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案导学”点亮语文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案导学”点亮语文课堂
摘要: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校的教师们也不忘与时俱进,忙着掀起了
教学改革的热潮。
自2012年秋季以来,我校实行了“学案导学、自主高效”的教学改革。
领导们指出了这种教学的精神实质,教研组长领着教师们一步步细致地编
着导学案。
在应用过程中每发现问题我们就教研,研究如何解决切合实际的问题,于是,导学案的编制在一步步改革,一步步走近学生的实际。
本文探讨了让学案
导学点亮语文课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案导学;点亮;语文课堂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校的教师们也不忘与时俱进,忙着掀起了教学
改革的热潮。
自2012年秋季以来,我校实行了“学案导学、自主高效”的教学改革。
领导们指出了这种教学的精神实质,教研组长领着教师们一步步细致地编着导学案。
在应用过程中每发现问题我们就教研,研究如何解决切合实际的问题,于是,导学案的编制在一步步改革,一步步走近学生的实际。
经过实践摸索,导学案现
在已经初见成效,较贴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了。
辛勤的园丁们在编制导学
案过程中费了不少心思,在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导学案的制定大有文章。
现在简
要总结如下:
一、导学案的编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如何,我们不只一次深入学生中交流了解,并且在课堂上
留心学生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时,显露出的学情和知识水平,并作好及时记录,
在教学反思中也有体现。
这样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就有目标可寻,涉及到的问
题应当让学生能易于投入新知并能继续探讨新知。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往往给学
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和阻力,他们有问题不能解决,这样就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的导学案的“导”不就失败了吗?在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时,我们切实明确了这
一目标,确实避开了失去“导”的意义,使我们的导学案生机勃勃。
二、导学案的编制要从教师的“导”出发
导学案中的“导”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路。
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而言,是在编制时设置不同的解题方法指导,让学生
在学习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像穿鞋一样,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对于
引导学生学习思路而言,是指在编制中专门对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
让学生体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学习境界,培养学生的发散
性思维。
三、导学案的编制要选精品
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选择的内容应当是有绝对概括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和问题,让学生完成之后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学生也不厌学并能收到预期效果。
四、导学案的编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上面提到的编制导学案要选精品,这里的精品是每周的小组(教师)集体备课
中产生的。
对于同一课题的内容,我们先由一位教师主备,口头述说内容,从学
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
习反思八个环节进行全面述说。
然后其他成员可在每一个问题处都发表自己的见解,人多智慧多,最后我们取众家之长,并考虑学生实际取舍,选出精品,最后
由主备人编制出相应的导学案。
从以上看出,导学案的编制内容体现了小组的水平和智慧,编制导学案大有文章,我们战斗在教学一线,这篇文章一定要作好。
曾经对导学案的使用很有些想法,因为“语文教改”改了十年,一直致力于改
变的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肢解知识的流水线”。
而导学案的编制恰恰是把一篇好好
的课文变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去钻研,这不是在肢解课文的美感又是在
干什么呢?但近半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笔者认为导学案的使用就
好比在玩拼图,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去画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每个学生的审美标准不一样,画出的画自然不一样,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
找出这些画的美点,并教给他们怎样把这些器官组合,画出的人更漂亮,画这些
画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使这两个环节最大效率的发挥作用是“学案导学”要解决的
重要问题。
1.解决学生“学”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时间要有保证。
现在我们的学生最缺少的恰恰是时间。
一天下来,语数英生化物,政史地,
各科导学案堆成堆,而晚自习的时间又不够,教师又下了命令明天就要用。
怎么办?抄!单就语文导学案来说,要认认真真读一遍课文,再一道题一道题认真思
考出来,没有两节课根本完不成。
现实逼迫着学生只能是翻参考书,抄答案。
所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是导学案使用成功的关键。
2.就教师这一环节来说,应注意以下问题:
(1)防止导学案形式化,注重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要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
我们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把教材内
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防止把导学案变
成了一份单纯的当堂达标测试题,使导学案失去了导学的功能。
我们还要防止把
导学案中学生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主体地位的凸显
必须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实现。
教师要正确处理使用导学案模式下课堂中教
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2)教师要强化教研,注重教学反思
在实施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
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
要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和学科及自身实际,对不同的教
学方法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巨大潜力。
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
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
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
断提高,促进“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
在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
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要指导学法,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
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锻炼和发
展学生思维能力。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
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的各环节,在
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培
养学生的各种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要善于处理好导和学、讲和练、思和做、个体
与全体、学生与导学案等几方面的关系,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完善导学案的教学
模式,以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使“学案导学”真正点亮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紫阳中学邮政编码: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