ( HOC 6H 4CH 2CH 2CHO )制备F ,需经过加成反应得醇,再发生消去反应得烯,其产物再与卤素的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最后将其水解即得目标产物。
其合成流程图示如下:
Cl 2
浓硫酸 加热 H 2 催化剂、加热
HOC 6H 4CH 2CH 2CHO
(C ) HOC 6H 4CH 2CH 2CH 2OH
HOC 6H 4CH 2CH 2=CH 2
8. Ⅰ.(1)NO 2(g)+CO(g)==CO 2(g)+NO(g);⊿H=—234kJ ·mol
—1
(2分)
(2)① >(2分) ② c (2分) ③ 2(3分) >(3分) Ⅱ.(1) 10—12 (2分)
(2)Cl -抑制了AgCl 的溶解,但Cl -浓度增大使AgCl 形成络合物:AgCl + Cl - ==[AgCl 2]-(2分)
(3)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KI 稀溶液(0.1mol/L ),固体由白色转化为黄色,再向悬浊液中滴加同浓度Na 2S 稀溶液(0.1mol/L ),固体由黄色转化为黑色。
(3分) (4)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2分); AgCl+2NH 3=Ag(NH 3)2++ Cl — (2分) 9.(1)A 2Fe 2+
+H 2O 2+2H +
2Fe 3+
+2H 2O (2)CuO 或Cu (OH )2或CuCO 3(2分);
调节溶液的pH ,只生成Fe(OH)3沉淀(2分);
(3)电解 (4)加入适量稀盐酸
10.(1)方案Ⅰ不合理,铜和氧化亚铜都能和硝酸生成Cu 2+
;方案Ⅱ不合理,Cu +
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生成了铜单质。
(2)c= 1
9 (10b —a )(3)关闭活
塞,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静置后若漏斗内液面不下降,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面下降,则装置漏气 (4)②③⑤(5)需要
反应后,应让铜粉在氢气流中冷却,如没有干燥管,铜粉将吸湿。
HOC 6H 4CH 2CHClCH 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