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 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所以不能平均分 配。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
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直接联系 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
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 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C)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
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 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思考: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与按劳 分配一样吗?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P60
合法的 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 非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信息要素分配;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 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②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探索研究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基本经济制度)
人与人关系 决定
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
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结
按劳 分配
1、按劳分 配为主体
必然性 意义
为什么
地位
为主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体, 多种 分配 方式
2、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按房屋出租要素分配;
……
补充: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①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力状况(水平低、不平 ②直接原因,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重要原因,是由我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探索研究
决定
生产
分配
决定
我国的生产力状况
分配制度
水不多 平平层 低衡次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吴某的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献参 与分
配
李某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 生产资料,独立 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 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为什么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4)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
张某在外资企业做技术员,月工资2500元; 吴某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利润5000元; 李某开了一个小店,月收入2000元。
(这些都不是在公有制经济下的个人的收入分 配,那属于什么方式的分配?)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9-60
生产
要素
张某的收入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按贡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 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平等保护 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 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形成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 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 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
意义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并存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试试身手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管理 ) 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资本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房屋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信息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个体劳动所得 )
前几堂课大。以后注意采取有效办法增强学生兴趣。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 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下列属于劳动收入的是
A、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C)
B、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
C、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
5、以下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A)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 原则 C、按劳分配的对象是社会总产品 D、按劳分配的标准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6、退休职工老张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 营企业以年薪12万元聘用为该企业的业务主管。
老张的12万元收入属于 (C)
A、个人劳动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民营企业的福利分配
课后小记
1、本课知识点较多,注重让学生分清重点,搞懂难点; 2、由于讲的是经济制度内容,缺少幽默感,学生兴趣没有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 按劳分配 )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B)
A.、经营风险收入 B、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质量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 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P58)
地 位: 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尺度: 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分配内容: 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想一想:按劳分配 VS 按需分配、平均分配
在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或平均 分配这两种方式? 答:(1)我国目前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水平 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所以不能 按需分配。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直接联系 B、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
C、它消除了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
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人通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 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C)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
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 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思考: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与按劳 分配一样吗?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P60
合法的 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合法的 非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信息要素分配;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 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对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②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 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探索研究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基本经济制度)
人与人关系 决定
分配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
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结
按劳 分配
1、按劳分 配为主体
必然性 意义
为什么
地位
为主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体, 多种 分配 方式
2、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按房屋出租要素分配;
……
补充: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①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力状况(水平低、不平 ②直接原因,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重要原因,是由我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探索研究
决定
生产
分配
决定
我国的生产力状况
分配制度
水不多 平平层 低衡次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吴某的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献参 与分
配
李某的收入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 生产资料,独立 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 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
为什么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4)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
张某在外资企业做技术员,月工资2500元; 吴某是小私营企业的老板,月利润5000元; 李某开了一个小店,月收入2000元。
(这些都不是在公有制经济下的个人的收入分 配,那属于什么方式的分配?)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9-60
生产
要素
张某的收入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按贡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 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平等保护 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 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形成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 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 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
意义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并存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试试身手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管理 ) 3、铃木购买股票,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资本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房屋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信息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个体劳动所得 )
前几堂课大。以后注意采取有效办法增强学生兴趣。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 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下列属于劳动收入的是
A、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C)
B、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
C、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
5、以下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A)
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 原则 C、按劳分配的对象是社会总产品 D、按劳分配的标准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6、退休职工老张有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被某民 营企业以年薪12万元聘用为该企业的业务主管。
老张的12万元收入属于 (C)
A、个人劳动所得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民营企业的福利分配
课后小记
1、本课知识点较多,注重让学生分清重点,搞懂难点; 2、由于讲的是经济制度内容,缺少幽默感,学生兴趣没有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 按劳分配 )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的是 (B)
A.、经营风险收入 B、 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2、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
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质量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 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P58)
地 位: 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尺度: 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 分配内容: 个人消费品 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想一想:按劳分配 VS 按需分配、平均分配
在我国现阶段,能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或平均 分配这两种方式? 答:(1)我国目前的公有制经济,生产力水平 不高,劳动产品也没有极大地丰富,所以不能 按需分配。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