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和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和影响
根据假期调查发现,城县与乡村的收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拉大,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不利于全国的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
拉大,会导致发展极不平衡。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
出来
(一)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我国在改
革开放初期城乡人均收入比为2:1,1995年为2.72:1,2001年为2.92:1,2003年进一步扩大为3.23:1,2005年约为3.22:1.这不仅仅是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仅从我们所居住的城乡而言,这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二)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

1978年
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0.24之间。

但此后城乡居民收
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
(三)从城乡居民人就生活消费支出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拉大,也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很大。

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在拉大。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接近,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速度比农村居民更快一些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逐渐拉大,高于
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

……
我县附近的居民收入现状总体也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我县发展缓慢。

那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呢?
(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控制到鼓励,由
引导到配套改革的过程。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大致可划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属自由迁移期;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为严格控制期;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为半开放期。

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把城镇户口和农村户
口分开管理,抑制了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愿望,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
市场。

户籍制度使得城乡劳动力流动大多只是暂时性的转移而不是永久性的。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无法实现真正的从农民身份向城镇人口的转变。

另外城市对
于自发前来经商和务工的“民工潮”,从禁阻到经济性接纳用了10年的时间。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城市失业率的上升,更使得许多城市制定并实施了大量限
制农民在城镇就业制度的规定。

一旦遇到政治性活动,农民工也总是最先被清
理的对象。

这就使得那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也无法象城市居民一
样可以得到一份有保障、收入稳定的工作,提高收入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
从农业生产过程看,受到良好的教育的劳动者更易于接受和学会使用新
生产技术,甚至主动去搜寻新的技术或改进生产技术或条件,其劳动生产率比
知识水平低者更高。

从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看,经济的转型期从某种意义上看就
是寻找获得更大收入机会的过程,而且这种机会寻找和利用的过程是不完全竞
争的,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者与受教育水平低的劳动者相比就更能够发现并利
用这种机会,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众所周知,我国的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
面的机会先天就是不平等的,这就直接决定了城乡居民在人力资本禀赋方面存
在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最近几年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而进一步拉大。

目前,全国县级以下(包括县本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农村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仅为0.3%,而城市此比重为7.97%;
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中,城镇居民的子女占70%,农村子弟约占30%,这同全国总人口中,农村占70%,城市居民占30%的格局正好相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农村只有4.87%,城市则达22.17%;文盲以及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在农村
高达64.1,而城市只有34.9%。

农村教育的这种现状是现代化进程的沉重包袱,严重影响到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进而使科技在农村的普及推广难度增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不高,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的继续增长。

(三)国家政策的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家实行的都是偏向城市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出于历史的原因,“以工补农”、“以乡养城”是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的必要过程,但不可
否认,长期来这个做法对农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

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国
家持续的制度化的从农村汲取资金投向城市工业体系建设。

1952—1989年,国
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税收,从农村汲取资金7000多亿元(同期国家支农资金约3000亿元),约占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5,超过当时国有工业
企业固定资产原值。

1990—1998年间,国家通过财政渠道、工农业产品价格
“剪刀差”和金融渠道,又从农村汲取资金19222.5亿元。

众所周知,任何一
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尤其对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但又关系
到国际民生的农业而言,更是如此。

但是国家政策的走向,财政的支持力度都
决定了农村的发展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落后与城市。

(四)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的社会保障以及福利制度向低收入者倾斜不够且城乡不公,很大程度上也
加大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如何通过社会保障和福利的转移支付缩小城乡分配
差距,是现代劳动市场转型新阶段中我国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

目前我国社
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

而这些制度最终的实惠却没有让乡镇企业职工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有多
少分享。

他们不再经营土地,面临年老或者生病的风险时无所依靠;在激烈的
竞争环境下,面临失业的风险时却无法领取城市居民的保障金;工业、建筑业
等行业危险性大,面临工作和患职业病的风险时候也无法享有与城里人一样相
应的保障。

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所面临的己不再是农业社会所常见的
风险,传统的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形式也已难以提供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护,
长期以往将会使得城乡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给我国社会稳定带来了一丝不
安定的因素。

从根本上说这不是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过高,而实质是农民收
入趋缓,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

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
差距应该从制度上着手,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完善户籍制度,福利
制度等等,同时也要加强软件的建设,尤其是教育的投入,为培养高素质的农
村人才以及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添砖加瓦。

高一十三班
刘桂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