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件法律进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案件背景
2018年2月15日,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嫌疑人张扣扣持刀
将被害人赵某杀害。

被害人赵某与张扣扣的母亲赵某华系同村村民,此前曾因土地纠纷发生过冲突。

此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张扣扣故意杀人案”。

二、案件侦查
1. 犯罪嫌疑人张扣扣被抓获
2018年2月16日,渭南市华州区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警,称华州区一村民赵某被
杀害。

经侦查,公安机关迅速锁定嫌疑人张扣扣,并于当日将其抓获。

2. 案件侦破
经审讯,张扣扣对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张扣扣供述,2018年2月15日,其持刀将被害人赵某杀害,作案动机系为母亲报仇。

三、案件起诉
1.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18年3月6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张扣扣依法提起公诉。

2.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2018年3月13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该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四、案件审理
1. 庭审情况
2018年4月9日至10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张扣扣故意杀人案。

庭审中,被告人张扣扣对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表示悔罪。

2. 证人证言
庭审中,被害人赵某的家属、同村村民、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等证人出庭作证,证实了案件的事实。

3. 法庭辩论
庭审中,公诉机关依法发表了公诉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扣扣故意杀人,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依法应予严惩。

辩护人则提出被告人有自首情节,请求从轻处罚。

五、案件判决
1. 一审宣判
2018年4月11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张扣扣犯故
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 二审宣判
2018年4月16日,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维持原判。

六、案件执行
2018年4月23日,张扣扣被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七、案件影响
张扣扣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发人们对法治、道德、亲情、仇恨等问题的思考。

该案警示人们要依法行事,理性维权,弘扬社会正能量,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总结:
张扣扣案件从侦查、起诉、审理到执行,历经数月,最终依法作出判决。

此案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公正、公平、公开,彰显了法律的威严。

同时,该案也提醒人们要依法行事,理性维权,弘扬社会正能量,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2篇
一、案件背景
张扣扣案件是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刑事案件,发生在2018年2月15日。

被告人张扣扣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依法逮捕。

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因为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矛盾和法律适用问题。

二、案件经过
1. 案件起因
张扣扣,男,生于1990年,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

据调查,张扣扣的父亲张华(化名)在1996年因一起纠纷被村民赵文海(化名)等人围殴致死。

事发后,赵
文海等人被依法处理,但张华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20年后,张扣扣得知赵文海之子赵甲(化名)仍在当地生活,便产生了报复心理。

2018年2月15日,张扣扣携带刀具前往赵甲家,将其杀害。

2. 案件进展
(1)初步侦查
案件发生后,渭南市华州区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侦查。

经过调查取证,专案组掌握了张扣扣的作案经过和动机,并于2018年2月18日将其抓获。

(2)审查起诉
案件侦查结束后,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检察院对张扣扣进行审查起诉。

2018年4月
23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张扣扣提起公诉。

(3)一审审理
2018年5月23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庭审中,张
扣扣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法院审理认为,张扣扣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惩处。

综合考虑张扣扣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法院判决张扣扣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4)二审审理
张扣扣不服一审判决,向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8年6月28日,渭南
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遂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5)死刑执行
2018年7月24日,张扣扣被执行死刑。

三、案件反思
张扣扣案件引发了社会对法律适用、家庭教育、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关注。

以下是对此案件的几点反思:
1. 法律适用问题
张扣扣案件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争议。

一方面,张扣扣的作案动机和手段都十分残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另一方面,他作案时年仅28岁,属于未成年人。

在这种
情况下,如何平衡法律的惩罚和教育的目的,成为了一个难题。

2. 家庭教育问题
张扣扣案件暴露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张扣扣的成长过程中,其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失,导致他形成了极端的复仇心理。

因此,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是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关键。

3. 社会矛盾问题
张扣扣案件反映了社会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社会矛盾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导致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四、结论
张扣扣案件是一起令人痛心的刑事案件,它警示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加强法律教育、化解社会矛盾。

同时,这也对司法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审理案件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3篇
一、案件背景
2018年2月15日,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张扣扣持刀将
母亲仇人一家三口杀害,随后自杀身亡。

此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张扣扣案”。

二、案件进展
1. 初步侦查阶段
案发后,渭南市华州区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侦查。

经过调查,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张扣扣。

2月18日,张扣扣被警方抓获。

2. 审查起诉阶段
在审查起诉阶段,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张扣扣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机关充分考虑了张扣扣的犯罪动机、手段、后果以及其家庭背景等因素,依法对其提出了相应的量刑建议。

3. 一审阶段
2018年8月27日,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张扣扣故意杀人案。


审中,张扣扣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表示悔罪。

法院审理认为,张扣扣故意杀人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予惩处。

根据张扣扣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其认罪悔罪态度,法院依法判处张扣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4. 二审阶段
张扣扣不服一审判决,向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8年9月27日,渭南
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5. 执行阶段
2018年11月22日,张扣扣被执行死刑。

三、案件争议
张扣扣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争议点:
1. 张扣扣的犯罪动机
张扣扣作案的主要动机是为其母亲报仇。

然而,一些网友和媒体质疑其动机的真实性,认为其行为带有一定的炒作成分。

2. 张扣扣的量刑
部分网友和媒体认为,张扣扣的行为虽然残忍,但其作案动机特殊,应从轻处罚。

然而,法院认为张扣扣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且手段残忍,情节恶劣,依法应予严惩。

3. 张扣扣的家庭背景
张扣扣的家庭背景也引发了争议。

有网友认为,张扣扣的家庭背景是其作案的重要原因之一,应从重处罚。

然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并未将家庭背景作为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

四、案件启示
张扣扣案件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犯罪者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如何,都应依法受到惩罚。

2.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

我们要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4. 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媒体和公众应理性看待案件,避免过度炒作,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总之,张扣扣案件的法律进程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