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层预拌碎石的关键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封层预拌碎石的关键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封层预拌碎石的关键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简单探讨封层预拌碎石的关键施工技术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沥青路面碎石预拌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5.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以往的沥青面层施工中,下封层表面与沥青面层的层间粘结是一个薄弱环节,分析已完成沥青路面的取芯情况,沥青面层与下封层粘结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为下封层碎石中0.075mm以下的粉尘含量较多,导致沥青砼面层与下封层粘结较差,封层碎石洒布过厚。

预拌沥青碎石下封层是基于加强沥青面层与基层层间联结,改善路面整体力学性能的考虑。

对于克服沥青路面常见的剥落、车辙等病害有着重要意义。

1、工艺原理
预拌沥青碎石下封层的基本原理是在两种结构层之间设置一个专用功能过渡层,该功能层可增强层间黏结力并具有防止水分进入基层等作用。

该工艺通过洒布一层沥青起到层间黏结、应力吸收、防水的目的。

洒布碎石是为了保护下封层的沥青膜免受临时交通的破坏,同时也为了下步工艺提供很好的施工平台。

该工艺与普通碎石下封层不同之处是在于碎石在洒布前预先经过沥青拌和楼烘干、除尘、筛分、热拌等工序,先用沥青将下封层碎石包裹,以避免下封层碎石表面粉尘引起的层问联结不良等问题。

其特点是下封层碎石能更好地与沥青面层融为一体,有效地改善基层与沥青面层的层间粘结,进而提高路面整体的力学性能。

2、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施工准备
原路面准备。

清洁表面:封层工程施工前,应该先清除杂草、松动的材料、泥块以及任何其它障碍性的物质,人工清扫、机械清扫、空气吹扫或水冲等,确保达到施工条件。

材料的准备。

材料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购进,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1)集料,洁净且必须要有足够的硬度,确保罩面的使用寿命,级配近乎
单一级配,几乎不含粉料,从而确保沥青对石料的裹附。

集料的级配符合下表要求:
2)胶结料的性能和用量。

在乳化沥青中加入SBR聚合物胶乳,提高沥青胶结料的软化点,并增强沥青对石料的粘附。

对于碎石封层中乳化沥青满足高粘度和快速破乳两个条件,保证乳化沥青洒布后不会到处流淌,从而确保沥青的厚度能够对石料实现较好的裹附;快速破乳加快开放交通的时间,减小天气对施工的影响。

沥青碎石封层采用快裂改性乳化沥青,采用SBR合成橡胶进行改性,乳化沥青中乳液固含量大于60%,SBR干胶含量不小于3%,具有高粘度,快破乳的特点。

改性乳化沥青的具体要求见下表:
机械设备的准备。

同步碎石封层车:计量控制系统都要进行严格的计量标定工作,标定完成且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2沥青的洒布
透层施工完成后,要有足够和养生时间,然后进行下封层的施工。

透层一定要干燥、干净、无污物。

沥青洒布量的多少决定沥青膜厚。

从工艺上讲洒布量的多少以横向不流淌有一定的厚度和油膜均匀为标准,不得出现空白、缺边现象。

通常热沥青洒布量控制0.7~1.Okg/1712,热沥青洒布温度宜为135~165℃,洒布应均匀、不流淌,保证洒布连续性。

沥青洒布速度应与碎石洒布速度相匹配,速度不得过快以防洒布的沥青过早冷却。

在沥青洒布过程中应注重接头的施工处理,主要包括横向和纵向接头的处理。

在横向接头的位置,再次施工时既要与前次施工紧密衔接,同时也要避免与前次施工断面重叠。

可在每次横向接头前采用油毛毡或铁皮沿接头边缘将已洒布的路段遮挡覆盖住。

然后再进行施工。

气温低于lO℃或下承层潮湿,或即将降雨和大风时,均不得洒布热沥青。

2.3碎石的酒布
碎石的粒径采用4.75~9.5ram,预拌沥青碎石的沥青用量控制在0.4%~0。

6%,预拌碎石出料温度宜为160~170℃,预拌沥青碎石的洒布温度不得低于150”C,用量宜为9~lOkg/m2。

沥青洒布车与集料洒布车应联合作业,二者速度相协调,均应洒布均匀,局部可用人工扫匀集料和嵌缝料。

碎石的覆盖率应达到85%以上,以不重叠、不松散,不成堆、不露黑为准。

碎石洒布~段后,使用20吨以下胶轮压路机趁热将预拌碎石压入沥青层,从底往高进行,碾压速度不超过2km/h,碾压2~4遍,并扫除多余松散颗粒。

为了避免碎石洒
布车与沥青产生粘连,碎石洒布车的载莺轮可用喷壶适量喷色拉油,但用量需严格控制,以不粘轮为标准,不可造成色拉油流淌在沥青层上。

在洒布碎石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洒布的均匀性,应注意洒布车辆的启动阶段、纵向、横向的交接处,不能出现重叠和漏洒现象。

