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三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学案 人民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康熙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此时的清朝刚刚从武力夺取天下转入和平建国时期。

他顺应这一形势,大力倡导汉族的传统文化,孜孜求治,取得了先辈们所不曾有过的业绩。

他在位期间编撰的《康熙字典》,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下诏编写和由皇帝作序的字典。

《康熙字典》是那个时代辞书编纂的最高成就,是中国辞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奠基之作,为中华民族文字、语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思考:除了在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外,康熙帝还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提示:统一台湾,将台湾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平定国内叛乱,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等等。

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一、稳固统治地位
1.______年,康熙继位,辅政大臣鳌拜独揽大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2.______年,康熙剪除了鳌拜集团,稳固了统治地位。

康熙初年,清朝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配合清军统一全国的三藩势力日益膨胀;郑成功及子孙在台湾坚持抗清;游牧于漠西、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沙俄觊觎中国北部领土。

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1.平定三藩
(1)背景
①________吴三桂、平南王________、靖南王耿精忠等三藩势力日益膨胀,严重地影响了全国军政的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②康熙决意削除三藩,________收到撤藩令后,公开举起了叛旗。

(2)经过
①康熙帝首先派八旗精锐部队开赴______,又预先加强南昌方面的防御力量,切断吴三桂和______叛军的会合之路,形成各个击破之势;起用______,平定察哈尔、陕西的叛乱,稳定了西北局势。

②______年,清军全力进兵福建,击败________,并迫使尚可喜归降,使吴三桂陷于孤立状态。

③1681年,清军攻入______,最终平定叛乱。

(3)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________的趋势,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台湾
(1)背景
①1661年,________率兵驱逐______殖民者,光复台湾,但台湾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②康熙亲政后,采取了________的方针,筹划统一台湾。

1681年,康熙派______为福建水师提督,令姚启圣负责粮饷等后期供应,着手统一台湾。

(2)概况
①1683年,______率水师从福建出发,攻下澎湖岛,促使郑克塽奉表投诚。

②在台湾设立________,隶属________。

(3)影响:将台湾置于________的统一管辖之下,强固了东南海上防务,进一步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3.抗击沙俄
(1)背景
①从16世纪中叶开始,沙皇俄国武装侵入中国______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康熙进行了周密筹划,两次亲自巡视东北,实地观察边防情况,做好抗击沙俄的准备;向比利时传教士________了解俄国情况;派人到________一带侦察地形,了解民情。

(2)过程
①1685年,清军正式向________进兵,俄军被迫投降。

②______年,俄军卷土重来,康熙派军重创俄军,俄军被迫同意讲和。

(3)结果——《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①概况:______年,中俄双方签署《尼布楚条约》。

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及________至海为中俄的东段边界,岭、河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俄国。

②意义:这是中俄双方在________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________流域都是中国领土,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定的环境。

4.三征噶尔丹
(1)背景
①1671年,噶尔丹凭借武力占据了________居住的天山南麓。

②1690年,噶尔丹从科布多出兵东犯,中国北部和______边疆地区陷于混乱,而且他还和______有所勾结,加重了这场祸乱的危险性。

(2)概况
①1690年,康熙督师亲征,在________战役中,噶尔丹大败,逃回________。

②康熙为了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辖,举行了______会盟,实行清政府统一管辖下的______制度。

③1696年、______年,康熙帝两次亲率大军征讨噶尔丹,最终噶尔丹服毒自尽。

满学研究员阎崇年将康熙帝的功绩概括为八个方面: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和约;亲征朔漠,善治蒙古;重农治河,兴修水利;移天缩地,兴建园林;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答案:一、1.1661
2.1669
二、1.(1)平西王尚可喜吴三桂(2)荆州福建图海 1676 耿精忠昆明国家统一
2.(1)郑成功荷兰攻抚兼施施琅(2)施琅台湾府福建省(3)中央政府
3.(1)黑龙江南怀仁雅克萨城(2)雅克萨 1686 (3)1689 外兴安岭平等谈判乌苏里江
4.(1)维吾尔族西部沙皇俄国(2)乌兰布通科布多多伦盟旗 1697
问题1:康熙总揽朝政大权,加强了君主专制后,其政权仍面临分裂割据等严峻问题。

试分析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的各项举措的重大意义。

提示:本问题阐述了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各项举措的重大意义。

把握本问题,能够从更深
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康熙帝?
提示: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同时要突出重点。

对康熙帝,一方(1)历史贡献:①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镇压了少数民族贵族
【例题1】康熙帝是古代中国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促进了台湾同内地关系的发展,表现在()。

A.派军击溃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B.设立台湾府,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C.资助郑成功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D.设置台湾省,增强和重视台湾在国防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1661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但郑成功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郑成功死后,康熙帝派军队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答案:B
【例题2】1689年,中俄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该条约()。

A.由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署B.为中俄边境赢得永久的和平与安定C.未能从法律上解决中俄边界问题D.至今仍为中俄双方承认并得到遵守解析: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谈判,最终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该条约在平等的基础上签署,它照顾了双方的利益。

根据条约,俄方领有包括尼布楚在内的额尔古纳河以西地区,并获得了通商利益;中国方面则收回了被沙俄侵占的雅克萨等地。

项。

《尼布楚条约》虽然照顾了双方利
1 (原创)有人根据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绘制了一幅图画,该图画描绘了康熙帝的一项重大行动。

观察下列图片的内容,该画最恰当的命名应是()。

A.少年天子B.计擒鳌拜
C.平定三藩D.进军台湾
2 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A.鳌拜集团被铲除B.平定三藩之乱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进入台湾
3 观察下图,图中诗为:“大漠孤城祁连山,戍楼遥望暮云间。

西风忽报边关紧,十万兵勇过桥湾。

”图中的清军“过桥湾”是为了()。

清军过桥湾图
A.平定三三藩之乱B.挫败沙俄侵犯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D.开发西北边疆
4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答案:1.B 解析:图片中的内容展现了康熙率领一群少年智擒权臣鳌拜的场景,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D 解析:从诗中的“岛”可以排除A、B两项。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康熙帝才刚刚继位。

3.C 解析:诗中的“大漠孤城”“祁连山”等信息表明,清军是要去西北平定叛乱,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C 解析:康熙帝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客观上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