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六中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甘肃省武威市六中生物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经查阅1944年和1946年艾弗里等人所发表论文发现,艾弗里的原始实验并没有逐一分析S型细菌中的各种成分,原论文也没有提及蛋由质和多糖的分离、提纯工作,而且在论文的预处理方法布分采取了“去除蛋白质和荚膜多糖”步骤,后续实验是在去除了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崔础上进行的。

通过不断地去除各种成分,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转化因子”。

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后,艾弗里对其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确认转化因子就是DNA。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B.该实验思路是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离,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2.橘皮精油的提取操作流程是:
A.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静置→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静置→橘皮油
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D.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3.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的种子。

1974—1977年间连续研究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研究结果,不合理的是
A.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
B.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
D.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4.有一种家鼠,当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1︰1。

将子一代中黄色鼠交配,子二代中的黄色和灰色比例是2︰1。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规律
B.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
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
D.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
5.如图所示为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所做的不同处理方式,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③在生物体内均以离子形式存在B.②在适宜条件下仍很难萌发成幼苗
C.③在①的质量比是1〜1.5%D.④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至2. 0,置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8.(10分)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二、非选择题
9.(10分)我国科学家张道远先生通过从耐旱灌木白花柽柳中克隆得到TSOD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化到棉花中,获得了具备更强抗旱性的T4代转基因棉花株系。

下图为转基因抗旱棉花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表示用______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

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

步骤③一般用______处理农杆菌,使其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2)将重组质粒导入棉花细胞除步骤④所示的方法外,还可采用______。

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的受精卵,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

(3)外植体培养成为试管苗的过程采用了______技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步骤⑤⑥表示________。

(4)为了确定抗旱转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可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______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再_______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棉花植株的抗旱性。

10.(14分)下表为孟德尔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所做的杂交试验,其中大写字母为显性基因,表示该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下图表示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果皮(豆荚)、种皮都是由母本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分化发育形成,请认真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形状子叶颜色种皮颜色豆荚形状豆荚颜色花的位置茎的高度
圆滑R 黄色Y 灰色G 饱满A 绿色B 叶腋C 局基D
皱缩r 绿色y 白色g 不饱满a 黄色b 莲顶c 矮茎d
(1)以种皮白色的纯合豌豆为母本,授以种皮灰色的豌豆的花粉,所结豌豆种皮颜色是__________。

(2)选择豆荚颜色和种子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如果用黄色圆粒为母本,绿色皱粒为父本,两亲本的基因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母本上所结的豆荚的颜色__________,种子的形状为____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F1植株所结的豆荚和种子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F1植株群体所结的种子的胚有
__________种基因型。

11.(14分)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液中提取。

由于艾滋病病毒( HIV)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

现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牛产血清白蛋白成为可能。

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细胞①;
B.取出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形成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②中实现了基因重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b的牛卵母细胞应在体外培养到
________________期。

为使奶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将早期胚胎分成若干等份,从而获得遗传物质相同牛。

(3)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_________________处理。

(4)构建“乳腺细胞生物反应器”过程中,目的基因要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拼接,启动子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胚胎干细胞来源于______________期的内细胞团或原始性腺,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

12.下图为碳循环模示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在图中的生物群落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的一类生物是________。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和流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1)研究者: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

(2)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双球菌、细菌培养基等。

(3)实验设计思路:把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各自的遗传功能。

(4)实验过程:
(5)实验分析:①只有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②DNA被水解后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6)实验结论:①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②同时还直接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题目详解】
AC、由于艾弗里实验中去除了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因此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C正确;
B、该实验思路是通过不断地去除各种成分,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转化因子”,B错误;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2、B
【解题分析】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

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静置→橘皮精油,故选B。

3、D
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另外两者生活空间相同,说明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竞争阳光,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由于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为没有捕食者以及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数据急增,小粒种子植物占劣势,进而蚂蚁的数量减少,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动
【名师点睛】解题点拨: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增加,由于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则小粒种子植物数量减少,因此蚂蚁的数量减少。

4、A
【解题分析】
A、家鼠皮毛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A错误;
B、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故该种家鼠中黄色个体一定为杂合体,B正确;
C、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已死亡,C正确;
D、据分析可知,家鼠的这对性状中黄色对灰色显性,D正确。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运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水分、无机盐存在形式、功能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此题,可根据图示,判断各数字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结合水、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含量、功能判断各选项的正确性。