如造成局部萤叠和漏洒现象。

应在胶轮碾压前,采用人工清理和人工嵌缝的办法处理。

2.4养生
施工后除沥青上面层施工机具外不得开放交通,沥青上面层运输车辆通行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20km/h。

并应尽早覆盖下封层,以防止粉尘的二次污染。

3、同步碎石封层施工
3.1交通管理与控制。

施工前,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并共同制定交通管制方案。

保证施工后有足够的养护成型时间。

在城市道路或过村庄等路段上施工,可能很难避免须立即通行,在这些路段除尽可能地给予养护时间外,还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力保给施工层带来的损坏最小。

3.2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3.2.1路况调查:工程开始施工前,对施工段内的旧路进行详细的步行踏查,调查路面的病害位置、长度、宽度以及病害的类型,病害产生的原因。

并绘制详细的病害平面图,对病害进行拍照,作为施工前原始资料。

还要对路线的交通量作简单调查,为施工时封闭交通方法提供依据。

通过绘制的病害类型平面图确定出合理的病害处理程序,封层施工组织,方案和封闭交通方案。

3.2.2病害处理:病害处理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并根据碎石封层的施工次序,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划线、切缝、破碎、拌合、铺筑、养生等工序应连贯,一般选用流水作业进行施工。

3.3施工程序。

3.3.1放样划线。

根据路幅全宽,调整摊铺宽度,使施工车程次数为整数,据此宽度从路缘石处开始放样,一般第一车均以左边开始,画出走向控制线。

3.3.2装料。

将符合要求的矿料、改性乳化沥青、填料、水、添加剂等分别装入同步碎石封层车相应料箱,一般应全部装满。

3.3.3拌和、摊铺混合料。

(1)将装好料的同步碎石封层车开至施工起点,对准走向控制线,并调整摊铺箱厚度与拱度,使摊铺箱周边与原路面贴紧。

(2)操作手再次确认各料门的高度或开度。

(3)打开各料门控制开关,使矿料、填料、水几乎同时进入拌和缸,并当预湿的混合料推移到乳液喷出口时,乳液喷出。

(4)同步碎石车在车辆速度、给料速度、各种物料计量、粘结剂保温、拌和时间等方面的精密控制,确保洒铺材料标准达到施
工要求。

(5)当混合料均匀分布在摊铺箱的全宽范围内时,操作手就可以通知驾驶员启动底盘,并缓慢前进,确保粘结剂喷洒与碎石撤布要高度保持一致,一般前进速度为1.5—3.0km/h。

(6)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进行人工找平,找平的重点是:起点,终点,纵向接缝,过厚,过薄或不平处,尤其对超大粒径矿料产生的纵向刮痕,应尽快清除并填平。

(7)当封层机上任何一种材料用完时,立即关闭所有材料输送的控制开关,让搅拌缸中的混合料搅拌均匀,并送入摊铺箱摊铺完成后,即通知驾驶员停止前进。

(8)查对材料剩余量。

3.3.4初期养护。

严禁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对漏铺的部位,应及时用同种混合料修补。

压实混合料初凝后进行。

3.3.5开放交通。

封层后即可通车,但在初期限制车速,待2h后可完全开放交通,防止快速行车造成石子飞溅。

4、效益分析
将预拌沥青碎石下封层设置在沥青混凝士面层之下,透层之上提高了路面整体的力学性能从而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刚性基层在结构、组成材料、施工工艺与时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面层与基层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滑动面,预拌沥青碎石下封层不仅能起到防水层的作用,还起到半刚性基层与柔性路面的过渡层作用,由于碎石在洒布、碾压前,经过了筛分、除尘、加热、拌和的工序,使得碎石能更好的和沥青混凝上面层黏合,能有效的抵抗剪切滑移,减少了沥青路面病害的发生。

大大降低了沥青路面维护费用。

由于预拌沥青碎石下封层的施工方法相对于传统施工方法机械化程度更高,沥青洒布量与碎石洒布量更为精确,因此提升了下封层的施工质量,并且节约了材料的用量产生了经济效益。

预拌沥青碎石工艺相比原有工艺大大减少了人工使用的数量,降低了职业病可能造成的危害。

结束语
预拌沥青下封层是一种设置在透层之上,沥青面层之下的薄层路面结构。

在半刚性基层与柔性路面间形成一道抵御水害的防护层并起到了很好的联结作用,使半刚性基层与柔性的路面结构形成较好的连续性共同受力。

参考文献
[1]严家伋.道路建筑材料[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2-63.
[2]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
[3]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98-312.
[4]刘贤惠,李巍.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J].东北公路,2003,26(1):21-2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