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惨遭蹂躏的唐朝公主:新城公主被驸马当妓女使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历史】惨遭蹂躏的唐朝公主:新城公主被驸马当妓女使唤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共生育有35个子女,其中:14子,21女。
今天,乐?要给大家介
绍的主人公就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634-663年),唐太宗第21女,生母长孙皇后(601-636年)。
初封衡山公主。
贞观十六年(642年),九岁的衡山公主被父皇许配给重臣魏征的长子魏叔玉。
次年正月,魏征病危,太宗亲自带着衡山公主去魏家探望,指着她对魏征说:“你看看这个儿媳
妇吧。
”可惜当时魏征已经连谢恩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衡山公主回宫的第二天就去世了。
魏征死了,魏叔玉要守孝,当然不可能马上举行婚礼,婚事就拖下来了。
没想到就在这一年,因魏征生前所谓荐人失当、邀名卖直之罪,最终“停婚仆碑”,婚约取消。
后来,太
宗又想起魏征的好处,把碑重新立起来,但是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却没有再提。
原因
可能有二:一是魏叔玉已经另娶;二是当时长乐、晋阳两位公主已死,城阳公主已嫁,衡
山公主是唐太宗身边最后一个嫡女,可能想多留她几年。
到了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自感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希望在死前把已到及笄之
年的小皇女找个好归宿,于是开始操办衡山公主的婚事。
他为新城选择的驸马是尚书奉御
长孙诠(?-659年)。
二月六日,婚礼正式开始。
可惜的是,由于公主的婚礼太过于复杂,
直到五月太宗去世,婚礼还没有进行完。
衡山公主因为父皇的突然去世,而不得不要按礼
制规定守孝三年,婚事又一次被叫停。
直到永徽三年(652年)五月二十三日,服满三年丧期,衡山公主和长孙诠的婚礼才在皇帝哥哥高宗李治的撮合下正式举办完成。
高宗为庆祝
小妹新婚,特别改封她为新城郡长公主,增食邑五千户。
婚后,新城公主夫妻的感情应该
很好:“调谐琴瑟,韵偃笙簧。
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
两年后,高宗立武
则天为后。
高宗李治和衡山公主的亲舅舅、顾命大臣长孙无忌因反对立武氏为皇后而倒台。
而长孙诠不但和长孙无忌同姓,而且他的姐姐还嫁给了长孙无忌的盟友韩瑗,因此也被流放?(xī)州(今四川西昌),后于显庆四年(659年)被武则天心腹暗杀。
新城公主对丈夫的遭遇应该是心怀不满的,从此不再梳洗打扮,用沉默表达了抗议,从此和武则天结下了仇怨。
长孙诠死后不久,在姐姐东阳公主(太宗第九女)的举荐下,高宗就把小妹改嫁给了士
族子弟韦正矩(?-663年),唐朝太子李建成家令(管家)、彭城郡公韦庆嗣的儿子,属于韦
氏的东眷房。
当上驸马的韦正矩发现,原来官卑职小的他并没有如当初所想的那样而官居
要津,执掌大权。
而此时的他才明白,新城公主因为思念前夫的缘故,而与武后之间有着
如此不可化解的仇怨。
每每想到武后的手段和权势,韦正矩就不禁冷汗直流。
特别是他上
朝任职的时候,武后集团掌握实权的官员如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总是在人前人后对他这
位新任驸马摆出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这也未免与韦正矩当初的设想差得太远了。
他对自
己的待遇十分不满,但又不敢、也没有能力与权臣们明争暗斗,于是他迁怒于新城公主,
痛恨她不为自己考虑,不肯去逢迎武后化解宿怨。
特别是想到,按照礼制自己一家都要对
公主以君臣之礼恭敬这一点,韦正矩更是忿忿不平,认为自己娶这个公主,实在是失算了,得不偿失。
渐渐的,韦正矩撕去了谦谦君子的伪装。
不但不遵守礼制所规定的侍奉公主礼仪,甚
至还常常对新城公主冷嘲热讽,出言不逊。
而这么想的不止韦正矩一人,几乎整个韦氏家
族都对此颇有同感。
韦家人觉得,这位与当今皇后结下仇怨的公主,迟早会给家族带来灾难。
更何况新城公主在两次婚姻中都一直没有生育,所以韦家不但没有谁出来劝阻韦正矩,反倒都不闻不问甚至煽风点火。
新城公主自出世以来,几时受过这样的气?她忍不住想要
向皇帝哥哥诉苦。
然而此时的高宗李治,自显庆三年(658年)以来,身体日渐虚弱,患上了一种严重的“风疾”头痛病,不得已将朝政交给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