【题目详解】
A、种子燃烧后的产物除二氧化碳、水外,剩余的③灰烬是无机盐,生物体内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A项错误;
B、烘干后的种子②已失去活性,在适宜条件下不会萌发成幼苗,B项正确;
C、无机盐在种子鲜重中的比例是1〜1.5%,在干种子①中所占比例远大于这一数值,C项错误;
D、种子晒干时失去的主要是④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项错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对无机盐的功能理解不全面。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的形成存在,如磷酸参与ATP、核酸、磷脂等的组成。

6、D
【解题分析】
由题意知pH=2时淀粉酶不发挥活性作用,故淀粉不能水解,乳清蛋白、唾液淀粉酶都是蛋白质,在pH=2温度为37℃时,都能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或氨基酸。

【题目详解】
A、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没有唾液淀粉酶,A错误;
B、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没有唾液淀粉酶,B错误;
C、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因此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没有麦芽糖和唾液淀粉酶,C错误;
D、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因此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D正确;
故选D。

7、D
【解题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题目详解】
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A正确;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正确;
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C正确;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8、A
【解题分析】
染色体的变化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的异同,意在考查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

【题目详解】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纺锤体中,A错误;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正确;
一次有丝分裂染色体在间期复制一次,一次减数分裂只在减一前的间期复制,所以复制次数相同,C正确;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题目点拨】
比较: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但数目不变,着丝点分裂一次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后减半,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数目也不变,减一同源染色体分离减半一次,减二着丝点分裂数目加倍,细胞分裂完成再减半,子代细胞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二、非选择题
9、PCR技术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Ca2+(或CaCl2)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显微注射法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移栽到干旱土地中
【解题分析】
(1)①过程表示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

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步骤③一般用Ca2+(或CaCl2)处理农杆菌,使其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分子。

(2)将重组质粒导入棉花细胞除步骤④所示的方法外,还可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

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的受精卵,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外植体培养成为试管苗的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原理,步骤⑤⑥表示脱分化、再分化。

(4)为了确定抗旱转基因棉花是否培育成功,可先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旱基因(TaMnSOD基因、目的基因)作探针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再移栽到干旱土地中进行个体水平鉴定棉花植株的抗旱性。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0、白bbRR BBrr黄色圆粒BbRr绿圆:绿皱=3:19
【解题分析】
考查根据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及利用遗传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题目详解】
(1)据图可知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以种皮白色的纯合豌豆为母本,所结豌豆种皮颜色都是白色,与父本无关。

(2)据表可知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种子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选择豆荚颜色和种子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如果用黄色圆粒为母本,绿色皱粒为父本,两亲本的基因型依次分别是bbRR、BBrr;豆荚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母本上所结的豆荚的颜色是母本基因型决定,呈黄色,种子是受精卵发育成的,是子代,基因型是BbRr,形状为圆粒。

F1植株所结的豆荚都是绿色,种子的表现型由F 2基因型决定,为圆:皱=3:1,所以所求为绿圆:绿皱=3:1。

F1植株群体所结的种子的胚即F2有9种基因型。

【题目点拨】
首先明确性状的显隐性以及种皮、豆荚、胚、植株的发育,然后一对相对性状按分离定律分析,两对相对性状按自由组合定律分析。

11、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促性腺激素胚胎分割同期发情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囊胚发育的全能性
【解题分析】
分析材料: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细胞①,该过程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其原理是基因重组;取出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母细胞中,形成细胞②,该过程采用了核移植技术,其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要形成转基因克隆奶牛还需要采用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题目详解】
(1)重组细胞①实现了基因的重组,重组细胞②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重组;核移植时,应将卵母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为此时卵母细胞核的位置靠近第一极体,用微型吸管可一并吸出第一极体;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母畜,可促使其超数排卵,以得到更多的卵母细胞。

(2)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

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胚胎分割可看成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3)在进行胚胎移植时,需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供受体生理状态相同。

(4)“乳腺细胞生物反应器”只能从哺乳期雌性奶牛的乳汁中获取白蛋白。

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驱动转录。

(5)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如囊胚的内细胞团)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核移植技术、胚胎分割、胚胎移植和胚胎干细胞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能理论联系实际,并要求考生对相应疑难问题具备分析能力。

12、将太阳能固定在他们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而被其他生物利用消费者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有机物
【解题分析】
图示为碳循环示意图,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①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

【题目详解】
(1)A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他们制造的有机物中,从而被其他生物利用。

(2)消费者可以捕食多种生物,所以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和流动。

【题目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简单的生态系统的知识,考生根据碳循环的示意图判断各种生物成分,识记各种成分的作用,识记能量流动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