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艺术表演的美学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鉴 赏
浅析声乐艺术表演的美学特征
葛诗琴 刘 伟
声乐艺术表演的美学特征就是对声乐作品的二
度创作,最终掀起听众思维的碰撞,直接触动观众的
情感,满足听众的情感需求。

为了引起听众的共鸣,
情感的处理、咬字的清晰程度、作品节奏的把握、音
色的处理和舞台的表现力都尤为重要。

声乐艺术表演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
它能使听者感受到表演者内心的活动,使听者或放
松,或紧张,或感动,和表演者产生共鸣。

人们通
过欣赏声乐艺术表演,能够提高自身审美。

声乐艺
术表演也是一个复杂的音乐审美过程,声乐艺术和
器乐艺术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以人自身的器官为乐
器,后者以人类创造的事物为乐器,这样就导致了
审美上的差异。

声乐演唱者不仅需要具备音乐作品
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二度创作能力,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演唱技巧。

一、声乐艺术表演的技术性
作为声乐艺术表演者,其任务是发展声乐艺术,
提高演唱水平。

以民族声乐为例,为了选拔和培养民
族声乐人才,客观地评价声乐比赛,金铁霖教授提出
将“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作为声
乐艺术选才和育才的标准。

笔者从中选出两点进行简
单分析。

(一)“声”——声音技巧
声乐艺术的表演需要歌唱技能,歌唱技能是为
表达歌曲作品的内容服务的,是歌唱表现的手段和基
础。

人是通过嗓音发声的,嗓音的唯一性要求演唱者
遵循客观艺术规律。

人只有一副嗓子,损坏了就不能
换了。

演唱者要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保护唯一的嗓
子,唱出好听的声音吸引听众。

声音是演唱者进行二
度创作的工具,声音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歌唱者艺
术水准的高低。

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才算基本达
到“声”的标准?在《民族声乐》中,金铁霖认为歌
唱学习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自然阶段、不自然阶段、
科学的自然阶段。

其中,科学的自然阶段即是演唱者
追求声音的理想境界。

(二)“字”——歌唱的语音
“字”与“声”的关系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就技巧而言,是否解决了字与声的统一问题,也是声
乐学习者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

语言与声音都是情感
表现的载体,两者不仅解决了“情”的表现,同时也
影响了“味”的表达。

二、声乐艺术表演的二度创作能力
声乐表演的本质即对声乐一度创作的实现成果
的再创作——二度创作。

从声乐艺术创作关系上看,
一度创作是歌词与旋律的关系契合,一度创作的成果
就是以乐谱方式存在的书面作品,是歌词与声乐这两
个主观意念的契合物。

表演者在表演之前要感悟和理
解这一契合,再融入第三个主观意念。

一是认真研读
和把握,二是真情投入,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形
成二度创作。

(一)二度创作能力
声乐表演是声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

声乐表演
是演唱者表达一度创作的作品,一度创作就是词与曲
作者把有感而发的词与曲相结合后形成的作品用乐谱
的形式记下来,这些声乐作品成为一种纯粹的乐谱符
号。

而表演者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潜藏灵魂的“死”谱,
变成活生生的音响,给予作品生命与活力。

声乐表演
作为二度创作,它是给予声乐作品获得音乐生命体和
95鉴 赏
情感的发展过程。

它不仅要再现原作,还要对原作进行丰富和补充,甚至对原作进行理念的突破和审美的提升。

这就是声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二)二度创作的运用
当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后,声乐演唱者有必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巴赫说:“完美的表演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是由能力构成的,就是通过演唱或演奏使人的耳朵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真实内容和真挚感情。

”以歌剧选段《一首桃花》为例,演唱者在演唱时一要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二要揣摩歌词的意思,三要把握作品的层次,四要合理进行处理。

《一首桃花》选自歌剧《再别康桥》,词作者是林徽因。

该曲为剧中林徽因的唱段。

此诗以“桃花”开篇,描绘了自然景物桃花之美,然后引入“春”,将春与花融为一体,拟作一位顾盼生姿的曼妙女子。

花瓣在微风中微微摆动的状态,被比拟成女子颤动,花瓣一瓣一瓣轻轻飘落的动态也被笔者生动写下,给予了一种淡淡的、轻柔的感觉。

全诗突出美与含蓄,具有一种清澈的美。

作品全曲分为A、B两大段,A着重对桃花静态韵味的描绘,B段是全曲的高潮,着重于桃花的动态美。

整首歌曲一开始有12个小节的前奏,漫长的前奏引导人们进入歌曲的特定意境。

歌曲作者以P标注弱声唱出“桃花,桃花”,能够把听众拉入桃花林中,感受桃花的静态之美。

高潮部分有快慢的变化,由原来的稍慢变为稍快,也有拍子的变化,由四拍子转为三拍子。

到了最后一句又转回四拍子,然后反复高潮,加入三连音来增强对桃花动态的刻画。

整首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强弱等都塑造了一个得体女子高贵典雅的气质和温柔多情的形象。

处理要点是把握演唱风格,音色要柔,演唱时注意将含蓄、内在的性格贯穿始终。

演唱要深情、舒缓,并保持一种轻轻的、淡淡的忧伤。

另外,对于2个乐段的演唱,要由景到情,由静到动,触景生情,而情的发展又是由里及表,由内心到全身心的释放,充分表现出林徽因特有的气质。

整首歌曲的声音,除了在高潮句可以加强,其余乐句音量不宜过大,用弱声来表达含蓄的情感,声音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既要像薄博的纱一样轻柔、剔透,给人一尘不染的感觉,注意气息的流动性。

B段全曲高潮部分“看!那颤动在微风里”这一句反复时,因与前一句在情感、速度上连接紧密,要注意唱之前的气息既要换得快,又要吸得快。

三、结语
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着眼于一点,以偏概全。

演唱者要善于找到作品的中间环节,看看前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表演一首作品时要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要随意改变。

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演唱者要尊重作者,尊重历史。

(广西艺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