武后先是垂帘听政,与高宗并
称“二圣”;后来由于高宗李治病重而隐居深宫休养,武后完全行使皇权,实际掌控大唐
皇朝的命脉。
可想而知,长期泡病号的高宗李治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自己性命上头,连朝政
大权都丢到了一边无心管理,哪还有精力去管小妹的家事呢?更何况从情理上来讲,宫廷
女眷的事情,都应归皇后主持。
而武则天呢,她对新城公主心存忌惮芥蒂,更是乐见此事,来了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新城公主只得含着眼泪离开皇宫。
新城公主进宫之时,韦正矩心里倒还有几分畏惧之心,唯恐当皇帝的大舅哥降罪。
当
他看见新城公主容色憔悴、神情黯然返回时,心中不禁大喜若狂,自觉逃过一难。
庆幸之后,韦正矩越发觉得,这位公主可当真是在皇帝皇后面前彻底地失宠了。
狂喜之后紧接着
的就是狂怒和狂燥,他更加认定这位公主看来连自身都难保,日后定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于是,韦正矩对新城公主的折辱刻薄,更加地变本加厉。
新城公主自知投告无门,皇女的
骄傲也使得她不愿意再去看武后幸灾乐祸的神情,自此不再跨进皇宫一步。
这一切看在韦
正矩的眼里,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
他本就是个在骄纵自许中长大的士族子弟,一向
目中无人。
此后,凡是他觉得自己在朝廷上受了什么气、被谁压制了,他都要归咎于新城
公主,回来便向她发作一通。
虽然不敢出手打骂,但是言辞刻薄尖酸,更让人不堪忍受。
新城公主屈辱不幸的遭遇,渐渐地被很多皇亲国戚们所知道。
但是除了同情和安慰,
谁也没有办法帮助她,她只能以泪洗面过日子。
虽然身边也还有一些为她打抱不平的侍从,但更多的则都是些跟红顶白的势利小人,新城公主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境地。
韦正矩对新城
公主的不敬传到许敬宗等人的耳里,却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对他的态度也与从前有所不同。
这使得韦正矩心情大畅,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而他毕竟是新城公主的
丈夫,再怎么钻营,武后集团中也不会真正有他的位置。
韦正矩由此将新城公主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当成了累赘。
龙朔二年(662年)冬天,新城公主病倒了。
病中的她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当韦正矩再
一次出言不逊、肆意污辱的时候,她贵为公主的尊严终于迸发了。
她和韦正矩针锋相对地
争吵起来,指责他虽然口口声声自命清高,却是因攀龙附凤才得到如今富贵荣华,更忘恩
负义,毫无廉耻,字字句句都直中他的要害。
几年来在新城公主面前为所欲为的韦正矩,
面对这位一向低眉顺眼的小妇人居然也有敢于反抗他的一天,在瞠目结舌之后,顿时勃然
大怒,一把将倚在床头的新城公主推倒,一头磕在枕沿上,长年抑郁、体质虚弱的她很快
就昏厥过去。
由于当时公主卧床静养并没有侍女在场,韦正矩不假思索地用锦被死死地捂
住了新城公主……当太医隔天再次前来会诊的时候,却惊闻公主因病情急剧恶化,已在夜里不治身亡,尚未满30岁。
高宗李治很快就得到小妹新城公主因疾暴薨的消息,悲伤之余顿感蹊跷,立刻传下旨意,命令三司会审,彻查公主的死因。
驸马都尉韦正矩很快就被列为弑杀公主的凶嫌。
驸马居然敢凌辱谋杀公主,这一大唐皇朝从所未有的事情震惊了所有的人。
就连一向对新城公主反感戒备的武则天,都出于女性的本能,对韦正矩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次年正月乙亥日,高宗李治下旨:将杀害新城公主的凶手、“遇主不以礼”的驸马韦正矩斩首示众,举族流放。
并迁怒于当年做媒的九姐东阳公主,将她举家斥徙集州(今四川南江县)。
如梦初醒的高宗李治又传诏令,以皇后的礼仪,为新城公主举殡,将她附葬在父亲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东南方。
在所有的陪葬墓中,她的墓地离昭陵玄宫最近。
高宗认为侍女宫监们对公主保护不力,将所有陪侍新城公主的侍女宫监也划进了流放的范围里,并命人将公主墓内已做好的壁画中所有的侍女面部都统统毁去,以示她们没有脸面见自己的主人于地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