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师用书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中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
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重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教材整理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1)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成为各国和世界经济繁荣的象征。
(2)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需要制定新的世界贸易规则。
2.过程
(1)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又称“乌拉圭回合”)启动。
(2)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3.宗旨
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4.意义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X化。
(2)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3)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4)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深度点拨]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X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课中思考] 谈一谈世贸组织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提示】①世贸组织从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②世贸组织规定的法律和严密的协调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确保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教材整理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
(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2.过程
(1)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向关贸总协定申请恢复其创始缔约方地位。
(2)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3)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
3.影响
(1)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
(3)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①机遇
a.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
b.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d.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e.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②挑战:随着更多境外产品和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③对策
a.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
b.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的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
[课中思考] 你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何看法?
【提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说明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一员,将给中国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会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教材整理3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
(1)原因
①殖某某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2)表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
(3)对策:只有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发达国家才能获得持续发展,世界和平与安全才有保障。
2.全球性问题
(1)表现: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
(2)影响: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3.对全球化的认识
(1)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国际合作,就能达到共同繁荣与稳定。
[轻巧识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个本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世界X围内的新一轮扩X。
“两个角度”: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三大表现”: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课中思考] 如何正确面对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提示】①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国际合作。
②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等。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
1.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
全球化的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
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经过多年努
力,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
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
展,只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就能够达
到共同繁荣与稳定。
探究点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史料解读
史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
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注意省略号后的“全球化之所以发生”这一关键提示语,后面引出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1)根据史料一,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及特点。
【提示】推动因素: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
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是最大的受益者。
(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提示】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面对: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趋利避害。
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等。
【史论拓展】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1)进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X围内的新一轮扩X。
(3)表现: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金融全球化。
(4)评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又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又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把一些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导致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引发全球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西方国家这次世界X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特别是把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
促使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
这说明全球化( )
A.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
B.本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X
C.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机遇
【解题模板】
抓关键关键信息:材料“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排易误由材料“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得知,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联系和依存,排除A项;全球化客观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排除C项;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排除D项
验结论由材料“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得知,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垄断了世界商品、金融和科技市场,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故B项正确
【答案】 B
1.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贸易组织具有世界性
B.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C.关贸总协定已完成了使命
D.关贸总协定无法解决争端
【解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急需规X化、法制化,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 B
2.新华社曾发表题为“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共赢——写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入世十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启示弥足珍贵。
对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们普遍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来说利大于弊。
其中的“利”是指( )
①能促使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②能使我国大中型企业迅速摆脱困境③有利于我国增加优势产品的出口④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中国入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分工,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等。
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冲击。
②说法明显不正确,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答案】 B
3.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
在一国X围内,是靠某某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X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
”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解析】由材料中“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全球X围内”“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等,可以看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解决国家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全球合作尤其是政治合作是必要的。
【答案】 C
4.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应对全球变暖等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应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 D
5.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加强,这种趋势在经济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122】材料一美国芭比娃娃玩具生产分工情况简表
分工原料来源半成品加工假发制造
包装材料提
供
成品组装
地点中东地区
中国某某地
区日本美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材料二“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
如果说美国是这场危机的发源地,那么它就像一把大火烧向全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受着不同程度的金融海啸的震撼。
材料三
图一2001年APEC某某会议图二中国加入WTO签字仪式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这种趋势下存在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面对这种趋势的挑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可判断发展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
第(2)问根据经济危机从美国等席卷全世界分析。
第(3)问两幅图片反映出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都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答案】(1)全球化趋势。
(2)问题:体现了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措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