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农村牧区工作要点,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农村牧区工作要点,急~~
2011年全区农村牧区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团的十六
届四中全会、全团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即将召开的自治区团的十二届四次全委会议的部署,抓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利时机,以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东西互助”行动为统带,整体推进农村牧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大力促进农村牧区青年就业创业,继续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引领农村牧区青年为完成好自治区“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任务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整体推进农村牧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按照把全团面向基层工作的桥头堡推进到乡镇一级的目标,抓住机遇、整体推进、夯实基础、探索创新,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团组织建设,为做好党的农村牧区青年群众工作奠定基础。
1.全面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
结合乡镇党委换届,重点抓好乡镇团委书记选配,力争推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兼任乡镇团委书记。
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编制内外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副书记、委员,组成9—11人左右的乡镇团的委员会;设计工作载体,建立工作机制,拓宽联系青年渠道,丰富工作资源。
到年底,90%以上的乡镇团委完成
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研究乡镇团委工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推动其发挥桥头堡作用。
2.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工作。
与农牧业部门合作,培
训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青年专业人才,创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促进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加快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建团步伐,年底前,符合建团条件的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建团率力争达到50%;不符合建团条件,但又有团员青年的,采取联建共建等方式,扩大团的组织覆盖。
明确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中团组织的职责和任务,促进作用发挥。
3.加强村团组织建设。
抓住村“两委”集中换届选举的机遇,同步推进村团组织统一换届,配强村团干部。
积极参与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农村牧区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的管理与使用,拓展村团组织阵地。
制发村团支部工作手册和工作实录,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任务,推进标准化建设。
推动旗县级团委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出台党建带团建政策的机遇,制定本地加强共青团工作的政策措施,支持乡、村两级团组织开展工作。
继续参与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推动大学生村官兼任农村牧区基层团干部.
二、大力实施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东西互助”行动
以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东西互助”行动为统带,扎实开展小额贷款、就业创业培训、科技支农支牧、致富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增强服务农村牧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效,引导农村牧区青年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做贡献。
1、深入实施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东西互助”行
动。
按照自治区团委下发的《关于实施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东西互助”行动的意见》(内团发[2011]1号)文件精神,各地一是要摸清底数,建卡立档。
要抓住春节农闲的有利时机开展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专项调研,掌握详实情况,建立本区域内的统一台帐、统一信息簿、统一统计报表、统一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登录和掌握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情况;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根据青年意愿和需求,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地进行政策宣传、基本权益维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岗位、市场就业方针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
通过走访企业,签订用工“订单”,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要大力实施“订单式”培训。
根据国家、自治区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青年劳动力,要积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技巧和管理知识培训,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业;三是输入与输出地有效对接。
争取劳动就业部门支持,建立与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的协作互助网络,将各级团组织的工作内容纳入其中,不
断提高青年劳动力输出组织化程度。
在青年劳动力供需相对集中的盟市、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嘎查村开展结对互助,适时举行仪式,并积极探索建立长期的组织和联络制度。
形成输入地提供岗位“菜单”,输出地按照“菜单”和青年劳动力意愿组织人员的良性互动。
四是加强协调和跟踪服务。
定期与相关部门、用人单位、青年劳动力
举办座谈会,畅通联系渠道,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和青年劳动力之间关系,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合同、工资、保险等各种矛盾和问题。
培养表彰一批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典型。
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使广大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农村牧区青年劳动力了解政策,更新观念,增强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输出地团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助,切实为转移就业青年劳动力解决后顾之忧。
2、全面推进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
分解工作指标到各盟市,全年完成3亿元左右的扶持农村牧区青年贷款任务。
坚持注重实效,扩大贷款青年覆盖面,力争使小额贷款工作覆盖全部县域,使更多的青年受益并团结在团组织周围。
开展“送金融知识、科技服务下乡”、“金融知识、科技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帮助团干部和农村牧区青年熟悉、掌握有关金融知识和实用科技知识。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创新小额贷款担保方式,落实贷款贴息、创业奖励等优惠政策,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依托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数据管理系统,加强数据核查分析和工作月报。
3、加强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
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小额贷
款工作,帮助农村牧区青年创业致富,壮大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群体。
大力选树农村青牧区年致富带头人,动员他们通过开展订单式培训,创建创业示范基地、见习基地等方式,示范带动农村牧区青年就业创业。
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青联举荐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
人。
依托自治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探索建立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
继续与科技部门合作做好以农村牧区青年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重点的科技支农工作。
4、做好内蒙古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运行管理工作。
积极筹措资金、配备人员、完善运行机制,制定运行办法,充分发挥基金会作用,扶持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就业。
5、继续办好《内蒙古青年就业创业简报》,力争达到每月两期,进一步推进交流,指导好基层工作。
三、不断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
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以植树造林为主要载体,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
1.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以内蒙古青少年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和示范,指导、规范各地各类“青”字号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大青山解放军万亩林、中日友好林、海外赤子林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鼓励、帮助各地围绕当地城镇化进程开展各类青少年生态建设活动。
以我区江河湖泊为重点,通过流域或区域团组织联动等形式,扩大植树造林规模。
与农牧业部门合作,开展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和清洁生产活动。
2.推进保护母亲河宣传实践活动。
利用保护母亲河日、植树节、世界水日等重要节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组织好第五届“母亲河奖”参评工作。
3.培育青少年生态环保队伍。
以高校和中专、职业院校为重点,扶持
各类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开展工作。
加强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骨干培训和小额资助,扶持其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
探索建立区域性和流域性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
继续开展乡村青年文化活动。
按照“诚信守法好、尊老爱幼好、家庭和谐好、邻里和睦好、积极作为好”的标准,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选树活动。
四、其他工作
1.健全工作推进落实机制。
深入基层,靠前指导;加强阶段性、区域性工作总结、交流和推进。
完善重点工作分析评价通报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
发挥内蒙古青年就业创业简报、农村牧区战线飞信群、QQ
群等平台作用,畅通信息渠道,宣传推广典型。
2.加强调查研究。
深入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牧区青年群众工作和农村牧区共青团工作的重大课题。
注重研究、把握社会机理,结合农村牧区共青团工作实践,深入挖掘好的做法、经验和工作推进路径、方法。
追问这个好像是以团的工作为前提,我需要以地市级以上的政府机构制定的工作要点,如有请发,追加50分,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