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帮妈妈去买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帮妈妈去买菜》
一、教学内容简介
本次公开课教学内容为小班数学教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对数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本次教学以儿童故事《我帮妈妈去买菜》为例,通过故事情境和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字和计算的含义。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素材:儿童故事《我帮妈妈去买菜》
2.准备教具:磁贴数码(10个1-10的数字)、计数棒、水果模型
3.准备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教案、小蛙板书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约10分钟)
在教学前,让幼儿围坐在小圆桌前,展示计数棒给幼儿看,并向幼儿提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后,再请幼儿数一数计数棒有多少根,然后将计数棒收回。
2. 故事导入(约10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儿童故事《我帮妈妈去买菜》,展示故事中的图片,并向幼儿提问:故事里有哪些数字?幼儿回答后,老师再问: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3. 数字认识(约20分钟)
老师向幼儿展示磁贴数码1-10,让幼儿一个一个数数码上的数字,并让幼儿用计数棒按照数码上的数字摆放相同数量的计数棒。
老师可以加入一些数学游戏,例如:让幼儿在数码上放置相同数量的计数棒并数数,然后随机一个数码让幼儿说出这个数码上的数字。
4. 数量比较(约10分钟)
老师向幼儿展示两种不同的水果模型(例如:苹果和梨子),并向幼儿提问:哪个水果更多?幼儿回答后,老师可以用计数棒进行演示,梨子比苹果多两个,然后让幼儿自己数数。
接着,再让幼儿比较其他组水果模型的大小和数量。
5. 计算练习(约20分钟)
老师将教学前准备的十组水果模型随机地放到桌子上,让幼儿来进行计算练习。
例如:老师问幼儿:“有三个苹果和四个香蕉,加起来是多少?”幼儿用计数棒进行
计算,并且回答答案为“七”。
6. 教学总结(约10分钟)
老师让幼儿回想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字是什么?
数字有什么用途?然后,老师再总结一遍幼儿所学的数学知识点。
最后,老师要求幼儿将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点用小蛙板书的形式进行记忆。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故事情境和互动式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更加
深入地理解并掌握了数字和计算的含义,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有些幼儿在跟着老师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小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加引导,并且要让幼儿重复练习以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课堂时间的分配也需要更加合理,例如可能需要适时缩短或延长某个环节的时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幼儿学会知识点,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