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1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选择题
1 (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2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
相关
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并绘图如右,请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错
误的是( )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越激烈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3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 )
A.生产者B.消费者.分解者D.不能确定
4下面对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就是把氨转化成氮气返回到大气中
B、动物产生的尿素通过转化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氮素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不会再形成氮气
D、反硝化细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就是把氮氧化成为硝酸盐
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消费者
.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能量流动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不在能量金字塔中
6 (2011年海淀检测)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7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固定了一样多的有机物中的化能,甲只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下列正确的是( )
A 乙>乙>丙B.甲>乙=丙
乙=乙=丙D.甲<乙<丙
8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大 B。

明显减小
.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
9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10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
A、生产者
B、一级消费者、分解者 D、二级消费者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习小组完成了A、B、三组实验。

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上图。

关于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1 (2009年高考江苏卷)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
“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二、填空题
12下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
1、n
2
、n
3
,则该乔木的
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

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13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和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

而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不过是人类的手足之癣,全球气候变暖才是人类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

(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_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

(2)如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

若生产者有5 000 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g。

③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0 g,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下,每小时释放32 g的氧气,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____g。

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__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该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活动的相对强弱也可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相对含量。

0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不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以免数据不真实,A项错误;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只能表明典型草原的植物平均种数大于荒漠草原的平均种数,而没有每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信息,B项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表中的平均产量并不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由表中信息得不到项的结论;三个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种数=植物总种数×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计算可知,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项正确。

答案:D
2D
3B
4B
5D
6解析:裸岩演替为森林,森林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答案:
7A
解析:营养级越多,消耗和散失的能量越多,生物总重量越少,因此甲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最高。

8B
9D
解析:此题考查生对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概念的理解。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三种情况。

而种间斗争又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三种情况。

10
11解析:题图反映b组培养温度最适宜,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是营养物质的消
耗。

答案:
12解析:A项中,4个试管中最初环境适宜,所以都经历了“J”型增长;B项中,最初的条件不同,达到K值不会同时;项中,培养液体积Ⅱ和Ⅲ不同,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应大于试管Ⅱ;D项中,Ⅳ中起始酵母菌数大于Ⅱ,所以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答案:B
二、填空题
13解析:群落由不同的物种组成,样方法不仅可用于种群密度的研究,也可用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且物种丰富度的计算方法与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只求平均值。

群落的结构中植物的分布由非生物因素所决定,而植物的分布又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在结构调查中,既要注意物种组成,又要注意不同种群的密度。

答案:(1)①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只要合理均给分) 样方法
②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
0③(n
1
+n
2
+n
3
)/3S
(2)光垂直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14(1)O
2
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燃料碳循环砍伐森林
(2)①A→D→E②能量流动200 ③64④→A叶绿体和线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