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4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4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
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责任的定义,知道责任的重要性,学会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好,并了解学生的近况。
2. 学生分享自己最近完成的任务,并说出完成任务时的感受。
二、讲解(10分钟)
1. 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应对自己的行为或行为结果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的能力或义务。
2. 责任的重要性
(1)责任让你做好自己的事情,让他人对你更有信心。
(2)责任让你可以自律,更有纪律性。
(3)责任告诉你做事要认真,不能随意草率。
3. 成为有责任心的小学生,需要哪些条件?
(1)勇气:勇气让你敢于承认错误,及时纠正错误。
(2)自律:自律让你遵守规定,不被外部因素影响。
(3)耐心:耐心让你可以坚持不懈,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互动讨论(10分钟)
老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获得提高责任感的方法,组成小组展开讨论。
老师抽查一两个小组的汇报。
四、游戏活动(15分钟)
老师出示物品或任务,让学生分小组模拟,讨论做好相应的责任。
例如:“小明的同学小华没有带雨伞,被老师要求小明借给他用,小明该怎么做呢?”。
五、总结(5分钟)
1. 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点。
2. 老师以学生的发言为基础,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承担责任。
六、作业(5分钟)
学生写下自己目前存在的责任感不强的情况,并思考如何改进。
另外,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责任心,举一些具体的小事做好,小组长将学生的回答汇总上交。
七、课堂扩展(10分钟)
老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责任有关的电视剧或绘本书籍,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或观看,并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八、小结
在今日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了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所需要的条件,以及询问了一些提高责任感的方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多多注意培养责任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并且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有品德的人。
九、课后作业
1. 学生需重新认真阅读教材,并完整整理笔记,为接下来的评论和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2. 每个小组汇总学生的作业,并在课堂上分享。
3. 学生应该尝试去责任场景中寻找更好的情况,然后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年是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
责任心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如果有良好的责任心,孩子们才能稳定地成长,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尝试这样进行培养孩子责任心,家长可以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提醒孩子要注意保持自己做事情的责任和承诺,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要让孩子独自承担责任。
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不要把错误怪在别人的头上。
在校内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社团和活动等途径,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更多的责任相关信息,让孩子们在学生生活和校内活动中有责任,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更好地教育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责任心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从个人的情感和品格方面还是在接下来的发展和参与方面,它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中,家长和学校都要从小孩子的成长中注意重视,共同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让孩子们在各自的领域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